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萱,林文亮,陈文霞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1 引言

我国在快节奏的城镇化进程中建立起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的城市空间,在现代化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缺少了与外界自然空间互动的机会,加之科技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繁杂的信息包裹儿童的生活,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城市与社区中提供给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的空间狭隘,导致儿童成长环境愈发的去自然化,儿童生理与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的缺失成了必然。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作者理查德·洛夫首次提到了“自然缺失症”一词,其所描绘的正是由于儿童与自然间联系逐渐减弱甚至断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1]。部分欧美国家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广泛联系,大规模建设了社区农园,其被认为是加强社会关系、促进健康生活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2]。为此,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我国社区农园的建设进行探讨。

2 自然缺失症儿童表征及需求

目前儿童自然缺失症并没有被录入任何医学编码方案,严格意义上说,还并非是一种病症,只是为了唤起社会对儿童健康的关注,故称其为自然缺失症。而经相关研究证实,儿童长期处在自然缺失的环境氛围中,缺乏对敬畏自然心态的培养,将会对儿童生理及心理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且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空间营造中应极为重视空间主体,尤其是对那些还处在认知阶段的儿童的培养。

2.1 自然缺失症儿童表征

原始的自然环境没有人工景观的精巧设计与边界,但具有丰富的空间形态。从前的儿童可以在旷野中自由活动,场地是宽阔的,地形是多变的,自然元素花草植被类型丰富,这都可以刺激与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与好奇心。而当下提供给儿童的互动场地是拟象化的、去自然化的。儿童活动的场地是快节奏的游乐场与人为再造的互动园区,空间中充斥着脱离了原真状态的、变形的自然景观,儿童接触到的是高度人工化的拟真自然,这些设计往往过度在意形式化,忽视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必要的阶段性认知。

《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表明,目前全中国16.33%的城市儿童存在自然缺失症情况。反观我国当代社会现状,对于当代学龄期的儿童来说,能够接受教育的范围无非是教室、家庭、社区等人为建构的场所,自然性元素缺失是这些场所具有的共性。近些年学校普遍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孩子们生活在社区中,学习在网络中,对于儿童自然认知与人文理念的教育都以教师展示为主,孩子们只能被动、茫然地接收知识,近乎失去了对大自然与未知世界的真实体验。儿童本身具备自发创造性,而在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与自然的连接被割裂,自发性互动逐渐丢失,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与感官体验逐渐弱化,尤其对于还处在成长期的儿童来说,更是受到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束缚,从而造成儿童自然缺失症的产生。理查德·洛夫指出,自然缺失症将会引发儿童注意力分散、感官退化、肥胖症,甚至是社交障碍等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疾病。他将这些症状概括为“感官受限”“文化自闭”以及“孤立感和封闭感”[3]。

2.2 自然缺失症儿童基本需求

注意恢复理论认为在大自然中无意注意能对有意注意疲劳起到恢复作用,压力恢复理论认为通过与自然接触能够起到减缓压力的作用[4]。结合对儿童自然缺失症表征分析得出,对于自然缺失症儿童来说,让其生活的环境中拥有自然,让儿童去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触发感观,学习知识,减缓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若低级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影响人的生命健康状况,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将会向上层需求过渡。将马斯洛需求论带入儿童对自然的体验,可以得出自然空间需要满足儿童“认知——行为——情感满足”的整个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在社区空间建设当中,通过对自然空间的塑造来满足儿童的整个认知行为过程,满足儿童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促进儿童认知行为的产生,以达到情感愉悦与满足。

将认知、行为、情感需求细分得出,在社区空间塑造中,应满足自然缺失症儿童以下需求:首先,儿童需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接触感受自然,利用视觉、嗅觉、听觉,甚至是味觉的刺激来认知自然;其次是在认知自然的过程中,增加儿童与他人的接触,通过交流等互动行为来增加儿童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体验过程中发现自我,达到尊重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最后,通过儿童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与情感的体验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缓解长时间居住在封闭城市空间下的内心焦虑,改善心理状态,在实践当中帮助儿童锻造强健体魄。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建设社区农园则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3 社区农园现状与设计原则

当前,对于“社区农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对“社区农园”一词应用较广的是美国社区园艺协会(ACGA),其对于“社区农园”的概念为由一群人共同进行种植的任何一片土地。这片土地可以位于任何一个地方,是城市、或是郊区、或是乡村,这片土地可以当作菜园,也可以当作花圃。这块土地不要求具备绝对连贯性,只要具备使用功能,它可以是分散着的任何一处地块[5]。社区农园近些年在我国多个城市都有迹可循,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城市已有专业设计团队负责社区的共享农园设计,为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设计参考。而社区农园作为社区中的一部分,它或是承担一个社区的居民活动,或是集中周边多个社区共同参与治理,在居民参与的过程中,刺激自发性互动,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对于儿童来说,社区农园的建设,利于儿童感受真实的自然环境,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激发感官体验,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也利于家庭友好氛围的建立。所以“社区农园”的建设,不仅代表着社区空间的更新,更象征着自然世界在城市当中的回归,对于自然缺失症的儿童来说具备一定的实践价值。

3.1 社区农园实例研究

受到当今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空间的可持续性以及食品安全性,不少社区通过建设多功能社区农园来呼吁健康饮食和有意识地锻炼人们的基本生存能力,以应对未来不可知的挑战。“爱思创新”“四叶草堂”等机构长期致力于我国社区农园的建设,由于其可以使用较少的成本投入换得社区闲置空间的景观转化,所以易被社区居民所接受。

以上海创智农园为例,创智农园是一个由垃圾场改造而来的24 小时可进入式花园,是上海第一个枢纽型社区花园,也是公民接受公共教育的场所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载体。设计团队的建设初衷是希望通过以社区农园为纽带来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构建社区良好生态环境,打造多元化且自由的空间形态[6]。同时,创智农园等一系列社区农园的诞生,为社区提供了更为充足的休闲空间、教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社交新形式。其次,社区农园的建设维护了社区空间的自然属性,建构了绿色可持续的社区公共空间,这样的生态理念被贯穿在社区居民的互动中,有利于居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儿童来说,可以在社区农园里了解农作物属性,通过实践活动亲手栽培植被,在体验农耕、美化社区环境的同时,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增进与他人的沟通,建立与自然的联系,这为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改善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3.2 社区农园建设原则

植被有其自然的生长规律,社区农园在前期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原则,依据植被的生长习性来合理安排种植,最好选用乡土植物来确保空间植被的成活率,合理整合土壤、植物、动物、昆虫、微气候、能源、水等元素,保障社区农园生物的多样性。

在社区农田后期的保护与管理当中,应注重植被本身形态的保护,切忌同质化、拟象化的植被形态产生,尽可能地保留植被本身的自由形式,保证儿童对于大自然正常形态的认知。对于儿童自然缺失症的补救,不仅要将自然景观回归社区生活,还要让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互动当中欣赏植物本身的自然美。在设施选择上,可以选择符合儿童认知心理且利于提升空间活力的多功能景观配置,依据儿童年龄设置不同活动设施,如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沙坑游乐设施、温室观察空间等。通过社区农园空间的合理划分,激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同时依据规范做好植被的后期保护措施。社区农园的意义不仅在于建设摒弃传统形式、尊重自然特色的农园,更是打造展现社区居民生活态度的活力空间,也是城市中儿童自然属性回归、认知能力提升的关键。

4 社区农园建设策略

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提出了“归于自然”的教育思想,并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段进行教育。医学界以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为依据,将儿童划分为3 个时期,分别是被动接受周围环境信息的幼儿期(0~4 岁)、自主认知与区别事物的觉醒期(4~9 岁)、具备社会人特征的成熟期(9~14 岁)[7]。社区农园建设原则也如此,主要服务对象为处在觉醒期、成熟期的儿童以及成年人,处于这些年龄段的人可以在社区农园中产生自发性活动与自我认知。所以基于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社区农园建设策略,也要依据不同阶段儿童认知需求,以感知自然、协同合作和改善健康为目标划区域分段实施。

4.1 感知自然

处于自主认知与区别事物觉醒期的儿童,社区农园的目标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形态认知。摆脱当下城市植被设计的同质化,不再大批量使用卡通造型等人工修剪痕迹过重的景观植被造型,让儿童更多地体会大自然的原真性。通过对儿童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感官刺激,激发儿童对于大自然的正确认知。在社区农园中,景观配置多样化,尽可能保证各季节植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全年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从视觉上对儿童产生感官吸引,激发儿童的社区农园探索兴趣。在听觉上,设置语音讲解牌,辅助儿童对于植被的认知,在园区内安排小动物养殖,聆听鸟叫与虫鸣,感受原真状态下的动物生活,培养儿童的爱心与责任心。在触觉方面,社区农园中的木头、石砖、土壤、水流都可以让儿童亲自触摸体验,相较于课堂或家庭中的照片导入、语言导入式教学,切身体会到的知识更容易被儿童所接收与理解,通过最自然的方式让儿童学习自然并了解自然。

4.2 协同合作

社区相比于外界环境有着更高的安全性,本身具备社区农园活动组织开展条件。社区农园为邻里交往构建了新的社交平台,在社区农园当中,每一个主体都可以对大自然展开观察与探索,具有社会人特征的成熟期儿童喜欢自己动手参与社会实践,在农园中照顾植被生长,结交伙伴,探索未知。社区农园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与志愿者实践活动,将社区转变为除学校以外的第二课堂,辅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利用自然教育课堂,通过经验交流、协同种植、除草灌溉等手段增加社会交往,培养成熟期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与协作能力,产生社会认同感,对儿童人格塑造具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通过社区农园开展家庭活动,有利于促进青春期少年、儿童与家人的友好沟通,从而营造和美家庭氛围。

4.3 改善健康

健康状况包含身体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首先,自然缺失症带来最主要的身体健康威胁就是青少年肥胖,想要从社区农园入手改善这一状况,可以通过社区农园的道路空间划分,将道路分为园内道路与园外道路,设置颜色丰富的景观节点与导引牌,鼓励儿童在社区农园进行探索,结合感官受益,从知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对儿童在园内的行为做积极引导。其次,通过园内丰富的景观植物兼顾考虑到小气候,达到自然受益,以缓解儿童自然缺失所造成的身体健康问题。最后,儿童在社区农园中自己培育果蔬,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结构,预防青少年肥胖症等。从心理干预角度来看,儿童长期封闭在没有自然的空间中,容易产生社交心理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社区农园设置的互动景观,可以激发儿童的动手能力,在与他人的协同合作下培育属于自己的植物,能够增强其创新意识,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意识,有利于社会团结与和谐。同时对于社区的其他居民来说,参与社区农园共治,有利于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更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打造具有人文因素的邻里友好型社区。

社区农园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除了需要满足社区不同年龄段居民休闲、娱乐、教育等需求外,还需要制定长期的农园治理规范,如农园的果蔬种植、收获、分配问题的解决等。在我国已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友好型社区农园案例可为社区农园发展提供科学理性的参考,结合我国农园建设策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探索可持续社区发展策略是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当务之急。

5 结语

在当今城市自然缺失的大环境下,以自然回归、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教育理论、生态学理论、设计学理论等科学思想为指导,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儿童认知成长规律为原则,通过各部门参与社区共治,构建友好、开放、安全、文化传承的共赢、共享、共治的多元化社区农园,是减少儿童自然缺失症的产生并助

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