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宁,闫杰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1)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政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来,形成了“课程思政”科学集中的概括与阐述。本文以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建筑设计课程为例,针对建筑设计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课程思辨的教学尝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力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课程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1 教学环节设计

在建筑设计教学设计上,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理论解析、课堂讲评以及课程总结等各个环节的设计,从项目分组、案例汇报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部分,相互配合协调,同时在组内讨论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思辨,不仅与同组学生之间讨论,还强调与老师交流。建筑设计课程是重视实践的课程,通过教与学、思与辨、学与思等过程的训练,重点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落实到行动与实践上来,进而验证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再进行教学总结,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2 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课程以“学、问、思、辩、行”为基础教学理念。以OBE理念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我们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进行设问,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化设计,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设计课堂,以教师讲授建筑设计模块基础设计原理知识为引导切入,以学生问教师、问同学等方式提出问题和疑惑,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探究,积极思考。在方案评析汇报中,以学生作为课程主导,通过汇报、提问、辨析等方式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以建筑方案实体作为建筑设计环节的践行。最终以学生的建筑设计作品来检验课程效果,总结分析、完善教学环节。

3 建筑设计类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3.1 顺应学科发展需求,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做到全课程育人

该课程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以“学、问、思、辩、行”五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强调以学为用,学以致用为教学根本。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以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模式及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才能在知识更迭较快的时代学会更新知识,做到全过程育人、全课程育人。

3.2 设计课程教学节点设计完整,强调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设计教学关键点和时序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为纲,在建筑设计课程系列中,明确该阶段教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建立系统和连贯的培养教学时序。建筑设计课程重点关注建筑与人文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流线与空间组织、建筑结构与形态等问题,强调设计课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结合工程实践选择设计题目,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艺,应用性地应对实际问题,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3.3 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鼓励创新实践,教学思路开放性强

为了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筑设计课程能够充分整合校内与校外资源,“请进来”企业建筑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学习。最终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使学生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强调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公共建筑设计的本质规律。建筑设计课程中选择真实城市环境作为课程设计的基地,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体验,设计教学注重对专业实际问题的探究,倡导实践创新。

3.4 以OBE理念设计教学模式,以成果为导向,形成闭环教学效果验证模式

传统课堂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老师是知识的“容器”与“搬运工”,教学过程成了“复制”知识的过程。而成果导向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实现了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的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的转变。

4 总结与反思

本次教学改革尝试借鉴传统哲学思辨教学的理念,试图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尝试探索学以致用为目的教学组织。从教学过程观察、后续学生访谈及教师反馈来看,本教学基本达成思辨教学设计的目标。参加过该教学实践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能力相比往届有所提高。部分学生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思辨精神更为强烈,对建筑案例分析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反思本次教学改革,还存在如下问题。

①基于以“学”“问”层面的教学设计中,不同年级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需要更为详细、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基于不同的年级和知识积累基础。

②在“思”“辨”环节的设计中,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引导为主,学生充当教学主导,在高年级阶段效果尤为明显。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积累不足,在该环节的表现上仍显不足。

③“行”这一实践环节上,各个年级学生的执行能力仍需加强,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缺少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

上述问题还需在后续教学探索中继续探讨,加强课程内部建设,强调思辨教学在不同年级课程设计中的执行力度与侧重。还要探索与其他课程的关联,使设计主干课程能够训练到相关的知识点,使教学更有深度、年级课程体系更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