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化宇

(安徽省太湖县林业局弥陀林业工作站,安徽太湖 246400)

我国有46 亿亩林地,产业发展前景巨大,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也必须要看到,我国森林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薄弱,林业产业亟待优化。尤其是近年来森林大火给林业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有必要结合智慧手段等最新技术对这类问题进行防治。同时,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培育创新的科技成果,推动林业现代化的建设。

1 林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 林业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绿色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习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推动林业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林业的保护,培育优质的林业资源。林业科技是支撑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建设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林地系统保护生态,促进生态平台,而且还能够结合最新的技术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 林业科技创新是提升森林质量的有效支撑

当前森林质量对于科技创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林业生态产品的供给离不开科技产品的供给。我国林业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过去林业产业粗放型发展,缺少精细化管理,这和技术落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的时期,林业产业的发展也要结合智能化发展的需求,解决传统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通过绿色技术和生态技术创新,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为林业建设增加新的经济活力。同时还能够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均衡发展,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用科技手段,林业产品的附加值更高,还能够解决病虫害问题,缩短生产周期,促进新品培育,提高产品多样化水平。

1.3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

科技创新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升级,带动林业相关产业的进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有助于农民致富,引入新的树种和新的林业技术能够提高林业产业效率,比如青海互助县通过科技创新个体育苗面积从2010 年的600hm2增产到2000hm2,经济效益显著。国家持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有助于从源头上提高林业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地区经济效益,为林农增加收益。最显著的就是就业问题,科技创新带动林农就业,同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破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2 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问题

2.1 科技意识薄弱

林业领域的科技意识目前还相对薄弱,传统生产和经营较多,新技术引入的成本较高,很多林农不愿意采用新技术。加之资金、人才和创新机制的保障不足,科技成果的转化较差,实用性不强。同时,林农采用最新的自动化设备、智能监控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的意愿也相对薄弱,越是高新的技术利用率约低,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林业科技的推广也存在问题,一些林业科技项目成本较高,给林农造成抵触情绪,同时很多地区还过于人力,一些林农认为如果采用了林业科技技术,那么创造的工作岗位就少了,因此林农对科技创新存在抵触情绪。

2.2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林业科技项目过度目前还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亟待提高。在林业领域,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相对缺乏,创新水平普遍不高,典型代表就是在新品种开发方面,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在与本地环境融合上做的还比较差,没有因地制宜地发展技术。比如在病虫害防治上,缺乏智能识别技术,没有根据本地的病虫害特点选择针对性的治理方式。在人工智能监测等领域,技术同质化严重,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还有待攻关,科研实验基地的质量和数量都相对不足。

2.3 科技创新应用面窄

在科技创新上,局限于生产和种植等领域,而在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安全管理等方面技术应用较少。目前科技创新关注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技术要求的矛盾,但是对于生态功能、产业布局和新的智能技术等方面相对不足。比如,先进的管理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林业保护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思维,科技含量不足,因此每年清明前后总有一些地方会发生森林大火,但是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同时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队伍建设还亟待加强,林业建设的社会参与和共享共建不足,林业科普品牌活动较少,没有实现普及的作用。

3 林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3.1 建立科技创新的意识

要向广大林农和一线人员进行林业科技宣传,加大引导工作的力度,讲好农业科技故事。比如开展推进生态生命,科学防治荒漠化的活动,将林业科技融入到荒漠治理当中,开展技术培训、咨询、现场指导,贯彻科技意识。在普及知识的同时,传授相关技术,也让一线人员建立科技意识,养成科技习惯。改变传统科技创新的思维,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技术观,从林业经营体制、管理模式、金融支持等方面打破林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加强产学研结合,让林业技术人员走进到一线生产,一方面扩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另一方面在一线生产中树立科技创新的意识。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林业科技技术,鼓励广大林农在实践中进行推广,突破传统思维。比如在林业产业中使用生物技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实现大量繁殖,用于进行实验研究。在生产上要尝试采用工厂化栽培的模式,使用无性育苗等技术,逐渐达到应用的水平。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林业产业,使用卫星图像进行防护林规划和林木调查等,对林业实施动态监测。通过该项作业,可以大量减小人工调查带来的效率损失,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在生产管理上,要大胆采用林业创新技术,使用卫星技术进行管理,促进生产模式管理的转型。同时还要大胆尝试在林业产业中采用多种技术,比如使用X 射线照射种子,测量种子的发芽能力,凸显出我国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应用。在林业产业中,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不仅让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一线的林农也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加入到技术创新当中来,比如针对病虫害防治方面,根据林农的经验使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技术创新。

3.2 提升林业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

当前我国卫星技术世界领先,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在国际上远赴生命,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这些技术都可以应用到林业创新当中,加强林业生态安全监控能力。同时,也要协助与高校栽培、生态病害综合防治以及育种等科技,在全国范围内大力相关技术。国家要依托绿色发展的战略,加大林业绿色技术、生态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完善相关体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积极鼓励自主研发。建设重大林业项目,组建潜心钻研的科技团队,建设完善的评价机制,改革现有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林业自主创新工场的发展。推进林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一线科研极度,搭建创新平台。除了资源培育、高校利用技术、典型脆弱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还要对林业智慧管理,智能监控和信息化技术加强推广,解决重大技术瓶颈,提升生产力。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和企业都要发挥作用,积极建设林业科技创新平台,覆盖各个工作站和观测站。建立优质品种资源库,有效开展种质保护。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销对路,以产业化带动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奖励,持续带动技术进步。

3.3 扩大科技创新的应用领域

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将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广到一线领域。展开无人机应用等技术的培训,定期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强化执法检查工作,建立技术推广的程琐模式。在林业的多个领域,推动科技创新,引入和采用新技术,不止局限于生产方面,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在多个领域运用创新思维推动科技创新。比如林业安全方面,为了控制林区火灾,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系统,给林业观察人员提供信息,在几分钟内发现山火,第一时间采用无人机进行扑救工作。指挥中心可以采用AI 三维技术详细了解火情,进行指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利用智能监控系统检测数目的状况,对全域的林木进行精细化分析,帮助人员分析病虫害,大胆引入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天敌治理病害,减少农药污染。应用天眼虎林技术,加大智慧林业平台的应用,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判读林相变化的准确率。采用智能防盗技术,运用智能识别方法,在绿色技术应用上,可以使用生态技术打造森林生态景观,比如将传统的根雕艺术和现代激光雕刻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批量化生产。同时,还可以引入智慧管理手段,对林业资源实施全天候智慧管理,全面监控林区的状况,统一采用智能管理。

4 结语

要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就要打破传统思维,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根据本地林木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发新技术,并且加大支持力度,在实践中不断予以推广,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