方金鹏

南宁市武鸣区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广西南宁 530199

引言

旅游业能为整个地区创造收益价值,是一项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人民致富的综合性经济产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旅游行业正在从“局部景点旅游”转变为“全域旅游”。武鸣区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也做出了改革调整。

一 南宁市武鸣区旅游资源背景

(一)基础资源分析

南宁具有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节点城市的重要地位,它以南宁为中心,是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南宁的旅游业在客源、交通、会展、商务以及旅游购物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南宁的双核带动作用,以新的交通与城市规划,通过结合生态旅游圈,促进商务、休闲、养生等行业的发展,做强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核,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在2018年武鸣区成为第一批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武鸣区也在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以科学化的统筹、系统化的思维以及精准化的措施,全力打造旅游示范城市。

武鸣区地处广西中南部,大明山以西,北回归线贯穿于区境的北部,全区总面积约为3378平方公里。武鸣区是广西省七大城区之一,位于南宁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是大西南出海出边旅游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武鸣城区距离大明山仅有38公里,南宁武鸣的城市大道,将南宁城区与武鸣紧密相连,伴随着苍硕高速公路、轻轨的规划建设,武鸣区的交通已经初具规模。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形成了独具本地特色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区域特征较明显的中国旅游品牌。

(二)旅游资源分析

南宁市武鸣区位于南北旅游发展带的中心环节,在环大明山旅游带上,是连接大西南和北部湾的重要节点,毗邻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胜地,周边旅游客源市场大,具有优势的旅游区位条件。武鸣区传统的旅游资源观,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主,以泛旅游产业为主要模式,通过拓展旅游产品类型,推动南宁区“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户外运用、健康养生、会议旅游等旅游经济的发展[1]。南宁市武鸣区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主要以壮族文化旅游产业活动为主,将武鸣的壮族文化融入到城市旅游资源中,打造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比如“三月三”歌圩节,能够进一步促进武鸣区的旅游业发展,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境内以山地森林景观为主,各个季节有各个季节的特点,“春岚、夏瀑、秋云、冬雪”,生态环境优良,是广西植物最丰富的地区。大明山地区的山地森林景观中包括桂中第一峰龙头山,还有奇特的峡谷景观、溶洞景观、天坪草甸景观等。据统计,南宁旅游业的发展、接待旅游总人数,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广西第一。

二 全域旅游背景下武鸣区旅游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之下,武鸣区旅游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旅游项目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旅游规划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衔接并不到位。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缺少相关的旅游规划体系,缺少相关的行动方案。

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但是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并不完善。武鸣区的主要旅游集散地、旅游咨询中心尚未完全覆盖旅游全景图,旅游投诉的电话标识也较少。旅游景观平台以及旅游绿道等方面内容的设置相对短缺,尚未建立成熟的体系。

缺乏智能化的旅游管理体系。未建立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缺乏对旅游网站、微信、微博、手机旅游等APP软件的应用,旅游场所缺少二维码导览讲解,并没有提供智能导游。另外,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不到位,区域内旅游基础通用标准、旅游要素服务准则、旅游管理准则、旅游支持体系尚未建立,辖区内缺乏标准化示范企业。

旅游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但是与旅游其他行业的融合度不充分。武鸣区旅游产业已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然而旅游产业并没有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城区缺乏景观亮化工程,城区的建筑风貌的特色不足。城区缺乏特色街区,旅游经营未实现常态化经营,特色的旅游餐馆比较少,缺乏中华老字号等类型的知名餐厅。

城乡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优化,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尚未开展全域环境整治,主要旅游路线的沿线风貌集中整治的力度不到位,旅游清洁环境有待提升[2]。

三 全域旅游背景下武鸣区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落实国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进行战略布局,通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旅游圈,充分发挥武鸣区的资源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实现旅游强区、生态立区等目标,按照国家以及广西全域的总体要求,推动旅游业向全区域、全要素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实现旅游产业、旅游设施以及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四大升级,全面优化武鸣区的旅游发展布局。

(二)明确发展定位

首先需要明确武鸣区的发展定位,打造以生态为基、壮族文化为内核的乡村休闲一体化的全域旅游模式,统筹协调田园综合体,开展特色小镇、特色城区等项目,力求打造完备的中国生态康养旅游中心地。围绕“美丽壮乡—精品民宿—乡居生活—山水田园”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而促进武鸣区旅游业的发展,让游客享受壮乡田园的美丽恬静。

(三)打造地区特色

打造旅游地区的特色,能够更快地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壮族三月三历史文化,是武鸣区独有的特色文化,通过强化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打造一台壮族三月三文化实景演绎,进而实现常态化的表演形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一批壮族文化特色村落,能够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实现旅游文化的全覆盖。大明山是武鸣区当地的独有景观,推进大明山景区的发展,创建五A景区,整合大明山周边的山、水、田园、村落等资源,进而带动住宿、养生以及度假等产业的发展。结合乡镇振兴战略,整合农村农业资源,通过促进乡村旅游的特色化、精品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打造壮乡旅居圣地[3]。

(四)全面打造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大力推动武鸣旅游的公共服务社会以及基础设施,加强市区的交通设施建设、兴修旅游公路、旅游区域的咨询体系建设、智慧旅游平台的应用,增设旅游厕所、旅游驿站、旅游标识,打造旅游风景长廊、休闲绿道等旅游硬件设施,全面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为特殊人群提供专用的服务设施[4]。

(五)加强产业融合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可以将文化和旅游两大资源进行融合,助力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以及效益化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以及影响力的提升。伴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传承、传播以及交流,以文旅融合的形式推动文化建设[5]。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至多的发展变化过程,以景点景区为主的旅游模式也已经不再符合当下的旅游格局,游客对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旅游行业做出调整,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发展进行转变。在经过不断的努力,现阶段的南宁市武鸣区旅游业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但是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南宁市武鸣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转变路径,打造多角度、多方面的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而推动整个武鸣旅游业的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