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琳

(广东四季景山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20)

1 民宿概况

“田缘花舍”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童话小镇,是一家以“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宿。民宿的前身是西塘村里废弃的小学校舍,通过专业团队的精心改造,成为独具西关风情的岭南特色民宿。民宿在保持校舍原貌的条件下进行改建,配备了茶艺室、书吧、主题餐厅等设施。整个改造包括:民宿楼(占地面积约398m2,建筑面积约1592m2)、餐厅(占地面积约186m2)、利用小学废弃的前后操场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前后花园(共3400m2)。该民宿于2018 年被评为“广州市十佳民宿”,于2019 年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于2021 年被评为“广州红棉二星级”民宿[1]。

2 总体改造思路

“田缘花舍”前身为废弃的乡村小学,建筑比较规整,缺乏灵动性,倘若对旧建筑进行拆除重建,将会导致历史文化流失以及人文记忆断层。因此,如何将旧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改造过程中,除了保留原有校园骨架外,还应对自然、人文、美感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建设团队采用岭南中式风格对旧建筑进行改造,该民宿总体改造思路如下。

2.1 因地制宜原则

在对场地建筑进行改造和加建的过程中,建设团队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客房楼体原为教学楼,建筑外轮廓为平整的直线,缺少灵动感。为了缓解视觉效果过于“规整”的问题,建设团队采用外加钢结构的方式将建筑空间外拓1.5~2m,建筑外立面线条由原先的直线变为波折线,此举措即消除了建筑轮廓的“生硬”感,同时也解决了原有建筑纵深不够的问题,使得客楼房间的舒适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2.2 地域性原则

尊重地域文化,是本次民宿改造的重要依据。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因为“网红城市”这一标签而走红,利用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当地观光旅游。因此,独特的地域文化,有利于创造民宿本身的魅力与价值。为了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习俗的好奇心和对当地生活方式的认可,在对民宿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建设团队将镬耳墙、青砖黛瓦、红阶砖、西关趟栊门、花窗等岭南元素融入民宿景观当中,充分地凸显了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装修风格和花园特色,让游客产生精神层面的认同感。

2.3 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的设计可以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同时可以增加观光的趣味性。“花到岭南无月令,撞水撞粉透性灵”,岭南地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常年温暖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各类花木生长,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缘于对自然花木之美的向往,本次民宿改造将地方特色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田缘花舍”以“花文化”为主题,用17 种花卉的名称对每间客房进行命名,并以相关花卉的内涵进行相应的装修设计,令每个房间各有文化特色[2]。

2.4 本底传承原则

本次民宿改造充分考虑了本土特色元素的保留与应用,原废弃学校前后操场共有各种大树20 余株,包含了最具地域特色的龙眼树和荔枝树。民宿在改造花园景观时都给予全部保留,保存了完善的植物景观骨架,更好地展示了本土植物的独特魅力,使得原有的乡土景观元素得以延续。

3 造园特色

3.1 布局规划

本次民宿改造不仅仅是针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还包含了对周边环境的规划改造,旧教学楼改建成为民宿楼,配备了书吧、茶艺室、农耕主题餐厅等设施,优化整合室内外空间布局,建立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在对游客需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设团队从空间布局入手,将民宿整体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分别为观赏区、用餐区、休息区、活动区。整个“田缘花舍”民宿坐北朝南,以游人的进园路线进行观读,民宿可分为前中后三个空间序列,中部以民宿楼为主体,前(南)后(北)分别是民宿前花园和民宿后花园。

3.1.1 观赏区

观赏区位于民宿南侧地块,即民宿前花园。从门楼进入便是民宿前花园,利用原有的小广场空间打造岭南特色游园。通过两侧的风雨长廊与中部的民宿楼及东侧的餐厅进行连接,环绕围合出一个小而精致的园林空间。观赏区内设置有风雨长廊、观景平台、特色景石、水景、岭南特色花窗、造型盆景等岭南特色景观元素,营造多样化的视觉焦点,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3.1.2 用餐区

用餐区位于民宿东侧地块,紧邻特色游园,由20世纪90 年代的旧课室改造而成。餐厅主体沿用原有结构墙体,采用钢结构、玻璃及仿稻草屋顶进行改建。餐厅入口处景墙采用仿古青砖饰面,装饰砖雕,并嵌入荔枝枯木,独出心裁的设计为传统文化元素注入鲜活的生命力。餐厅内部屋顶保留及修复原有木质屋架结构,屋顶底部采用竹席进行装饰。室内装饰采用线藤编织软装饰品、手工陶瓷餐具及花瓶、实木桌椅、花卉绿植等常见乡村元素,将乡土气息与餐桌文化完美地结合,令整个空间充满田园气息[3]。

3.1.3 休息区

休息区位于民宿中间地块,原为废弃的教学楼。民宿楼拥有13 间花主题客房及4 间主题园中园客房,并采用17 种花卉的名称对每间客房进行命名,以相关花卉的内涵进行相应的装修。“田缘花舍”的前身为西塘小学,是当地人重要的历史文脉及人文记忆的载体。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建设团队在原楼体建筑一层外部采用钢结构增设了公共空间,打造为休闲书吧,延续了西塘小学的人文历史文化。简洁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了各类书籍,书吧一角还放有钢琴、插画和纪念品等等,使其更像是一个精致的文艺场所,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阅读体验。游人在感受田园风光、花舍美景之余也能沏上一杯清茶,品读一本好书,暂时忘却工作的重压与生活的烦恼。

3.1.4 活动区

活动区位于民宿北侧地块,设置有阳光草坪、观景平台、四季花景、景观小品、休憩茶室、儿童运动设施等,该区域为游客提供多功能的活动场地,可以满足游客的户外活动需求,传递享受自然的生活理念。活动区整体给人以开阔舒朗的感觉,由于草坪面积较大,容易出现积水现象。为防止内涝情况出现,建设团队将原有地形进行修整,使得草坪表面自然流畅,保证了草地的舒展性。此外,在草坡低处还设置有旱溪作为休闲区的集雨洼地,散置卵石和种植水生植物,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也将其打造成富有野趣的空间。

3.2 重要景观的营造

民宿景观采用岭南园林风格,以传统岭南元素为主,现代生活元素为辅,将建筑、小品、植物配置等实体与现实人文环境、使用功能相结合,打造现代岭南园林新风貌。

3.2.1 主入口

民宿主入口为封闭式设计,门楼主体采用镬耳屋的形式进行建造。镬耳屋是传统岭南建筑的代表,因其山墙形状与镬耳相似而得名。由于镬耳墙的构造比较复杂,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双排砖红色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难度较大,建设团队特意寻找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参与施工。入口大门选用实榻式门扇,正面纵横加置的门钉及铜质衔环,增强了门楼的雄伟气氛。推开民宿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仿古青砖背景墙,墙上设置有岭南传统花窗,八角如意双层套漏花窗,砖雕工艺加铸铁冰裂纹窗棂,透过花窗能够窥探到花园内怡人的景色。

3.2.2 风雨长廊

风雨长廊,是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主要用于园林场所的过道,使民宿主入口与主体建筑相连接,是建筑群间独立有顶的通道,可遮荫避雨。为提高廊架整体耐用性,同时保持廊架轻盈的形体,长廊梁柱架构均采用钢结构进行建设,表面喷涂仿古氟碳漆,并进行了防水处理,确保整个廊架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廊道为沿墙走廊,一侧为仿古青砖墙,另一侧则是优美的庭院景观。在色彩运用方面,风雨长廊以红色为主色调,大红阶砖铺地,红瓦为顶,搭配深棕色的柱梁及挂落,再点缀红色复古灯笼,无处不散发着浓厚的岭南传统文化气息[4]。

3.2.3 茶韵亭

对老物件的充分利用,是本次建筑改造的特色之一。为纪念水塔对西塘人的“滋养”之恩,建设团队将其保留下来,建设成为庭院重要一景“茶韵亭”。通过增设钢结构环形花架,花架底部种植爬藤植物,如金银花、飘香藤等,令废旧水塔重新焕发生机。此外,建设团队还在水塔中部设置观景平台,外围设置了铁艺环形楼梯,沿着环形楼梯拾级而上,便可极目远眺,将整个后花园景观尽收眼底。亭不仅具有观景的作用,还有造景的作用,茶韵亭及观景平台的景观改造增加了园林景观层次同时也提供了庭院不同的观景角度。观景平台下方设置茶艺室,采用通透的阳光玻璃房形式,内置驳骨架、实木茶台等茶艺装置,游客在品茶的同时可以感受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体验。

3.3 植物应用

在园林庭园的建设中,植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园林景观中拥有生命的元素。植物的存在能够柔化硬质景观的线条,使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3.3.1 种植手法

为了与建筑岭南风格保持一致,民宿的前后花园将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结合孤植、丛植和片植的布局手法来进行植物配置。

在对民宿花园进行改造建设时,将场地原有的一株龙眼树进行原址保护利用,并将其打造成特色的独景树。周围将点缀着三五株细叶紫薇,以丛植的形式增添一定的繁茂感和层次感。同时,还运用片植地被花卉,营造出贴近自然的种植效果。这种配置方式将展现出岭南园林中注重植物错落有致、形成丰富景观层次的特点。

3.3.2 植物品种选择

在进行植物品种选择时,建设团队充分考虑了适应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尤其是在民宿的花园营造中,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树种,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长期维护的可行性。同时,建设团队也非常重视保留原有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果树,这些树木体现了花园的历史和地域特点,为整个景观增添了岭南的风情。

作为以“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还特别考虑了各类植物的花期。通过精心组合和安排不同花期的植物,以确保在一年的四季中都能欣赏到花朵的绽放。目前,花园中已经种植了30 余种各类开花灌木,这些植物的花期各不相同,使整个花园一年四季都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观。在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还有意识地种植茉莉、金银花、狗牙花等芳香植物,提升晚上花园的舒适性。

3.4 传统园林意境的营造

3.4.1 匾额、楹联等的点景

在传统园林中匾额、楹联起到点睛作用,在民宿改造中适宜地布置匾额、楹联可以增加园林的意境。在主入口悬挂木质匾额“西塘人家”;在书吧入口悬挂“书香”木质匾额;茶韵亭也悬挂“茶韵”木质匾额,匾额的悬挂既为景点起到点题作用也增加了民宿各处的园林的意境。楹联也根据民宿各处景点布置,花窗洞门亭廊入口均以楹联装饰,突出景点主题,营造园林意境。

3.4.2 园林砖雕艺术

砖雕是传统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通过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典故,山水,花鸟,文字等图案反映人们的精神及审美需要,满足人们的信仰追求等。在整个园区的建造中,团队根据现场实际营造的需求,增加了福寿、蟠桃、松鹤、瓶安、八仙、祥云等砖雕,丰富了园林的精神意境。

3.4.3 象征寓意

象征寓意的造园手法是传统园林意境创造的基础,使游人自身与园林产生共鸣,引得其无限遐想。我们在造园过程中布置了许多景物都有其象征的寓意,如置石,涌泉,跌水。在植物元素中的岁寒三友,石榴、莲花等,营造空间与象征寓意相互结合,表达了丰富的园林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被赞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造园过程就是将诗画进行描摹与提炼的过程,寄情于庭院一石一亭,一花一木[5]。

4 结语

“田缘花舍”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都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最终成为一个无论从室内装修效果、园林景观效果或市场运营效果都十分成功的案例。民宿自2016 年开业至今,共接待游客近3 万人次,大大提升了西塘村的游客流量,促进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在“田缘花舍”的引领下,西塘村本土村民自发投入经营了5 家民宿,初步形成了西塘村民宿集群,并成立了西塘民宿联盟,以乡村民宿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岭南园林艺术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利用岭南艺术融入乡村民宿花园景观营造中,能有效提升民宿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民宿的发展,让岭南园林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