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宸 张云燕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Ab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rural areas, ethnic minority villages ar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give priority to trials and achieve prosperity.Yanbian prefecture, as the largest area in China, plays an irreplaceable lead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villages with its superior geographical position, distinct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Yanbian Korean village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carry forward and innovate ethnic minority cultures, consolidate ethnic unity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gions.

引言

民族区域的村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特色优势、展现出少数民族村落特有的经济活力,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乡村战略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延边州作为东北三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州,其特色村落建设有着鲜明的朝鲜族特色,极具发展潜力和振兴希望。

一 延边民族特色村落基本情况

延边州的乡村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隶属中国吉林省,是中国朝鲜族主要聚居的地区。

延边州下辖地区共有6市2县、66个镇1051个村屯。其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市县为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珲春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自国家开始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以来,延边州共有24个村落被选为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延吉市有4个,图们市有4个,珲春市有4个,和龙市有3个,龙井市有2个,敦化市有1个,安图县有5个,汪清县有1个。

延边州朝鲜族村落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的典型代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果发挥出其特有的民族优势,将对于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二 延边朝鲜族特色村落特色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特色村共同的特点就是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特色浓郁、饮食极具民族特色,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更有其别具一格的风采。

(一)旅游业成为重要产业

1 融合创新的多元文化是民族村落建设的文化基础

近年来,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新兴产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的交界地带,是我国连接东北亚地区的一扇重要窗口,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特别是,随着中韩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特色村的异域文化和特色美食更是成为吸引旅游观光游客眼球的一大亮点,并形成了以中国朝鲜族文化为主、多民族文化融合创新、多国文化汇聚发展的多元融合文化。

2 自然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是建设特色村落的优势

敦化市官地镇江南村,利用附近有通沟岭山城、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的优势开展民宿、发展旅游业,年均接待游客可达到1万余人次。而金达莱村一面背山,三面环水,景色优美,依托上下长白山旅游交通便利优势,借助当地金达莱品牌优势和浓郁的朝鲜族民俗风情,打造成为了集民俗旅游、田园观光、风味餐饮、农家旅馆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田园旅游新区[1]。目前已初步建造农家旅馆88家,各类民宿130间,可同日接待游客住宿400人,带动就业120人次。每年实现接待游客38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约260万元。

3 弘扬红色文化也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经济生长点

朝鲜族民族特色村同样蕴含着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延边州作为延边的抗日武装斗争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和惨烈壮观的战场遗址。在此基础之上,周边传统村落建立起了很多红色文化纪念馆,引导人们前来学习、传承红色精神。图们市石砚镇水南村就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修缮与加固了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中共东满特委六支部,并深入挖掘了其中的重要历史价值,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了文化育人。水南村每年都要接待了大量来自延吉、龙井等地前来开展党员活动和党日活动的团队,为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完善,延边州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而对于朝鲜族特色的民族村寨来说,发展旅游业的收入成为也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二)传统民俗特色鲜明

1 山顶式的青瓦白墙建筑是民族特色村落建设的亮点

延边朝鲜族的民居受唐代建筑影响较深,保持着浓厚的唐代风格。屋顶常为四坡水,白墙青瓦,在质朴平淡中蕴含着隽永的诗情。在朝鲜族民居里,人们赤脚进屋,居室白天做起居室,晚上做卧室,我们可以感受到盘膝而坐的生活方式。现在的朝鲜族特色村落建筑风格上,大部分的延边民族特色村落基本上在翻新的同时保留及修整了部分具有传统民俗特色建筑。如汪清县百草沟镇凤林村内设有七幢朝鲜风格的住宅,还原了20世纪30年代、50年代、70年代和现代的朝鲜族住宅,院内仓房内也摆设了各个时期的朝鲜族传统农耕用具。开设的民俗大院内设有花园、菜园、水车,并安装了秋千架、传统跳板和平安门等。为了突出村落建设特色,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建设的110户房屋,其构造均保留着朝鲜族的建筑风格与特色,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建筑美学特色。

2 亮丽的民族服饰是彰显民族特色村建设的特色标志

朝鲜民族服装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结构自成一格,在颜色上也独树一帜。短衣长裙是朝鲜族民族服饰不变的传统风格,基本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而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白色则是朝鲜族人民最喜欢的服装颜色。因此,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充分彰显了朝鲜族女性温顺、善良和勤劳、淳朴的美德。如今,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朝鲜族妇女的衣料颜色也开始呈现了多姿多彩的风格。在参观朝鲜族民族特色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族人民穿梭其中,辛勤劳作,让人们感觉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3 具有民俗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传统美食是激发民族特色村建设的关键

延边州的民俗村经常举办带有传统民俗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大赛,秋夕、端午、百种节等传统节庆民俗活动。举办文化活动,一方面为游客展示并体验传统的朝鲜族民俗,一方面也延续与传承了民族文化。安图县二道白河镇的奶头村和龙市东城镇的光东村接待往返长白山的旅游团队,安排游客亲自体验并品尝米肠,打糕等朝鲜族特色饮食。这种别具一格的旅游方式,让游客们不仅在用餐的同时轻松地观赏朝鲜族民俗婚礼表演,还能穿着民族特色传统服饰拍照留念,享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荡秋千、跳跳板等朝鲜族民俗游戏体验等,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涵。延边州的特色村落基本上都会提供本地的朝鲜族特色饮食与纪念品,如长白山人参、鹿茸、米肠、冷面等特产。除此之外,个别村落打造出了自身独特的品牌。安图县石门镇茶条村被誉为“中国朝鲜族第一酱村”,建立了“文化酱园”等朝鲜族古法酿制酱生产基地。金达莱村则是修建了窖藏辣白菜基地,堪称“中国辣白菜第一窖”。

(三)文化遗产传承有效彰显

1 制定出台了系列保护法规政策

在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上,目前我国已具有一定的法律与政策基础。2008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一系列关于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法规政策。如2008年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就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了历史文化村镇的申报审批程序、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并明确了法律责任,确立了政府及主管部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工作职责。2009 年国家民委、财政部也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正式命名保护。2012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目标后,又由国家民委与财政部补充制定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 ( 2011 - 2015 年 ) 》[3],这些政策均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2 保护与传承已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延边历史悠久,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资源。图们市月晴镇的白龙村和石岘镇的水南村是延边地区仅有的2个国家级朝鲜族传统村落。于2015年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水南村和白龙村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与民族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这两处朝鲜族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深刻地反映了延边地区朝鲜族居民生产劳动和居住生活的文化轨迹。截至目前,目前,在图们市以及全州范围内,水南村属于传承朝鲜族农耕文化比较完整的村落,很多文物依然保存完好,主要农耕习俗流传至今,民俗礼节人人皆知,是知名度很高的朝鲜族民俗村。月晴镇白龙村同样具有传承至今的古建筑,朝鲜移民朴如根1898年建造的百年老宅保存至今,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朝鲜族民宅,极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4]。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水南村和白龙村被列为省级及以上传承状况良好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有8项,如朝鲜族的农乐舞、手鼓舞等[5]。这些优秀的村落文化是民族特色村建设的核心生命力,我们要深度挖掘,并积极弘扬和传承村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并将之融入乡村发展之中,不断激发村落建设与发展的新动能和生命力。

三 特色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流失严重,老龄化严重

人口老龄化和村落的空心化是全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延边州的村落人口流失和老龄化同样严重。朝鲜族是近代跨境迁入民族,以及延边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延边朝鲜族人口也存在很大一部分的跨境流动。持续大量的人口外流也造成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聚集地萎缩和人口锐减, 不仅严重影响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而且给当地的基层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6]。

延边边境乡村人口以朝鲜族为主, 由于在韩国、日本、国内发达及沿海地区务工的薪酬远远高于在家乡就业或务农, 因此大量朝鲜族青壮年常住人口不断外流。而大部分留下的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加上管理层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及相应的专业技能,如何吸引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来管理这些村落也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难题之一。目前这些特色村落缺乏优秀的青年人才,现有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薄弱,加上经济发展缓慢极易造成优秀人才流失,进而导致村落内部的发展缺乏内生驱动活力。

(二)村落之间存在同质化问题

在延边地区,很多村落都有朝鲜族人口聚居,村落中的朝鲜族文化普遍存在。村落都有不同的成长历程,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整体上看,延边州的民族特色村落风格趋向一致。村落中的景点大同小异,活动内容、土特产品也基本相同,容易给人形成村村一面的感觉。目前,特色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但同成熟的旅游景区相比,还缺少专业团队的参与,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村民们很少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市场经营和销售的基本知识,服务质量、设施配套等普遍存在差距,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品牌塑造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规划保护的一些特色村落中,体现文化核心具有参观价值的景点数量不多且未形成规模,难以引起城市及外地游客的足够关注。相较于一些大力宣传文化的南方特色民族村,延边州的特色民族村在保护村落中重要景点的核心文化内容挖掘不够深入,核心文化中的人物、事件、载体的内涵、特征、意义等方面阐释不足,未体现出其本身的真正价值。同时,核心文化的文学表达缺乏足够的艺术表现和影响力,很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规划建设和宣传任重道远

特色村落保护得到广大村民的普遍拥护,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受传统保守发展观念、经济基础薄弱、人文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特色村落开发旅游产业还未形成规模,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面临许多困难。一些村落刚刚摆脱贫困或积累不足,没有能力改善村落的生活条件。受自身条件的约束,基层政府对特色村落的指导规划不够,基层机构人员力量、资金投入以及专业知识不足都制约村落的开发投入。从宏观层面上看,吉林省对延边地区朝鲜族特色村落旅游的整体宣传不足,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实现特色村落振兴发展与市场融入及影响力提升的良性互动。

四 延边朝鲜族特色村建设路径

民族特色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在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乡村的振兴发展,也关系着民族团结与融合问题。如何深挖潜力、把原有优势做大做强、以特色促发展,形成示范效应,才能真正带动区域的全面发展和全方位发展。

(一)要找准用活政策优势

一是发挥返乡下乡创业政策的主导作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支持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就业新渠道、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增强少数民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发挥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激发创新活力,助理家乡建设,促进带动少数民族人口向聚居区域回流,促进村落与外部环境的对接与交流,形成良性互动。

二是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区域的特殊政策优势。近年来,我国为加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采取了很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兴边富民行动”已投入资金已达150亿元,兴建兴边富民项目数万个,使2100多万人受益。重点扶持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也将计划每年投入5亿元帮助发展,共50个亿资金。这些资金和保障政策将有效改进民族特色村落的基础设施,培育村落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效促进特色村落建设。

(二)推动特色村落个性产业发展

一是特有的民俗文化产业。以民族服饰、头饰、装饰品为核心,大力开展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发展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市场活跃度的小商品零售批发基地和集散地,打造形成新的民族文化发展产业链。

二是开展特色美食推广。以发扬民族特色美食为重点,在村落中差异化建设民族特色美食开发中心,如延边朝鲜族的米酒、米肠、打糕、辣白菜、辣酱、冷面等,逐渐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

三是有旅游观光的市场化发展。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要抓住扩大内需这一历史机遇,壮大特色村落旅游业,推动特色村落的市场化运营,在合理保护村落特色的基础上,引入外部成熟企业和培育本土企业主体,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特别是旅游业上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和融入。

(三)加强特色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一要发展优秀村落文化。要深度挖掘和传承村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将之融入乡村振兴发展之中,保持村落的生命力。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发本土艺术创造的活力。

二要加强文化的协同创新。要加强与高校、文化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村落文化,开展艺术创作,增强其特色表征,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新时代更丰富更具活力。

(四)加强特色村落的总体规划与宣传

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把特色村落发展列为政府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切入点和示范点,在市和省级城乡规划中对特色村落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充分发挥特色村落的代表性和引领性作用,带动更多传统村落改变旧的生产生活方式,缩小城乡差别。

二是加强宣传推广。改变特色村落较少的对外宣传或单打独斗式宣传方式,集合形成延边地域品牌特色村落立体宣传模式,提升宣传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将其打造成为吉林省旅游新名片。

五 结语

总之,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村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特色优势、展现出少数民族村落特有的经济活力,是民族地区乡村战略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延边州作为东北三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州,其特色村落建设有着鲜明的朝鲜族特色,极具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