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萍

(本溪市城市运行服务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0)

改革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新形势下深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关系到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效。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逐步实施,完善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完善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等政府采购制度,拓宽公共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已逐步成为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和变革的重点。但是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后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分析,提出解决措施,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有效提高管理财务的能力,确保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健康良性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模式需要转变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原来的几家甚至十几家事业单位整合为一家事业单位,而原来的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及财政拨款方式各有不同,财务管理模式及财务制度也各不相同,财务独立核算模式墨守成规,且都有一套适合本单位性质及特点的核算管理办法。这就要求改革后的新事业单位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采取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如将整合单位性质与资金来源相同的财务账套,整合固定资产账,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明细卡片,项目科目下分设明细科目核算原各单位项目等。财务管理要顺应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集中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核算方式需要转变

原来各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财务机构及财务人员,随着改革推进,原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虽然不能立刻取消合并。但要以未来的财务账目整合为目的,从会计科目的设置、财务日常核算到财务报表合并,稳步衔接,做到统一科目、统一核算方式、统一决算。

(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转变

原来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各有一套账目,随着改革实施,按照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求,整合后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登记平台明细账合并,这就要求新事业单位以此为契机,针对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管理方面存在的存量不实和账目不符的现象,清查盘点原事业单位账实相符情况。按照清查情况梳理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对盘亏盘盈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补办相关手续,登记财务账,针对国有资产浪费、流失严重、随意处置现象,要制定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四)财经意识需要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不断深化,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严格执行“一岗双责”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些都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遵守财经纪律的重要性,要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肃财经纪律,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性,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谋发展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守财经法规、政策、强化部门预算、完善财务管理,党风廉政建设才真正落到实处。

(五)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新政府会计制度从2019年1月1日起已在我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针对该项工作采取了具体措施。如当地财政部门培训讲解、财务软件公司与事业单位对接更新财务软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帮助编制会计科目等。但很多财务人员对此项工作仍然感到迷茫,尤其是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作为身处改革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会计的改革不是会计核算规则发生了变化,还要求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相应提升。未来管理会计如何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运用,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将成为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新形势下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财经意识

新整合的事业单位虽然是一套领导班子,一个单位负责人,原来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虽然变成事业单位基层单位负责人,不具备财务法人资格,但仍然是权力的核心,是经济业务的主要责任人。增强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首先,要加强责任人的廉政教育和法纪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干事的水平能力,加强财经法纪知识的学习,熟悉了解“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专项治理范围、内容”,不断学习更新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如新《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要结合财经纪律,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源头上避免由于对政策不熟悉、不了解而违规等问题的发生。其次,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严格遵守《会计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守住纪律“底线”,合理、节约、高效地使用资金。

(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首先,要严格按照预算法有关规定编制预算,要将改革后各事业单位按单位性质与资金来源编制整体预算与各基层单位预算相结合,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机关、基层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使预算编制实现细化到人,细化到部门、细化到项目,保证预算数据足够科学合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通过后,应该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按预算法规定,多年来,事业单位预算已实行在官方网站公开,但还应通过更多渠道途径向社会公开以及在预算单位内部公开,以便于事业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其次,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预算批复执行,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严禁超预算和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擅自改变资金使用方向,调整资金用途,随意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对确需在执行中调剂或追加的,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报市政府审定,要建立预算分析机制,对项目支出情况进行跟踪考核、绩效评价,充分发挥预算控制作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同时,要充分保障整个流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为各职能部门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保障。将预决算公开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提高预决算管理的透明度;同时,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从严控制公务接待用车、会议等一般性支出,坚决杜绝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急需的民生建设上,坚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原则,实现保重点、惠民生的目标。

(三)完善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条件。严格规定各项财务工作流程、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职能,以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行为,避免漏洞、防止腐败,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明确责任

财务管理应形成以单位负责人、财务机构、基层单位为主体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责任,建立健全完善的财经制度体系,使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在单位内部得到具体体现并贯彻落实,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财务部门的职责是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制度办理各单位资金结算、会计核算业务;对各单位的预算经费、追加预算经费、项目资金、专项工程资金等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加强各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负责定期向各单位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2.规范流程

从基层单位经济业务发生到财务审批报销要有牵制及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审批流程,审批流程既要规范,又不能繁琐,要简化流程,为基层单位创造方便条件。制度是为工作、为管理服务的,要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基层单位要建立材料采购制度、材料验收保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资金定额管理制度、专项工程项目及日常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制度、原始票据审批制度、报账员岗位责任制度、重大资金使用审批制度、重大事项公开制度。

(四)全面加强财务监督内审职能

新事业单位要加强业务统领、业务指导、财务监督、内部审计职能,加强监督、审计力度,做到每一项经济事项事前有制度规范、事中有监督机制、事后有审计跟踪,使内部监督审计形成常态,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工程项目及维护项目应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库管理,对基础建设项目应该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坚持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编制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合理利用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实行招投标制度及政府采购制度,依据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保证项目资金规范合理使用。财务部门要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资金支付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政府采购等情况全面负责,对违反工程管理相关规定、擅自建设无计划、无预算项目、擅自改变资金使用方向、不按规定办理招投标手续等违反财经纪律现象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同时随时接受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

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是适应新时期会计改革的重要环节,要不断加强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形成财务人员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当前尤其是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学习,不断优化财务人才队伍,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当前事业单位必须认清改革中凸显出的问题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