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

(广州市广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资源消耗也逐年攀升,在实际的培育工作中,部分区域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培育技术,这就容易导致苗木成活率不高,无法实现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代林业育苗工作应积极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手段,做到因地制宜,并加强管理工作,从而逐步实现林业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现代林业造林防沙规划设计原则与流程

1.1 现代林业造林防沙规划设计原则

现代林业造林需按照相应的原则进行管理:首先,共享性原则。因为现代林业防沙规划设计相对比较复杂,且对于林业整体生产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方案与规划的确定之前,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充分的进行沟通与理解,进而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其次,便捷性原则。在进行方案的确定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情况进行简化,加强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健康性。最后,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进行林业造林防沙规划过程中需要以生态平衡作为核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进而对造林防沙进行规划与设计[1],如图1 所示。

图1 造林防沙

1.2 现代林业造林防沙规划设计流程

在进行造林防沙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主要工作流程为,制定方案、统计数据、现场设计、施工指导等。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提升可行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流程。

2 现代林业造林防沙技术

2.1 整地

在进行林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整地,从而有效起到了防沙的效果。播种前需对土地进行处理,防止土壤中存在较多的病菌,造成病虫害情况的发生,为后期树木管理奠定基础。由于植树造林的规模比较大,在进行造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机械进行整地,尽量减少人力上的支出。在整地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整地与全面整地,将两者优势进行结合。整地是前期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林业育苗的基础工作之一。在开展种植作业前,应当对现有土地进行平整,灌足冻水,如果冬季极易出现降雪等天气,则应提前在秋季完成耕地,并在来年春天进行耙地[2],如图2 所示。

图2 整地

2.2 造林

造林的方法如下:①播种造林。在进行造林防沙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播种造林。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为后期管理奠定基础,为种子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保证土壤营养的全面性,从而提升造林的目的。②植苗造林。选择传统的移栽造林法,对于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抵御外界环境的能力相对更强。随着近些年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营养器造林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③分殖造林。这一方法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以及成本,树苗的成活率比较高。以上3 种造林技术在现在阶段中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

2.3 催芽与播种

合理控制赤霉素浓度可以有效保障树种的出芽率,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因此要结合不同树种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浸泡催芽的过程中,还应当严格把控温度,如桂树的催芽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春播时间通常比较早,一般在2—3 月,而冬季比较晚,通常在12 月至翌年1 月。由于树苗的根系抓土能力在冬季更强,能够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因此冬季播种更为简单方便,如图3 所示。

图3 播种

2.4 田间管理

林业育苗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是水分管理。每年的7—9 月,气温较高,这个时候通常也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定期、及时的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每天可浇水2 次,从而保障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如果降水量较多,还应当做好排水工作。当树苗发生病虫害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田间管理如图4 所示。

图4 田间管理

2.5 育苗树种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育苗树种是林业育苗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要落实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区域环境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树苗进行种植,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树苗存活率,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资金、面积等方面因素,尽可能的降低市场风险。

3 林业造林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造林工程的规划不科学

相较于其他产业,林业造林是一项资金需求量大、种植周期长、回报低且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工程。受历史、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造林的速度、时间以及效率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整体来讲处于初级发展时期。国内林业局工作人员在对造林项目进行规划时,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造林经验不足等,且可供参考的数据过少等,而导致造林项目设计不科学,使得造林项目的进展效率与进展质量较低,严重影响了造林工程的稳步开展。

3.2 树苗的培育技术水平较低

作为造林工程的主要对象,树苗自身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而对整个林业造林项目的建设成效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长远的发展意识,从全局出发合理规划造林工程,根据气候环境、土壤性质等选取合适的树苗,同时要提高树苗培育水平。

但是在当前发展情况下,我国造林工程项目发展时间比较短,造林经验不足,培育树苗时往往由于技术水平较低或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引发树苗培育率低等问题,造成树苗无法正常成长,切实影响了林业造林工程项目的有效推进,也直接造成了造林工程的施工效益变差。此外,部分工作人员由于技术技能掌握度低、实践经验少,在移栽树苗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导致树苗质量有所降低。最严重的是将树苗移植到林区之后,树苗由于移栽不合理或移栽过程中受损而难以有效存活和正常生长,导致造林工程建设不力[3]。

3.3 林业保护制度不健全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深化,各地政府大力推进林业造林工程,树木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人们的造林及护林意识相较之前也明显增强。不过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关于林业造林方面制造的法律文件及政策标准过少,导致各地在推进造林项目工程时总缺乏统一合理的依据,继而出现了造林规划不合理、造林措施混乱的情况,使得林业建设工作难以高效稳步地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生态价值及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4 林业造林技术介绍

4.1 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林业造林手段,应用历史比较长,主要包括3 种播种方法。①撒播,顾名思义是直接在空地上撒下树种,多适用于粒径比较小的树木种子。②穴播,即指的是根据要求的间隔距离挖穴并将种子投掷于穴内,以此完成播种,此方法亦比较适合粒径较小的种子。③条播,即将树木种子均匀地播成长条,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及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营养成分等合理设定行间距,同时要在行与行之间留有一定高度的隆起,便于林业工作人员走路以及踩踏,非常适合粒径比较大的树木种子。

4.2 幼苗造林技术

目前,幼苗造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造林技术方法,主要指的是将根系生长完好的幼苗通过相关工具快速移栽至目标区域,由此实现快速造林的目标。被移栽的幼苗已成长一段时间,发育为一个比较健康完整的生命体系,具有了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所以,幼苗被移栽至指定区域后,其成活率比较高,抗逆性亦非常强,表现出广泛的适用性,非常适合在自然环境条件不是很好的山区、山谷等地带,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很适用于幼苗造林技术,值得在实践中尝试和推广。

4.3 插条造林技术

所谓的插条造林即指的是以树木枝条为插穗直接扦插到指定区域,此方法存在明显的时间局限性,一般只在春秋两个时节使用。在春季时节,一定要在树苗尚未发芽时插条造林。在秋季时节,务必要在叶子凋落、林地土壤上冻之前插条造林。在插条造林过程中,多选取直径大约为2cm 的枝条,将其长度剪至13cm 进行扦插,在扦插过程中,需将一小截插条裸露在表面,而后踩实表层土壤。

5 造林工程检查验收方法

5.1 科学规划

林业单位在造林工程开始之前,应认真做好造林规划。首先,安排专业人员深入造林现场,采集水源、土壤样本,了解地质和水文情况,并通过近年天气数据掌握自然天气变化情况。其次,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应明确造林工程的功能与作用,确定水土保持、改善环境等生态功能。再次,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对造林工程的苗木选择、育苗方案等工作进行规划设计,合理搭配树种。最后,明确影响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针对自然因素、科技因素、政策因素等制定相应的防护手段,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引[4]。

5.2 健全管理机制

造林工程涉及气象、耕种、病虫害防治等众多方面的具体工作,需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条不紊的开展。应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优化补强。比如针对“特殊情况除外”类似条款,应明确地质条件等具体信息,做出规范和约束。同时,需要做好造林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并完善工作人员的奖惩机制,确保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认真负责,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提升造林工程质量。

5.3 强化育苗工作

种苗培育质量直接影响造林工程的实施效果。应根据工程规划,合理最佳的树种,建设专业的育苗场,由专业人员结合现场条件科学确定栽植密度、锄草、灌溉等培育工作,落实育苗质量控制目标。在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认真做好树木的栽种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科技助推质量。根据造林场所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栽种密度,确保密度符合林木生长需求;采取科学的整地方式,并在适合的时间栽种;确定合理的栽种方式,科学养护,做好病虫害防护工作。

6 结语

综合来看,现阶段我国的北方林业相对比较缺乏,很多土壤出现了荒漠化的情况,相关部门对其高度重视。利用相关的植树造林技术,逐渐平衡生态,促进环境发展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内容。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土地荒漠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