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怡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如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成为反映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是否具有活力和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而城市文化中的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反映城市历史底蕴和城市演变与形成的亮点。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名片与载体之一[1],不仅能够记载城市文化,也能促进城市文化的更新和进步,同时对城市的各类传统文化如传统建筑文化有重要的保护和再生功能[2]。

徽派建筑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积淀出一套独特的工艺和风格,在外观上具有强烈的整体感和美感,在内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高的严谨性和秩序性,同时与自然山水紧密融合,相互映衬。它集中反应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学倾向。研究证明,现代建筑在建筑元素上与徽派建筑有着类似的地方[3],如今也有很多现代建筑从不同的方面学习当地传统建筑的营建手法并继承它们的风格[4]。对安徽皖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及建筑群进行分析,探究其如何体现徽派传统建筑的风韵,对城市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新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皖南地区传统建筑风格

1.1 建筑结构

皖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热同期,黄山山脉连绵全境,使得这一带山清水秀,早年间较少受到外界的干扰。于是,这里的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大多为高墙深院,体现人们以内聚为重的价值观念。房屋两侧的山墙向上超过屋面和屋脊,以水平墙檐收顶,同时墙檐顺着屋顶坡降的方向呈阶梯状逐渐跌落的形式,不仅用于防火,也与山体的外形相近,使建筑富于美感。

1.2 建筑空间

皖南地区民居的空间组织形式以庭院式布置为主,正方位于南向,东西两侧厢房开间较小,由此构成的中央天井东西向长,南北向窄,平面上呈口字形。过去的老百姓以满足实用需求为标准,因此建筑空间的一切布置都是物尽其用的。在这种及其经济的用地状况下,天井能够具备采光、通风、排水这些基本功能就已经趋于完善,但由于其本身过于狭窄,不及合院式民居的天井开阔,将其作为建筑空间的延伸能够升华其自身价值,比如将正房面向天井的门扇打通,增加房和院之间的流动性[5]。

1.3 建筑色彩

皖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上部为小面积青灰色砖瓦,中部和下部为大面积白墙,并以灰色石板铺路,整体上构成黑、白、灰三色的渐变与和谐统一,体现徽州人儒雅的审美情操,与皖南地区清丽的山水风光构成和谐统一的画面。

2 绩溪博物馆

绩溪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西部为黄山支脉。绩溪博物馆位于绩溪县旧城北部,基址先后曾为县衙和县政府大院,现因古城整体保护修整规划,迁移原有功能,将其改建为一座中小型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

2.1 整体空间布局

博物馆东西向分为3排主要建筑,南北向构成三进院落,并仿照传统民居,在有大面积屋顶的地方开设采光的天井。建筑群落内沿着两条主要南北巷道分别设置有2条水圳,汇聚于南侧主庭院内的大水面(图1)。南侧主入口正对的首进院落,也是空间最为开敞的一个院落,其入口遵循了传统的侧边进入,这个内向型的前广场类似徽州民居中的“明堂”,符合徽州民居的典型布局特征,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的“聚拢风水之气”的理念。

围绕南侧主要庭院、大门、水面,有开放的、立体的“观赏流线”(图2),将游客引至东南角的“观景台”,俯瞰建筑的屋面、庭院和秀美的远山,获得最佳的观景视野。

图1 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形式

图2 环绕“明堂”的观赏流线

2.2 空间处理与变化——室外

博物馆南侧立面即入口处,充满现代感的折线体块,采用的是传统徽派建筑的灰白两色搭配,在用色比例上保留了灰少白多的特点,错落的高差将传统的阶梯式高差进行了抽象化的表达,展现了马头墙独有的风韵。折返的屋顶后可通过台阶登上平台,向北眺望整个建筑群。在充满现代感的折板式屋顶后便是展馆区的坡屋顶。展区建筑的坡屋顶由南至北基本连续不断,通过将屋脊进行轻微的扭动(图3),不仅打破了视觉上的单调,同时与后方的山脉外形更加吻合,宛若连绵的山体(图4)。

图3 屋脊向侧方偏移

图4 博物馆坡屋顶与远山的起伏完美融合

前广场北侧正对的展厅山墙也模仿山脉的外形,屋顶的瓦片一直延续至屋面。山墙上有山形门洞,外有桂花树掩映,从南向北望去时,有如在山水画卷中的写意(图5)。从洞中挑出的平台,仿佛现代版的“美人靠”,增加与环境的互动。

南侧主要院落的东侧入口处,用灰黑色砖石做厚重的镶边处理,使空间的界定和过渡的暗示更加明显。透过入口可以看见“明堂”北侧的山形山墙,仿佛画框里的群山,将皖南的山水风光抽象浓缩进咫尺空间中(图 6)。

二进院落西侧的展厅屋顶进行了大角度的倾斜,最低处距地面仅2.3m左右,从倾斜屋顶的正立面观赏,屋顶也成为了院落的一景,如同山体延伸向地面,与院落中的水体连成一片(图7)。

图5 山形山墙面

图6 主院落东侧入口

图7 东西和南北向观赏坡屋顶

2.3 空间处理与变化——室内

严格遵循皖南地区传统民居庭院式的布置手法,展厅南北向连贯的屋顶会开设一些天井,其功能不仅在于区分不同的展览空间,也能够在展现独特的屋顶形状的同时,形成传统民居中“高墙深院”的感觉,幽深高耸的空间使得光线二次折射进入室内,使室内氛围宁静柔和(图8、图9)。同时,为了使建筑整体的徽派建筑风格更加统一,这种独特的折板式墙体和灰黑白的颜色搭配一直延续到了展厅的细部,室内的每个小展区都采用了白色墙体,并用灰色在门框处镶边(图10),展区入口仿照传统民居做成坡屋顶房屋侧立面的形状(图11)。

图8 建筑中天井位置分布

图9 在室内看天井

图10 充满灰白两色搭配的室内空间

图11 展区入口

2.4 空间处理与变化——灰空间

东西两排坡屋顶之间的搭接产生了微妙的空间变化,暗示着空间的过渡与转换,并形成了类似廊的半室外空间,在建筑外形上又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图 12、图 13)

图12 建筑中灰空间分布

图13 灰空间实景图片

2.5 空间处理与变化——廊

半室内的廊和建筑中夹逼的廊,均为南北向布置,宛如黄山脚下古村落中的小巷,以灰色石板铺地,廊边始终有细长柔和的流水,充满画意(图14)。

图14 建筑中徽派廊道设计

2.6 空间处理与变化——外墙

博物馆外立面采用大面积的白色灰泥墙面以及灰砖镶边,简约大气,窗洞尽可能缩小,同样用灰黑色金属做窗框。概括并提炼了徽派传统建筑的柔婉美。徽州人有着在白墙上作画的习惯,对墙面进行做旧的处理,是在向古老的习俗致敬。

3 材质的魅力

绩溪博物馆的地面、屋面、墙面对徽派风格材质的应用,充分体现徽州传统建筑文化于“无形”之中。如绩溪博物馆的屋面由全瓦覆盖,从形态各异的屋顶折现到曲折的屋脊线,均采用瓦当做法。由于屋面是钢屋架结构,屋面衬板选用了压型钢板,表面为现浇混凝土,再铺贴防水卷材,在此之上再铺贴大面积的小青瓦。屋脊与檐口收边处不同于传统徽派瓦屋面的立瓦堆砌,而采用传统的筒瓦作为屋脊扣瓦,简洁明了地突出屋脊线的变化与连续,强调作为一个现代建筑的简约风格。檐口瓦同样设计了新的形式,将传统的虎头滴水瓦改造为简练的弧线形瓦,同时保留了滴水瓦的功能[5]。

瓦馆内地面采用错落的瓦片铺装,与屋顶呼应,水岸线用凹凸不平的几何形态模仿自然水形。主入口处的花窗则直接采用江南古典园林的漏瓦式窗。主展厅外侧山墙面上垂直挂瓦,产生视觉冲击的同时暗示着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延续。建筑外墙面采用具有水纹的白色饰面,通过这种肌理与场地内的水呼应,同时体现建筑生长的自然属性[6](图15)。

图15 建筑地面、墙面特殊材质的魅力

4 结 语

绩溪博物馆从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建筑表面上对皖南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并以简约大气的现代化方法加以展现,尽可能地展示对艺术、文学、历史、空间等多维度的思考和联系,并将过去、当代与未来的变化对应起来。在尺度的处理上,作品将旧城的尺度缩小,以聚落的手法,将徽州古典村落的空间结构加以浓缩;另一方面又将传统的建筑尺度适当放大,融入富于变化但节制的屋顶、庭院等新鲜的建筑语言,不拘泥于旧陈[7]。更为重要的是,作品反映出皖南地区城市的文化姿态,以地域的态度展现了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铺陈和提升了属于中国地方城市的文化历史品质与自信,系统地呼应了旧城保护、更新与活化的问题。

博物馆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决定着它是城市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中心,作为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媒介,通过建筑与景观的相互融合,以及建筑手法上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将传统的美学风格用现代化的手法重新定义与表达,使城市传统建筑文化焕发新生。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伟大的文化财富,是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和生长资源。它作为城市的集体记忆,见证了城市文明的更迭,是城市历史的一种延续。它像一条纽带,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串联起来,使得城市传统文化乃至民族特色得以延续。然而在我国,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以城市中历史人文景观的损毁与消失为代价,近年来,在经济和科技获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也日渐意识到,一个缺少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就如同没有灵魂的生命体,是残缺的。因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共识。由于传统建筑文化是属于城市或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继承和更新传统建筑文化,则是防患于未然,以免城市的这部分历史成为遗迹;或是在保护遗产的本质上进行升华,使其不仅仅以回忆的形式存留在集体记忆当中,而是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给城市带来影响和感动。应当承认,目前博物馆在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影响还是十分有限的,延续和更新城市传统建筑文化,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