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书佳,赵先超,杨英,刘忆 (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视野发展新局面”[1]。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素材,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提高育人效果,是每位一线教师亟需思考的问题。目前针对“中国城市建设史”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多基于OBE理念[2~3],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4~5],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大力提倡,也开始出现基于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路径研究[6],但缺乏实际教学案例。本文根据多年来的课程实践,通过分析教学现状及学情,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基于BOPPPS教学模式,针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艺术”课程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在各知识点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培育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1 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剖析

“中国城市建设史”是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与后续课程衔接的关键节点。然而梳理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知识性或自身性原因而存在以下问题。

1.1 知识架构搭建难

①理论知识的深度、广度不够。城市这一物质形态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课程所讲知识涉及与城市建设过程相关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艺术、设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内容广博,体系庞杂,而学生却对此积累不够。

②理解其然,不理解其所以然。学生对于“是什么”基本可以理解,如中国古代城市道路遵循以“轨”作为道路宽度及等级的标准,但涉及“为什么”的深层含义时常把握不清,如对“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礼教尊卑等存在何种关系难以理解。

1.2 能力水平提升难

①缺乏结构性归纳整合能力。先修课程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与设计基础,但本课程需要用总结概括的方式,归纳中国历代城市规划的总体特征、规律,将城市类型、分布、道路、商业、居住、布局艺术及规划思想等前后知识整合起来,而部分学生较难快速形成连贯的结构性思维。

②缺乏历史具象化思辨能力。课程学习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辩证理解较为形象、具体的城市布局、分区、道路交通、河流水系等的相互关系,但由于对历史城市的阐述多为文字资料,而学生具象化思维体系尚未建立,因此接受较慢,思辨能力提升存在难度。

1.3 价值品格塑造难

①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参与意识不强。由于受到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千城一面”现象及高校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参与态度不强甚至漠不关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亲切感与认同感,人文关怀欠缺。

②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不足。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偏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缺乏对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的融入研究,加之部分学生受西方强势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冲击,出现实用主义与个人主义倾向,盲目崇拜外国文化,削减了民族自豪感。

2 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2.1 BOPPPS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ofBritishColom⁃bia,UBC)ISW中心所提出,强调两个核心,即:学生应全方位参与式学习;要及时获得学生信息并反馈,以调整后续教学活动。基于此,BOPPPS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6个阶段: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 与式 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课堂小结(Summary),以形成学生全程参与和及时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7]。

2.2 课堂教学方法

2.2.1 情境设计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

①情境设计法。在教学中通过引入优秀文学作品、画卷、小物件、视频等设计还原历史情境,让学生“穿越”到某个历史朝代,置身特定社会环境,体会差异历史背景下不同观念对城市规划布局形成的影响。在情境设计中蕴含价值取向引导。例如,唐代万国来朝,向世界敞开怀抱,那时强盛的中国是开放的,是友好往来的,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诞生了唐长安这座恢弘威严、繁华富庶的城市。今天的中国,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倡议多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并以此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不仅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承的天下大同理念,更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

②价值引导讲授法。归纳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特点,辨明传统精髓,引导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例如,讲解贯穿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天人合一”思想时,强调其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这一核心,与今日倡导之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尊重人、尊重自然作为日后从业的基本准则,树立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并行的价值取向。

第四,积极落实水利投资年度计划。主动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职能转变等形势和要求,在发挥公共财政投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争取拓宽水利资金筹集渠道。落实好中央已经明确的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努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稳定在较高规模,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鼓励和引导地方积极利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用于水利建设。进一步优化水利投资结构,继续向民生水利建设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改进水利投资管理方式,强化水利建设投资全方位监督检查。

2.2.2 知识传授与智慧启迪深度融入

①历史分析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8]教导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分析历史与现状的关系,厘清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考。例如:总结归纳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规划背后的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等,明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文化思想根源,总结经验教训,培养科学的历史观。

②辩证统一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的思想与实践,运用批判与继承、批判与借鉴相统一的方法,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剖析。运用辩证的哲学思维,既分析导致城市建设特征的内在因素,又要看到其外部环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确看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并结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予以评价。

2.2.3 多媒体与信息化手段有效融通

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与信息化手段,借助超星学习通APP搭建课程数据库,其中包含:多媒体课件、媒体素材、作业库、习题库、试卷、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及网络相关课程等,用以支撑教学过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树状图等引导学生形成结构性思维,把握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运用课堂活动的各类功能,使教学形式更加多元、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作业中,将传统抄绘与SU建模相结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艺术”为例

3.1 导入

回顾已学知识,播放央视新闻视频《北京:百年薪火首善之都》,学生直观感受中国古都规划布局艺术。结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政热点,通过超星学习通APP发布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言,通过“生讲生评”形式,鼓励其他同学予以点评补充。抛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有何共性特征,其艺术成就有何具体表现,来引出本节课主题。

图1 基于BOPPPS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流程设计

3.2 学习目标

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教学主导,线上线下同时推进学习目标:①了解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布局特征;②认识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序列特征及组合方式;③领悟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布局演变的思想根源。

3.3 前测

一方面,学生按本节课内容及重难点提前自主预习;另一方面,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及先备知识,以便灵活调整后续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进度,让课程内容更加聚焦。

3.4 参与式学习

3.4.1 探究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特点

首先,以历代城市规划平面图为例,展示城市的中轴线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城市中轴线的总体特点、成因、设计者等。其次,学生分组讨论,依次解读:一组成员解读结束后,询问另一组对讲述内容是否存在疑问或是否有补充说明。最后,指出各组优缺点,并进行完善补充和总结点评,重点引入唐长安规划者宇文恺、元大都规划者刘秉忠的故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学生代入这些规划者的角色,抄绘解析城市布局平面图,强化大国工匠精神,深化学生未来的职业理想。

随后,引出“北京vs巴黎之中外城市中轴线对比”案例,鼓励学生思考、表达中外城市中轴线异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轴线承载的城市历史文脉,理解中轴线是一国传统人文思想、造物观、设计技法与工艺的集中体现。引导学生认识造就这气魄雄伟、壮美秩序之“大国工匠”及“匠人精神”。同时,通过介绍西方城市规划专家对北京的高度评价,并推其为世界城市设计史上一大杰作,而借此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爱国情怀。

3.4.2 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空间组合艺术

首先,播放小段北京古城天际线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其特征。其次,延伸至建筑色彩,在课堂上展示《清明上河图》卷轴仿作、诵读《东京梦华录》《梦梁录》节选,学生结合古代画卷、古代文献或亲身经历,以小组讨论形式,对比中国古代南、北方城市空间差异。再次,深入建筑细部,以屋顶形制为例,讲述其所代表的建筑等级。最后,回归城市大环境,以古人城市景观及园林营造艺术特征引出我国古代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本知识点学习,学生认识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营造哲学与生态观,感受了浑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强化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城市发展应与生态建设并行的科学发展观,进而达到教学内容上的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价值塑造上历史观与可持续生态观相融入的效果。

3.4.3 领悟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

首先,从中国早期耕作制度、封建等级规制、儒家哲学思想、中国传统自然哲学观、阴阳、风水八卦观及数字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讲授,引导学生探寻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其次,将《周礼·考工记》中有关城市布局的记载作为线索,结合儒家哲学提倡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解读影响城市及建筑群空间布局的因素。再次,采取小组辩论的形式,提问如何正确看待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封建宗教迷信思想,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分析城市规划艺术在演化过程中的合理与不足之处。最后,小组之间相互提问,进行反思。此环节有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和专业情感的启发与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让学生更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学会辩证批判与合作学习。

图2 参与式学习知识框架与思政要点设计

3.5 后测

使用雨课堂推送10题至学生端,由于前面环节的设计,学生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艺术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为了对知识点进行记忆性的考察,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学生限时作答,检验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图3 基于雨课堂的学习效果评价

3.6 小结

首先,引导学生自由进行述课总结,分享本节课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其次,对课堂中小组讨论、汇报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与学生平行互动,通过民主投票的形式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以提高学生课堂平时分的形式予以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次,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观看相关纪录片,巩固并延展所学知识。最后,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凝练出我国古城营造的“真、善、美”及其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天地和谐、相融共生”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记自己将来作为一名专业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4 加快推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4.1 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师生共创问题导向的参与式课堂

采用讲授、提问、探究、情境模拟、研讨辩论、案例点评等方法,以问题导向为主线,通过纵向串连、横向对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不断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播放新闻、纪录片等教学视频,活跃课堂氛围,避免讲授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单调性和乏味性。

4.2 搭建多元教学平台,师生共建网络技术支撑的信息化课堂

课堂教学中不仅引经据典,引用古文、古画、视频等教学资源,还在课外为学生搭建各种学习互动平台,如:网络课程型学习平台;文化教育类、综艺类、科普类电视节目学习平台;讨论型、研究型、调研型、实践型学习互动平台;学习效果检测、评价型互动平台等。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学习资源进行云端归类整理,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

4.3 聚焦思政元素“溶盐”,师生共享协同育人的情怀型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讲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而《中国城市建设史》的“溶盐”就要通过发挥教师的纽带,在上课过程中紧紧抓住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城市的产生、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行系统、生动、形象的描述与呈现,促使历史上优秀的城市规划艺术与思想所渗透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凸显。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树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未来做一个具有民族精神、工匠精神的规划师的同时,真正把《中国城市建设史》建设成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