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燕 (合肥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01)

1 标准编制背景

白蚁是破坏性极大的世界性昆虫,韩非在《韩非子·喻老》中曾有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建筑,是指建国之前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也就是用木梁、木柱构成房屋的框架,屋檐与房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并不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再加上古建筑往往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依山傍水而建,或融山水于园林之中,生态环境优越,以及建筑物疏密相间成群等这些不同于现代建筑的特点均为白蚁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白蚁取食活动十分隐秘,除了分飞繁殖的季节,它们基本不会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所以往往发现危害时已经给古建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009年3月16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下发建房函〔2009〕203号文件,组织开展对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状况调查,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8处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已经遭受白蚁危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1处。古建筑白蚁防治已是刻不容缓。

古建筑白蚁防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需要动态监控的技术工作,它与建筑学、昆虫学、药物学、土壤学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我国没有颁布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大多数古建筑管理部门对白蚁防治无目标管理要求、无技术规范、无考核验收标准。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古建筑白蚁防治工作,加强古建筑白蚁防治管理,促进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进步,有必要制定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标准,使古建筑白蚁防治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发展。

2 编制过程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编写工作是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管理处、安徽省白蚁防治协会、合肥市白蚁防治研究所作为主编单位,联合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安庆市和铜陵市白蚁防治所共同开展的。为保证规程既符合科学防蚁的要求又要保证具备可操作性,规程实施后能对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的实施和验收具有指导作用,编制组一方面通过前往国家文物局调研和查阅资料来研究规程涉及到古建筑本体、艺术风格、建筑技术、施工材料等方面相关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开展的古建筑白蚁防治项目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定规程中涉及到的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设计、施工和验收方法及参数。

《规程》编写经历了编写草案和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古建筑保护和白蚁防治行业专家意见、完善形成送审稿的过程,并最终形成报批稿通过审定发布。审定组由全国白蚁防治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安徽省考古所古代建筑研究室、合肥市建筑安全质量监督站等单位的9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经过逐条审议后认为:规程章节划分合理、内容详实,倡导运用区域控制的理念进行古建筑的白蚁防治、规范了远程实时监测控制系统的运用细则、提出了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古建筑白蚁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制定规程的原则和依据

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应遵循“结构无损、动态监测、及时治理”的原则,运用白蚁综合治理的理念,进行区域控制。和其他房屋相比,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工程具有特殊性。对古建筑的保护不光要保护建筑本体,还要对其艺术风格、建筑技术、施工材料、建筑环境等进行保护,实施以白蚁综合治理理念为主的区域白蚁控制策略,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效地控制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

规程编制过程中参考引用了《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768)》、《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 (JGJ/T 245)》、《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等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4 标准主要内容

《规程》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古建筑的白蚁防治。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监测控制系统和药剂;方案设计;施工;工程验收;档案管理。总则明确了该规程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遵循的原则等,并特别指出“在实施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前,应对其白蚁危害等级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作为制定防治方案的重要依据。”术语部分给出了规程中涉及的16个术语的定义,并首次给出了“远程实施监测系统”的定义。监测控制系统和药剂部分对监控系统和药剂的性能、贮存及运输要求进行了规定。方案设计部分对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的方案设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要根据白蚁危害等级评定结果进行设计,并根据不同的危害等级规定了不同的且详细的防治措施和要求。施工部分对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施工环节涉及的工作进行了规定,包括监测控制装置、远程实施监测系统的安装及检查维护和药剂处理的方法。工程验收部分从安装质量、白蚁防治效果、档案资料3方面进行规定,对工程验收方法做出指导。档案管理部分对工程纸质档案的保存和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出了要求。

5 规程创新点

5.1 规范了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的一般规定参照《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51253-2017)。《规程》中将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表示古建筑有轻微危害或存在白蚁危害潜在风险,Ⅱ级表示白蚁中度危害,Ⅲ级表示严重危害,这也是符合日常白蚁防治中的统计要求。《规程》指出古建筑白蚁危害现场调查应按检查单元全部调查,检查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当自然间面积不大于15m2时,应以1间自然间为1个检查单元;当自然间面积大于15m2时,每15m2应为1个检查单元,不足15m2的应记作1个检查单元。白蚁生活的群体性和群体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决定了以单幢的古建筑为最小评定单元的合理性,尤其是在评价白蚁是否对古建筑产生结构性破坏时。白蚁危害的隐蔽性决定了对白蚁危害的检查应系统、全面,参照相关标准,以15m2标准房间为白蚁危害检查单元,既能达到全面检查的要求,又便于检查结果的统计。如自然间面积大于15m2时,宜按检查时的顺序,将自然间按15m2为单位,分割成若干检查单元,最后不足15m2的空间也作为一个检查单元。因白蚁的危害性特征,房间的面积宜按建筑面积计算。

白蚁对古建筑的破坏始终是零容忍,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的评定总体上是以白蚁对古建筑本体是否造成破坏以及内部庭院和外围环境中白蚁对古建筑危害的风险为主要依据。《规程》中A.0.6条对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标准的设定参照了相关研究数据:浙江大学城市昆虫学研究中心(2010)曾对33个野外黑胸散白蚁巢群进行测定,黑胸散白蚁巢群的平均取食活动范围为1.2m;该中心对14个台湾乳白蚁巢群进行测定,台湾乳白蚁巢群的平均取食活动范围为18.45m。广东省昆虫研究所(2001)对5个黑翅土白蚁巢群进行测定。巢群的平均取食距离为12m。所以,距建筑物2m内的散白蚁,距建筑物20m内的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对建筑物的潜在风险最大。

5.2 明确了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的设计需以危害评定结果为依据

《规程》指出:“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应根据白蚁危害等级评定结果进行设计。”并根据危害等级评定结果,给出了不同的防治方案设计规定:当古建筑本体、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未发现白蚁危害时,应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降低古建筑本体遭受白蚁危害风险;当白蚁危害等级为Ⅰ级时,可安装地上型装置或采取其他诱杀法,待白蚁群体得以控制后,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当白蚁危害等级为Ⅱ级时,可直接药剂处理,也可安装地上型装置或采取其他诱杀法,待白蚁群体得以控制后,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当白蚁危害等级为Ⅲ级时,宜实施白蚁综合治理,待白蚁群体得以控制后,对受损的古建筑承重构件和配件进行修缮。结合修缮工作,使用浸渍法或涂刷法对新装的木构件和木配件进行处理。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发现白蚁危害时,应优先选用粉剂、饵剂等药剂处理,不用或少用水剂、油剂;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白蚁危害等级达到Ⅱ级的古建筑宜选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白蚁活动。对白蚁危害等级为Ⅲ级的防治方案,还应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5.3 首次定义了“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并规范了该系统的运用细则

传统的监测技术主要利用木料对白蚁的诱集和灭杀而达到监测的目的,系统较简单,仅由监测装置组成,主要靠人工检查。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则是在早期普通型监测装置的基础上安装了信号传输系统或芯片,运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由于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应用在白蚁监测中的时间不长,业内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运用细则。《规程》首次对这一新技术进行了定义,即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是在白蚁防治区域内,利用传感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通过终端机对远端白蚁监测装置中白蚁侵入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

《规程》中从远程实时的概念入手,把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选用、贮存和运输要求及标准,到监测控制项目设计、施工、质检验收要求和检查维护的步骤等方面,对其应用全过程均作了详细说明和要求。作为使用电子技术的产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电子产品标准。其监测装置除了应具备普通监测装置能诱集白蚁,又有一定机械强度不易变形有较好耐腐性的要求外,还应能持久稳定地发送信号并当白蚁入侵时要能及时准备报警。其数据处理系统应具备数据维护、数据通讯、数据查询和系统管理等功能。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安装除应符合普通监测系统的安装要求外,其白蚁监测装置(含信号源)安装时,现场操作人员应实时定位,并在数据处理系统的手持终端及时标注、登记编号;信号接收传输系统安装时,应避免与市电靠近安装,不得安装在电磁环境复杂、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当安装在建筑物顶层,应增加防雷措施;数据处理系统安装时,应配合白蚁监测装置和信号接收传输系统的安装进行调试。需要接通电源时,还应符合用电安全要求。在它的日常维护中,还应注重检查的时效性,每24h查看软件平台是否有白蚁侵入报警,在提示有白蚁侵入后的48h内对装置开仓检查及处理。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安装验收还应注意检查信号数据是否可以正常传输。

《规程》对于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定义与对其运用细则的规定,填补了业内空白,给技术人员的使用提供了参照与指导,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

5.4 提出了以综合治理理念为指导对古建筑白蚁危害进行区域控制

《规程》倡导在古建筑白蚁防治中运用区域控制手段进行综合治理。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不能采用大面积喷洒化学药物的方法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应进一步细化,采取白蚁监测控制技术为主,药物处理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白蚁综合治理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强调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情况下,采取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监测控制技术等方法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强调根据实际情况协调配合使用多种白蚁防治技术,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及克服单一技术防治白蚁的不足。

古建筑白蚁的区域控制是指以降低危害风险为目的,以古建筑管理部门为主体,在古建筑的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对影响白蚁孳生、传递、危害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管理,动态监测白蚁危害情况,并对发生白蚁危害的古建筑周围蚁源地的白蚁危害及时治理。

目前安徽省各地的白蚁综合治理技术应用于核心景区和各类古建筑的案例也证明了区域白蚁治理的效果,充分显示出在区域白蚁危害的控制中合理运用各种策略的实用价值。

5.5 强化了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防治效果验收环节

古建筑白蚁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白蚁防治效果应实行白蚁防治工程分阶段的验收评价,前阶段主要是对施工质量的验收,后阶段主要是对防治效果的验收。而现有各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对采取监测控制技术进行防治的工程的验收,大多数都只提到了对监控装置的安装质量及档案资料是否完备的验收。本规程规定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验收应包括安装质量、白蚁防治效果、档案资料3方面内容。在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强化了对防治效果的验收。

《规程》要求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防治效果验收标准应符合:古建筑本体原有白蚁危害点未见白蚁活体且未出现新的白蚁活动迹象,古建筑外围环境的白蚁危害不超过等级评定Ⅰ级的标准要求。对于防治效果验收方法的规定(《规程》第6.3.2条)中提及的全面调查是指对古建筑庭院及外围环境中的每株树木检查是否有白蚁危害;抽样调查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进行调查,并以此对全部调查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时,以总调查面积的10%为宜,这既有利于调查统计,又能反映总样本情况。古建筑庭院及外围环境中的行道树一般采用等距取样法,林木白蚁危害调查,通常采用对象性取样法,大面积草坪灌木则采用网格法取样抽查。

5.6 提倡古建筑白蚁防治范围对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时掌握工程动态及白蚁监测情况

《规程》第7.0.3条规定:古建筑白蚁防治单位应建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合同签订、蚁情调查、方案制定、施工及质量监督等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工程进度跟踪和便捷的数据查询统计;实行系统信息管理,及时进行信息系统更新和维护。因白蚁防治工程是动态变化的,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实时掌握白蚁危害情况,及时进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也有利于白蚁防治单位实现现代化互联网+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大管控力度,促进白蚁防治工作发展。

6 结语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B34/T 3326-2019)是对安徽省古建筑白蚁防治实际工作的总结和完善,彰显了安徽省古建筑白蚁防治工作的特点,并与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接轨,标志着古建筑白蚁防治工作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推进。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标准、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运用细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防治效果的验收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填补了业内空白,有利于推动白蚁监测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白蚁防治技术的转型升级。《规程》的实施有利于白蚁防治单位和古建筑保护单位保持良性互动,对安徽省古建筑白蚁防治工作,减轻古建筑白蚁防治危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