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活宜

(广东森霖造绿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20)

0 引言

所谓生态旅游,其实就是一种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自然的欣赏、研究以及洞悉的旅游。它与传统的自然旅游有所不同的是,生态旅游格外强调自然景观与观光者之间协调的、有机的生态联系。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景观作为观赏的对象,因此自然保护区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优选择之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把自然保护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作为一种高责任化、高层次化的旅游事业活动,其建设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只有做好其规划以及管理工作,才能做到在不对自然保护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1 现阶段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混乱

现阶段下,中国的旅游资源归属的部门并不统一,有的分属于林业,有的分属于宗教,有的分属于环保,因此在最初的开放建设环节,各个部门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相互之间缺少全局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整个开发建设过程以及管理工作的混乱场面[1]。在同一个自然保护区中还存在有多个部门以不同的管理制度对保护区进行管理的现象,举个例子,林业部门主要负责管理自然保护区内所有河流中的鱼类,而农业部门中的渔业局同样有权力以及责任对保护区内的渔业进行监管,这样混乱的局面使得自然保护区内的基层经营单位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影响实际的经营。与此同时,中国在当前阶段下并没有相对应的法律以及机制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当各部门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时,没有办法及时得到有效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1.2 自然资源及景观破坏严重

在中国的众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中,都是在不具备深入地调查研究以及全面的科学论证和总体规划的前提条件下,就急急忙忙地进行的,这些开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粗放式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修建公、索道,建造宾馆,更甚者还会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建一些与自然景观不相匹配的建筑物和人工景点,致使整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极度不协调,对整个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整体性以及同一性造成了破坏[2]。修建这些建筑物不仅会对保护区内的景观以及资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还会给保护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此一来,不仅违背了在自然保护区内发展生态旅游的初心,不能对保护区内的建设起到推动的作用,还会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1.3 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许多经营者会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一味地追求游客数量,在旅游高峰期也不会对游客的数量加以控制,使自然保护区内的游客数量严重超过了保护区的生态容量。与此同时,还会有个别素质较差、环保意识较薄弱的游客,在进行旅游观光的过程中,不注意个人的旅游行为,而旅游区也缺乏相对应的监督和管理措施,进而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有的旅游经营者更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在前期开发保护区的时候就时常开山炸石,伐树毁林,大量修建旅游设施,造成了保护区内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的现象,致使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整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以及统一的规划,导致了对自然保护区的盲目开发,同时,开发者不对自然保护区在进行生态旅游事业发展时的最佳客流量以及游览方式进行深入地研究,仅仅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眼前的利益,致使开发建设的行为严重超出自然保护区能承受的能力范围。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规划

在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规划工作时,相关人员应该将生态经济以及旅游经济的理论作为工作的指导理论,时刻遵循生态稳定、市场导向、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及总体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开展工作。在进行规划之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先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提出整个规划所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总体思想以及发展的战略和目标等内容[3]。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多且分布的空间地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的规划工作时,要注意避免盲目的建设开发,要注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条件较好且区域经济条件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中,进行合理的开发。与此同时,要重视总体的规划,对保护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设施、规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实行功能分区,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开发,每个功能区功能的不同也会有相应的开发要求。在进行生态旅游区的规划时,首先是生态旅游产品以及商品的开发与规划,这需要工作人员相对当前生态旅游市场的普遍需求以及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最后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其次是生态旅游区内的环境规划,这次过程中,应该要始终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的管理条例及法规;最后是要对生态旅游区的客流量以及游览的方式进行规划,选择并确定最适于生态旅游区发展的方式。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途径

3.1 环境与景观资源管理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通过制定并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来保护生物资源,强化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以求达到降低社会及人们的活动给生态系统带来干扰和破坏的目的。进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同样也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有效实施来实现,强化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在管理过程中,要格外重视人文景观的专项保护严格禁止一切有可能改变或者影响自然生态景观的人文活动,同时还要重视对自然保护区所处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以及整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强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来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可以借助多种手段进行,如对整个环境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等,以此实现对生态旅游地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改善,进而推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3.2 生态旅游社区管理

对生态旅游的社区进行管理,主要是指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地所处的社区实行管理,以便让社区也参与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中来,进而实现生态旅游区与社区的共同繁荣、协调持续地发展。加强生态旅游社区的管理,可以通过鼓励社区的居民们积极地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中,使得社区居民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建设之中,实现对社区地方特长以及传统的充分发挥,进而使得整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能够更具吸引力,能够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事业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又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4]。除此之外,对生态旅游地的社区进行管理,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区居民偷伐、偷猎等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现象出现,通过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让居民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中去,使得整个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拥有一个更加良好的社区发展环境。

3.3 生态旅游设施管理

在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的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减至最少,在进行旅游设施的修建时,通常都会主张以简朴和临时性特点为主的、与周围生态环境相符合的、体积较小的设施建筑,而不主张以大量砍伐自然保护区内的树木等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设施建筑。与此同时,在修建道路的时候也会要求尽量不对自然保护区的植被造成破坏,严格禁止一切人为割裂保护区的行为,旅游区内的一切房屋建筑、垃圾桶摆设、警示牌等的摆放也要求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相一致,对于旅游地所需的商店、展览等基础设施也主张修建在保护区之外,且其外观应该与当地的建设习俗相符合,使得整个生态旅游地的设施结构能够呈现出当地的生态特色,赋予生态旅游地更强大的吸引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生态旅游还是自然保护区,两者的共同目标取向都是实现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以及持续的利用,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只有观光者以及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能够严格遵循生态原则以及生态设计的要求,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的影响能够被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