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莎莎,徐从广,章慧明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32)

0 前言

全域旅游是指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目前,全域旅游作为推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家大力推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丰富旅游资源和优美自然环境的风景名胜区是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1]。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文化价值很高的综合体,其规划建设是以一定的风景资源为依托,通过开展一定的旅游活动,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行为,最高目标是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因此,在风景名胜区规划阶段切实贯彻全域旅游理念,以全域思维指导具体规划实践,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3]。

安徽省宿松县白崖寨风景名胜区地处宿松县东北角,横跨趾凤乡、凉亭镇、隘口乡、破凉镇四个乡镇,与太湖县接壤,是宿松县北部山区生态板块的核心板块(图1)。作为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与安徽省其他山岳型度假旅游区相比,白崖寨风景名胜区的独特性在于其是由特殊环境和军事文化形成的原生态自然山水和军事古寨堡景观。风景区以白崖寨(古寨)为中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古寨保存较好,城墙顺势而为、绵延数里;古寨四周多为山地、坡地和水域,山体不高、坡度较高,海拔多在100m~400m之间;西北是九井沟,主要为峡谷瀑布;东南为严恭山,主要为奇山异石,部分开发为田园和农业作物用地(图2)。

1 规划背景

①上位规划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游览设施配套不全面,已不满足宏观经济发展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

2000年编制完成的《白崖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0-2010年)》是白崖寨风景名胜区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综合性规划,规划范围北以趾凤乡与太湖县接壤为界,西南至破凉镇部分界限,东南至凉亭镇以北的区域,东以趾凤乡以东的行政区界为界,西到九井沟风景区,总面积为82.25km2。规划性质为以古战场-白崖寨和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为主,兼有一定森林野趣的自然生态景观,可为人们提供1~2日游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划分3个景区(白崖寨景区、九井景区、严恭山景区),一个管理接待中心区和一个服务区。规划自实施以来,由于宏观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且景区建设过于分散,游览设施配套不全面,制约了风景区的发展。

目前,宿松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化:鄂湘赣皖四省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未来将实现武合昌中心城市“2h城际交通圈”和各中心城市至外围城市的“1h通勤交通圈”,区域大交通的提升,将带来旺盛的旅游市场,形成区域旅游资源联动优势,为白崖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此外,2017年,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对现行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进行局部修订以及2018年8月颁布实施的新版《风景名胜区管理通用标准(GB/T34335-2017)》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有必要对上位规划的建设理念和模式、发展空间、部分旅游建设项目及规划设计内容进行全面修编。

②规划修编需结合旅游发展趋势,确定风景区总体发展定位、景区开发建设的合理模式。

规划修编要结合宏观经济发展背景,根据《安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白崖寨风景名胜区发展定位,创造有特色、有吸引力的风景名胜区;在对规划区地形地貌数据分析及风景资源梳理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风景区开发建设的模式和空间布局。

2 全域旅游理念下的规划理念与策略

规划基于全域旅游理念,以保护原生态环境为前提,统筹整合区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进行高标准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军事古堡寨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大旅游品牌。规划确定白崖寨风景名胜区的定位:依托风景区内“军事古寨堡”、“峡谷瀑布”、“奇峰异石”等核心资源特色,结合市场旅游需求,以村镇与景区统筹协调发展为理念,以“寨”、“宅”、“山”、“田”、“村”为载体,以龙头景区带动周边旅游,共同做大白崖寨品牌,打造“山乡古寨为特色引领的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区”。

2.1 景村融合,核心引领

景区是指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又具有一定特色的区域;村镇是乡村集镇,包含传统村落和美丽乡村或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白崖寨风景名胜区有11个村落,其中有3个国家级或省级传统村落以及3个美丽乡村,他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此,与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已融为一体。“景区+村镇”体现在规划上即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和人文内涵。具体而言,规划在突出规划区军事古寨、生态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力求体现区域全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可参与性,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获取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益,形成独有的旅游产品与文化品牌。

①景区和村镇资源大融合,有机整合区域资源

上位规划确定的规划分区是以三大景区为主,使得景区建设过于分散,游览设施配套亦不完善,为了加强景区和村镇的联系,平衡景区未来发展建设与村庄经济发展的关系。规划将九重城村、龙溪村、吴河村、团林村、老岗村等一些传统村落资源纳入规划区范围内。一方面作为特色村寨资源成为风景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依据村庄特色赋予其文化功能,开发主题旅游村,如吴河民俗村、老岗民宿村;另一方面村庄和乡镇也提供风景区游览配套设施服务:建设风景区旅游大环线,将村庄基础设施和景区共享,完善风景区游览设施。

②对风景资源进行评价,核心资源引领区域发展。

在现行规划区范围内进行风景资源评价,纵横向分析风景资源特征和空间分布情况[4]:规划区山上以城墙围合的军事古寨和生态山林为特色,山下以小桥流水、田园人家为主。因此,规划空间布局上注重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与古民居景观、田园景观、湿地景观、林地景观的关系,以白崖寨核心资源引领区域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打造一个“景区+村镇”相互联系的旅游综合目的地。

2.2 功能复合,集聚活力

①以功能完善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的功能体系。

利用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改变单一景点开发模式,转变为旅游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的模式,通过建设白崖寨、趾凤旅游小镇、特色村寨等一系列重点旅游项目,打造山乡古寨为特色引领的文化休闲体验综合旅游目的地。在规划上,以“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交通”为理念,构建全域3大景区,10个子功能区以及2个综合服务区,包含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田园休闲、滨水度假等多种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各个功能片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规划区域的价值,将其打造为宿松县乃至安庆市最具影响力的风景名胜旅游观光区。

②凸显地域特色,集聚风景区活力。

构建地域山水生态网络,将功能组团片区与山水格局有机融合;强调山体和绿地廊道有机渗透,建立山水间生态空间走廊,如业经河滨水画廊;挖掘和传承当地传统文化活动,并为其植入现代文化活动,赋予其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其打造成为最具丰富活动的山水娱乐、度假的圣地。

2.3 全民参与,旅游扶贫

公众参与是当前城市规划工作重要发展趋势,风景区内部和周边村镇的参与是风景名胜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保护的重要环节。增强当地居民旅游意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社会联动共创风景区,使得居民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

白崖寨风景名胜区作为皖西南扶贫落后地区的风景名胜区,以全域旅游的视角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加深旅游业与农业融合,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观光园、采摘园、家庭农场、现代农庄等新兴业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村庄经济的发展,同时改变村庄单一经济结构,从而实现旅游扶贫[5]。

3 规划内容

3.1 总体规划布局

依托白崖寨风景名胜区人文资源与山水环境构成的“寨-宅-山-田-村”资源优势,结合“一寨(白崖寨)、多山(九井沟、严恭山)”的独特景观资源,基于全域思维的规划理念,规划构建了“三核联动,各区串联,环山绕水”的总体空间格局,形成“一寨一环三景区”的总体空间结构。根据全域资源和旅游需求划分各个功能景区,形成全域空间布局。

3.1.1 “一寨”

“一寨”即白崖寨。白崖寨以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为主要景观特色,拥有6个一级景源、8个二级景源,是景源最为密集、景源等级最高、游人活动最为集中的景区。白崖寨作为核心景区,其突出的旅游资源特色将引领区域发展,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和联动发展(图3)。

3.1.2 “一环”

“一环”即串联白崖寨景区、九井沟景区、严恭山景区的景观游览大环线。规划将风景区范围内的乡道006、乡道007和规划凉黄线公路相互连通,沿途串联各个功能片区,形成旅游大环线,同时提升道路景观,完善游览设施配套,打造全域旅游精品游线(图3)。

3.1.3 “三景区”

“三景区”即白崖寨景区、九井沟景区、严恭山景区。各片景区依据现状用地条件和项目设想,以组团的方式分别设置10个功能景区和2个综合服务区。

①白崖寨景区

片区位于规划区东北部,该区域是风景名胜区景源最为密集的景区,占地总面积40.26km2(图4)。本景区以山乡古寨、南国小长城为特色,以古寨观光、户外露营、民俗体验、田园休闲为主题,结合位于白崖寨周边的现状古民居、田园和历史遗迹,规划白崖寨生态古寨观光游览区、吴河民俗文化体验区、团林寻祖祈福区、月丹美丽乡村体验区、九重城田园文化休闲区5个功能片区(表1)。

白崖寨景区分区布局表1

九井沟景区分区布局表2

②九井沟景区

片区位于规划区西北部,本景区以华东瀑布群,秘境九井沟为特色,占地总面积28.58km2。结合九井沟原生态环境、险峻峡谷与独特的瀑布群,以及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图5)。规划九井沟探秘区、老岗民宿村、干河沟滨水文化休闲区、黄大水库保育区4个功能片区(表2)。

③严恭山景区

本景区以奇峰怪石等自然山景为主要景观特色,占地总面积13.41km2(图6)。规划严恭山佛教文化体验区1个功能片区。严恭山佛教文化体验区以奇峰异石、佛教圣地为核心,结合旅游观光、宗教活动等功能,打造佛教文化体验高地。同时提升现有登山步道、索道以及其他的进山道路。

3.2 游览设施规划

设施规划以景村共享,区域覆盖,全程服务的原则,提升旅游要素升级,完善风景区旅游设施配套,以便捷化服务助力风景区全面发展(图7)。规划按照城镇旅游服务设施-景区服务设施-旅游村服务设施-旅游服务部四个层级(表3)。

游览设施 表3

3.3 风景游赏规划

根据风景区景区分区,以不同景区的景源特色为基础,以游人的欣赏情趣为导向,确定各分区的游览系统的规划,确立资源利用的主题,进行风景游赏的组织(图9)。游线组织以精品景区+精品路线的模式,规划4种旅游游线:精品一日游、二日主题游、全景三日游、区域多日游。打造风景区处处是风景,全域皆可游的氛围(表4)。

游线组织 表4

3.4 分期发展规划

基于全域旅游的理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规划考虑到发展与保护的平衡,不实施全面建设,近期主要围绕三大景区的核心景区进行相关文物保护、修缮、提升以及公用设施建设,打造白崖寨核心景区的龙头引擎作用,突出大白崖寨品牌效应。①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完善公用设施建设,改善规划区对外交通,另一方面要拉开道路骨架,拓展规划区的空间,形成便利的道路网。②游览设施建设。近期建设重点建设白崖寨旅游休闲度假设施,同时完善观光游览区的游览设施(图8)。

远期继续加强对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保护,全面拓展风景名胜区全域空间、游赏项目等功能,开发景区周边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乡村旅游游憩环,打造乡村精品旅游游线。启动白崖寨高星级酒店的建设,水库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使高质量的环境、景观,优质的接待服务设施全面形成。

4 小结

白崖寨风景名胜区具有独特的军事古堡寨、田园和原生态景观,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具备区域全面发展良好的建设基础。基于全域旅游的理念,规划关注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旅游+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着重开展了游览设施规划、风景游赏规划、分期发展规划,确保了景区与村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