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

鞍山市截止到2018年年底,人口约345.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约84.98万人,比2017年年底的82.3万人,增加了2万6千人,而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05家,预计到202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鞍山市将突破1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养老问题日趋严峻,在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将日益凸显。

2016年颁布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2019年,鞍山市成功入选全国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在此契机下,建设健康鞍山,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9064”的养老服务模式,即确保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 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缓解了养老需求不断增加和传统型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之间的矛盾,提供舒适、个性化以及便捷的服务,是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优质、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政府的主导核心地位作用

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构建中,基层政府的责任是政策上的扶持、服务模式的创新引导、资源上的整合和利用、财政上的支持和帮助,引入更多的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并能履行好严谨和负责的监督责任。

政府作为管理部门,在顶层制度设计上需确立鞍山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发展规划,整体构建及设计相应的执行标准和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管理制度,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责任,通过政策制度化,统筹社区及社会养老资源,将社会中的个人、社区、医院、养老服务企业等方面的资源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政府要利用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等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养老行业政策优惠宣传,引入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投融资发展体系,打开社会资本进驻养老服务行业的市场入口,盘活社会资本。协调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引导多方面相互配合,实现各个主体平等参与和互助合作的良好态势,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地方政府应及时转变身份,以合作者而非管理者的身份去处理与各个社会组织的关系,居家养老服务的直接对象是老年人群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积极推进社区医养结合

在医养结合服务方面,应明确社区医院与大型医院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可及性强、便利优势,可解决老年人患病率高、恢复慢、出行不便等问题。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社区医院应将老年人疾病预防工作放在首位,以社区医疗服务为中心,依托现有的社区卫生站及医护人员资源,开展社区医疗保健和康复。建立老年人个人健康档案,合理分流不同类型老年疾病患者,协助老年人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为今后开展急救工作,以及实现向大医院双向转诊,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服务项目,面向全社区老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与区内的医院合作,定期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咨询、体检;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和大病康复的老人,应以医疗保健、康复为主;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独居失能老人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疏导;对于生命晚期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三、开展社区养教结合

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2016年,我国提出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将“提升老年教育机构基础能力”列为重点推进计划,提出开展养教结合试点工作,在社区开展“养教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使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使“老有所学”“老有所教”。

在鞍山开展社区教养结合服务模式,通过借鉴上海、天津等城市等的成功案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高校、老年大学、各类培训机构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优秀教育资源从校园延伸到社区,并与民政局、养老机构、社区相互结合,有社区或老年大学提供教室,创建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等爱好特长学习班,开设休闲娱乐相关课程,举办保健养生、心理咨询讲座等在内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采取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满足老年人的求知欲。将教师、志愿者、信息平台以及社区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旨在给老年人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为养老服务提供更多的资源渠道和教育载体,使社区养老与职业教育、老年教育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内老年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老有所乐、老有所学需求,实现社区管理与老年教育的共建双赢。

四、开设助餐服务

用餐是老年人最基本的养老服务需求之一,开设助餐服务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助餐服务运行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政策支持、社区餐点建设补贴等方式引进具有特色的养老助餐服务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助餐服务的发展运营中,引入综合经营管理能力比较专业的餐饮单位,在社区内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以及送餐的服务。

要着重关注老年餐桌的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功能基本健全、相关设施比较完善的老年餐桌,提高养老助餐的饭菜质量。支持大型专业的餐饮单位对老年人的饮食营养进行研究,不断研发和设置符合老年人营养需求的餐食、适合老年人需求的饭盒、形成具有统一标识的送餐车和助餐员服装等等,逐渐完善养老助餐的服务内容,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助餐需求,解决老年人自己做饭难和吃饭难的问题,同时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五、搭建“互联网+”智慧平台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社区养老智慧平台。该平台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借助智能服务终端、让老人在自己家中即可享受到专业养老服务的一种新模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监控技术等应用到日常养老中去,数据中心通过采集分析老人需求信息,为其提供衣、食、住、行、购物、医疗保健、托管等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使老年人与服务提供者进行对接,老人可将做家务、送餐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信息发布服务平台,与相应的服务提供方进行对接,以达到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此外,可穿戴设备、生命健康实时监控仪器、移动终端等养老辅助产品可实时将老年人的等生理信息传输到远程信息服务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大大减少老人居家突发疾病无人发现等危险。通过信息平台的使用,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促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加规范化。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需要政府联合相关企业和机构为支撑,将医疗机构、服务商、个人、家庭连接起来,统筹人力、设施等养老资源搭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和老年医疗应急救援服务平台。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行业监督体系及网络与数据安全机制规范企业、社区等的操作流程,通过制定服务流程和行政管理标准来规范信息管理。智慧服务平台是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推进居家养老模式创新,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建立稳定专业的人才队伍

高质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离不开稳定专业的人才队伍,这也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组织和发展顺利展开的基础。无论是家政服务、情感沟通、医疗保健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长期专职人员极为稀缺,人员的流动性极大,并且呈现年龄高、学历低、收入低的现状,固定、专业、高学历人员长期缺失阻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稳定专业的人才队伍关键是要能吸引到人才和留得住人才。

优秀的专业人才需要系统的培养和储备,在高等和中等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服务、社会工作、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 面对招生难问题可以采取减免学费、提高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来鼓励和吸引生源。在入学后的专业培养中除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职业理想教育,与养老服务实践紧密对接,通过专业见习、职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增加他们进入老年服务行业的兴趣,对老年服务职业的认同以及对未来就业前景充满信心,以保证高水平老年服务人才的输送。此外,鼓励社区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餐饮业、医疗等行业退休的人员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来,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节省再培训的物力及财力。

建立一支稳定专业的人才队伍,还需要留得住人才。首先就是要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其次建立激励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量、工作成绩享受相应的级别津贴待遇,评选星级工作人员,给予奖励补助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可以借助媒体开展 “优秀养老服务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增强社会各界认可度和关注度,引导更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

志愿者服务队伍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创新与完善,需要建设志愿者供给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对志愿者加以表彰,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基础的人员稳定与充足。借鉴德国的“时间银行”理念,公民通过为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获得“储蓄个人护理时间”老年时把这些时间提出来,免费享有国家护理,增加了自身养老保障的同时,鼓励了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作为一项逐渐兴起的公共服务,随着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其服务内容也向着多元化和层次化不断发展。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手段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发展居家养老,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资金的全力支持,需要社会各界资本和力量的鼎力相助,需要一支专业稳定的人才队伍,需要搭建一个整合各类资源的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数众多的老年人的晚年养老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