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燕

(福建省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在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个行业市场竞争都比较激烈,国有企业也是面临着较高竞争压力,各种类型的风险不断增加,企业经营风险防控难度大。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主要的风险类型,国有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力度,加强企业风险预警和识别,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科学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国企提高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财务信息质量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一项有效的措施就是成本、支出费用复核、审批工作,并且根据实际内容设置工作岗位,以此为国企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基本保障,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正确率。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财务审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对会计工作实施监督,能够及时地发现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此降低企业风险,同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为企业资产提供保障

国企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为企业资产提供一个保护层,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通过内控制度最大程度上避免资金浪费情况。例如,在采购资产期间需求进行审批,严格审核资产构建得是否合理,最大程度上避免资产重购的问题导致资金浪费[1]。另外,强化资产管理力度,提高资产日常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力度,促使资产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需要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企业生产效率。就闲置资产来说,应当制定健全的处理制度,减少管理成本的基础上降低工作人员时间和精力。实施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对资产进行流动式管理,严格控制资产随意处理的情况,防止极个别工作人员利用企业资产实现自己利益的行为。

(三)促使企业高效管理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结合财务核算工作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帮助,促使企业提高管理工作效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紧密联系企业发展目标,在预算管理基础上,对企业合项业务活动实施全面性、全过程预算管理,以此作为标准指导各部门能够合理使用企业资金。例如,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时,全面预算管理就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对项目实施全面监控,深入分析项目各个环节资金使用情况。对企业年度和季度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为企业今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价值,促使企业制定发展目标根据科学性。

(四)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

国有企业在规划生产目标时,是根据财务部门对企业以往生产数据分析出的数据,结合行业市场发展趋势而制定的。在企业中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够为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2]。另外,在实施内控制度的同时企业也会制定相关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在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意识,促使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二、国企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体系不完善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内容。

1.企业管理机制陈旧

通常情况下表现在预算管理和审计机制,预算管理一般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问题,经常与企业战略部署和发展目标存在脱节的问题,甚至是预算管理工作与实际工作产生冲突,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不符的问题。另外审计体系不健全,业务部门工作人员通常是在发生经济活动以后进行财务结算,促使财务部门被动运行。

2.国企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

国企要想提升财务管理效果,健全的内控制度是一项有效的管理手段。现阶段,国有企业在进行内控管理体系过程中,存在着相关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并且与实际情况联系不够密切,管理模式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进而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少一定的科学性。

3.财务风险风控力度不够

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会存在的一种经济风险,国企具备较高的资源优势,呆滞国企风险防控意识比较缺乏,国企风险防控主要表现在投资、资金等方面,国企投资项目方面缺少全面分析工作,同时不能够对项目进行全面管控,导致项目效益不理想。此外,资金风险主要是应收账款和存货方面,部分企业为了提升业绩,在不了解客户实际经济情况、信用度等情况下与客户订立赊销合同,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加大,坏账概率较高。另外存货数量庞大也是企业经济风险的一个表现,存货会占用大量资金,如果管理不善就会产生损失[3]。存货的另一个风险是很容易出现贬值的问题,为企业带来损失。

(二)内部控制运行效果不高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还需要有效地落实和执行,新时期背景下,业财结合模式是国企财务管理的一项有效对策,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业务部门与业财管理模式之间仍处于独立关系,这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实施带来一定阻碍。另外,业务部门受传统理念的影响,以业绩为主要的目标,忽略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要求,财务部门侧重于财务信息核算内容,忽视了业务部门的合作,促使财务部门不能为业务部门活动提供帮助。导致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业财合作模式执行程度,一味追求业绩,忽视管理工作。

三、国企内控制度运行与完善对策

(一)优化财务内控体系

国有企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财务内控体系优化工作。

1.制定健全的管理机制

在制定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建立在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国企发展目标以及现状调整预算管理制度;其次,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监督控制,促使预算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最后,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实施激励政策,以此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对国企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监督,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2.制定科学的内控制度

国有企业应当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内控制度,根据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控,随着企业创新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内控制度,使其更具有科学性、时效性。就内部控制而言,企业需要单独设立管理部门,配置专业人员开展内控制度定制、实施、调整等工作,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奠定基础[4]。

3.加强财务风险防控工作

国有企业风险防控制度包括完善的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对投资风险、应收账款、存货等方面进行有效防控。就投资风险而言,国企在实施投资前期应当进行市场调研工作,明确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效益,事中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监控,对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就应收账款来说,国有企业需要了解客户信用等级,尽量避免赊销账款,及时收回应收款项,针对一些坏账应当及时做好预防措施。针对存货,企业可以采用订单生产方法降低库存数量,进而提升资金利用率。

(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是企业风险防控的基础保障,内控运行机制可以从下面几点开展。

1.推动业财模式有效落实

国企管理层应当将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意识,促进业财一体化模式快速发展,促使业务部熟悉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促使财务部分了解国企业务相关内容,将企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呈现出来,充分发挥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

2.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针对这一方面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将企业职工输送到国家认可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促使职工掌握最新的财务准则、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内容,提高职工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能够穿里完成。二是明确财务岗位职责,并且从后方发挥出个岗位职业作用,切实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性,以此满足企业内控制度运行需求,同时也符合市场发展要求,进而保障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效果。

3.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国有企业人员应当正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组织架构,基于此细化各部门管理职权,实施精细化监督管理,增加各部分之间协调合作、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流程,同时也可以确保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完整。

另外,建设信息化系统大大节省企业人力劳动,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其他任务,同时也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实际中还需制定相关考核制度,结合企业各部门资源配置情况,明确各项考核制度和标准,促使工作人员按照内部控制管理内容开展工作,最大化发挥出内控管理工作作用。

四、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控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一些制度不完善、执行效果不高等问题,为此国有企业还需要不断优化内控制度以及落实、执行力度。通过优化财务内控体系,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使其更具科学性,进而降低财务风险。同时,通过业财管理模式促使企业部门协调配合,进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