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日,早晨刚要出门,我接到了来自徐州的长途。电话那边熟悉的声音说:“老张昨晚走了。”我惊呆了。电话是师母打来的。“老张”是我非常敬重的民歌搜集者、明清俗曲音乐研究专家张仲樵先生。先生是去年底住进医院的,几次抢救都成功了。这次他却静静地走了,离开了他那些深爱的工尺谱,离开了他每天都翻阅的书稿和笔记。

第一次见到先生是6年前。在徐元勇博士的介绍下,几位朋友相约去拜访。先生家的陈设简陋至极,几件必要的旧家具已经斑驳。家里能够放东西的空间几乎都放满了颜色发黄的旧书,有些书页已经朽不可碰了。旧书中偶尔还夹杂着几本杂志或新书。先生不时从书架上抽出一两本书,指着书中的歌词便唱起来。书中并没有曲谱,先生竟能指着那些古老的明清时调歌词唱得悠然自得。古朴的曲调好像从天外飞来,钻进了先生的头脑。先生向我们介绍:“这里是《九宫大成》,这是《纳书楹曲谱》,这里有复印的《与众曲谱》,这里有我多年的剪贴本,这里是我编的《苏南常用小调》……。”先生还说:“我很饿,我每天都要学习,学习研究这些曲谱是我延年益寿的法宝。”那一年,先生已经77岁了。

张仲樵原名张积均,1925年7月生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1944年2月参加山东黄县莱北抗日青年救国会并驻会工作。后调至北海军分区宣传队(即北海地委民运队)、胶东军区国防剧团、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解放军剧院等单位从事作曲、民间歌曲和部队歌曲的整理与编撰工作。1952年由华东军区推荐至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55年在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先后任文训队政治指导员、文艺助理等职。1958年由部队转业至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音乐家协会筹委会工作。1960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副秘书长,后为常务理事。1975年调至徐州市,先后任文化局副局长兼徐州文联副主席、徐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政协徐州市委员会常委等职。1989年离休。2008年5月16日病逝于徐州,享年83岁。

先生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里,积极参与了部队文艺宣传工作,广泛收集、整理各地民间歌曲,创作不少富有民族风格的部队歌曲。解放后,他主要从事我国民间歌曲的搜集和研究等工作,在明清俗曲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搜集、整理、翻译了许多工尺谱资料。

从未停止的采风脚步—

民间歌曲的收集工作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宋代郭茂倩集前人之大成而编述的《乐府诗集》,明代冯梦龙编述的《山歌》和《挂枝儿》,清代华广生、王廷绍编述的《白雪遗音》、《霓裳续谱》以及近代刘复等人集编的《中国俗曲总目稿》等文献在我国文学和音乐文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惜的是,它们均有词无谱。直到上世纪完成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才是第一次全方位、大规模地民歌收集工程,也是真正意义上词谱结合的“民间歌曲”总汇。然而,民国、明清,甚至更早的民歌曲谱已经几乎散失。这是目前民歌研究的空白和难点。

在先生所收集的民间歌曲资料中,有许多是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工尺谱。他把这些珍贵的曲谱资料按照曲牌分类,尽可能查明出处,再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上世纪60年代,他在采风时借宿农户家。傍晚,女主人拿着一卷“废纸”擦拭煤油灯的灯罩。借着微弱的灯光,他看到那卷“废纸”上似乎抄有工尺谱,便慌忙从女主人的手中夺下了那卷“废纸”。定睛一看,果真是工尺谱的抄本。他用干净的稿纸换下了那卷曲谱抄本和农户家的其他曲谱。先生收藏的工尺谱资料非常全面,有的是手抄本,有的是刻本,还有的是油印本,其中许多曲谱在当今现存文献中已经很难见到。

在民间歌曲的传承和研究中,我们不能漠视民歌收集者的功劳。他们为收集那些几近绝响的民歌资料,做了广泛的田野调查,走访了无数位民歌手,徒步丈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偏僻村落。他们付出的辛劳远比人们所想象的还要多。他们付出大量脑力劳动的同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偏僻的乡村小路也考验了他们的体力。“如果没有人作为传承者、创造者、储存者,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将无从谈起。”煛1〕1579正是他们的艰辛劳动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民歌文献,为我们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在部队工作时,士兵们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中许多人都有着演唱民歌的习惯,张仲樵先生就从士兵那里学唱民歌,收集乐谱资料。在战争年代,先生总会借着部队文工团在各地演出的机会在民间收集民歌资料,和其他部队文工团同行交流或交换民歌谱本。解放后,先生曾领导和参与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山东卷)、(河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的编辑工作,并承担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的编委重任。在这些重大民歌成果的收集和编辑过程中,先生的足迹几乎遍及了江苏的每一个村镇,他的勤奋和严谨令同行敬佩。他的民歌记谱非常细致,特别强调了装饰音、腔音等细节问题,力求在谱面上忠实地反映民歌的地方色彩和演唱者的个人风格。

先生的民歌收集工作一直持续到他的古稀之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民歌收集生涯中,他记录、剪贴、抄写的笔记达70余本;录制的民歌磁带多达600多盘,总计超过1000小时;保存民歌唱片和老式开盘带300多张。

从未停歇的曲谱整理、译配——

民歌及明清俗曲的研究工作

张仲樵先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贡献不只限于民歌资料的收集和储存,他还是一位“资深民族音乐学家,长期从事明清俗曲的考证及研究工作。

先生“将清代《九宫大成》、《白雪遗音》、《借云馆小唱》、《纳书楹曲谱》等文献中的一些俗曲工尺谱译为现代谱式,为俗曲的理论阐释与比较研究提供了佐证。”〔2〕 今天,我们常常会在国内几位知名民歌研究专家的论着中见到先生翻译的曲谱。易人先生在《江苏同宗民歌》〔3〕一文中就引用张先生翻译的《九里山前作战场》、《月儿弯弯照九州》、《探清水河》和《十把扇》4首工尺谱。曲谱翻译流畅自然,润色装饰得体。冯光钰先生的系列论文《中国历代传统曲牌音乐考释》〔4〕中多次引用张仲樵先生的译谱。刘晓静博士的着作《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5〕一书中引用到张先生的译谱有《红绣鞋》、《茉莉花》、《叹五更》、《房四娘》、《鲜花调》等。

先生在翻译明清俗曲工尺谱的同时能够很好地运用类聚、比较、曲词填配等方法,将古代存谱的曲调与近代流传的民歌曲调对照研究,采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理念梳理这些曲调的流变与形态,考证他们在不同地域中的分布和流传特点,很好地将古今民歌研究纳入民族音乐学的时空观进行考证。先生对这些民间俗曲音乐已经达到“寤寐思服”的程度,它们是先生的精神食粮。离休后,先生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俗曲的研究工作中。他痴恋着那些发黄的曲谱、资料抄本。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除了翻阅译配那些曲谱资料外,几乎容纳不下其他的事情。近几年,先生已没有书写能力,他就口述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录音,然后让老伴帮他整理。病重住院期间,先生仍然惦记那些曲谱,在病榻上与笔者探讨学术问题。

许多争执不休的论题在先生提供的旁证下明朗了许多。关于《茉莉花》一曲的发源地问题,曾经把苏南几个城市的相关人士都卷入到一场沸沸扬扬的论争中。扬州、六合、南京、苏州各地许多人都认为《茉莉花》发源于自己的城市,扬州市甚至要把它确定为“市歌”。有的媒体称这场争论是“乐坛公案”〔6〕。最后,还是引入先生所翻译的曲谱《鲜花调》作为最权威的材料。结论认为“江苏卷中所用的清道光元年(1821年)贮香主人辑《小慧集》卷12第38首萧卿主人小调谱中的《鲜花调》,是由张仲樵同志根据工尺谱所译的简谱,……由此可看出,《鲜花调》和《茉莉花》这两首民歌在江苏各地广泛流传的情况。”〔7〕在甄别许多名称混杂、曲调和词格多变的曲牌时,还是张老先生的研究结果最有说服力。车锡伦教授在介绍曲牌【采茶儿】时,再次肯定了先生的论断,他说:“张仲樵先生认为聊斋俚曲【采茶儿】即明代小曲【双叠翠】,可信。”〔8〕

先生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文化功底,他常常借助自己丰富的音响、文献及乐谱资料,对一个个论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综合参考他的收藏和研究资料,往往会让读者对其中某些论题有着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单就一个《凤阳歌》,他曾以《凤阳歌的缘起及胞波》、《凤阳歌调库存旧唱片部分模版目录》、《各种民间音乐中的凤阳歌调牌名、歌名一览表》和《学习研究凤阳歌调的参考书目》(第一作者,与杨春合作)〔9〕等论文和图表加以研究。如果我们按照他所指引的思路把这个论题进一步深入地做下去,其成果是很可观的。在研究江苏曲艺音乐的过程中,先生曾通过实地调研,汇集了众多采风资料,最后撰文《江苏曲艺音乐的诸宫调套数及曲牌》〔10〕,并绘制了《江苏曲艺音乐部分曲种曲牌记略》〔11〕的表格。

先生的研究方法独到、观点新颖。他曾把许多杂乱的牌名、调名归纳总结,编成口诀以便学习。如他把曲牌、词格及古人的构词规律总结为:“字节读句片章段,冠叠衬垛泛滩减,杨梢埭头掐单双。挂枝急口鹂数啭,劈破穿心加十番,金纽银绞巧连缠,重换沉垂跌落声,此曲通变古今传。”〔12〕他在总结部分曲词的内容和特点时指出:“徵值核心为正调,d1属小工c2背工,声调时变有所祖,音波节奏情所动。便客花舌,移转归宫,玉坠鹂啭,跌宕俯腾,连珠叠翠,展翅开屏,动静软硬,万紫千红。时调瞬间成古曲,世人焉能止风俗?生老婚丧不离乐,亿万斯年歌大同。”〔12〕形象、生动的口诀的价值不仅在于便于记忆,更在于将原本繁琐、凌乱的相关信息系统化起来。如若没有深厚的学养,不可能如此深入浅出。先生在曲谱翻译方面执着而功底深厚,他的译谱解决了中国音乐史上的部分难题。杨荫浏先生认为《白雪遗音》中收录的唯一一首【马头调】(连板)曲谱“因为它没有点板,而且腔调相当花簇(其中可能有不少琵琶伴奏中的花点),一时还不容易把它翻译出来。”〔13〕但是“张仲樵通过仔细推敲,凭借深厚的乐谱翻译、研究功底和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经过100多遍的尝试,终于由其‘过板的音乐特点找到了翻译此曲的钥匙。”〔2〕

生命的终点并非研究的终结——

研究成果及贡献

张仲樵先生关于明清俗曲和近代民歌的资料积累颇丰,研究也非常深入。他不求名利、埋头苦干,众多译谱和记谱都成为民族音乐学家撰写论着时经常引用的可靠例证,而他本人出版和发表的论着却算不上着作等身。他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为其他学者做了很好的铺垫。

先生生前所编辑的民歌选集和撰写的论着中成功出版的有:《胶东民间歌曲选》〔14〕(第二作者,与于会泳合作)、《苏南小调常用曲调》和《苏北小调常用曲调》〔15〕(第一作者,与袁飞合作)、《抒情歌曲选》〔16〕、《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2〕(第二作者,与笔者合作)。这些民歌选和论着都是先生多年民间音乐收集的结晶。在民歌选编中,他本着遵照事实、尊重历史的态度,以宁缺勿滥的原则从自己繁多的曲谱资料中精选入册,几乎每首民歌和翻译的工尺谱都是第一手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和参考价值。在出版和发表的许多成果中,先生甘愿作为第二作者,也说明他具有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先生撰写了大量有关明清俗曲的文章,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吴歌曲谱类钞之一)〔17〕、《着名曲牌剪靛花的传统称谓及转变》〔18〕等等。他曾撰写的许多文章手稿由于工作调动和搬家已经散失。78岁高龄时,先生被南京晓庄学院聘为民间俗曲音乐研究员,在去世前还与笔者计划完成《明清小曲曲牌及词谱考》一书。年逾80岁,他不顾年老体弱,不畏盛夏酷暑,与徐州同行整理完成了《徐州民间音乐集成》的书稿。

就张先生在民间音乐方面的贡献来看,他是有着丰富田野采访经历的民间音乐收集者,也是位勤劳而功底深厚的古谱翻译专家及明清俗曲研究专家,称他为民间音乐学专家不足为过。这位勤奋的老人、执着的民间音乐学家走了。先生是带着遗憾走的。他还有那幺多未尽的研究计划。作为他的学生,我只有用他的精神和执着来鼓励自己,争取将先生的事业继承下来,为我国的民间音乐多做一点努力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痛悼吾师,哀念吾师,愿他一路走好。

参考文献

〔1〕乔建中.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人类学实验研究序J.国乐今说(乔建中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板俊荣、张仲樵.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

〔3〕易人.岁月如歌——我的音乐人生G.交流资料.

〔4〕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考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一期之后,每期选载.

〔5〕刘晓静.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M.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1.

〔6〕乐坛公案:《茉莉花》之争的法律视角EB/OL.中青在线2007-11-27爃ttp//law.cyol.com/node/node_5132.htm

〔7〕《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编委.对当前社会上关于江苏民歌《茉莉花》种种不正确说法的纠正意见J.人民音乐.2007,06.

〔8〕车锡伦.聊斋俚曲曲牌的来源J.蒲松龄研究.2002,02.

〔9〕杨春.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5.

〔10〕张仲樵.江苏曲艺音乐的诸宫调套数及曲牌Z.江苏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音协江苏分会戏曲、曲艺委员会,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68,5.

〔11〕张仲樵.江苏曲艺音乐部分曲种曲牌记略Z.江苏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编辑部.1988,8.

〔12〕张仲樵.弘扬优良传统音乐兴建明清俗曲宝库Z.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七次年会.1991,12.其中,“字节读句片章段”为歌曲结构,“冠叠衬垛泛滩减”为句法,“杨梢埭头掐单双”为句法的变化手法,“挂枝急口鹂数啭,劈破穿心加十番,金纽银绞巧连缠,重换沉垂跌落声”中包含了【挂枝儿】、【急口】、【黄鹂调】、【数落】、【劈破玉】、【穿心调】、【十番】、【金纽丝】、【银绞丝】、【沉垂调】、【跌落金钱】等曲牌和体裁。“便客花舌”中“便”、“客”为曲调来源地,便为本地,客为外地,如【便音寄生草】、【客音寄生草】。笔者注。

〔1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

〔14〕于会泳、张仲樵.胶东民间歌曲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57.

〔15〕张仲樵、袁飞.苏南小调常用曲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5,11.

〔16〕张仲樵.抒情民间歌曲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5.

〔17〕张仲樵.月儿弯弯照九州(吴歌曲谱类钞之一)Z.徐州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1985,9.

〔18〕张仲樵.着名曲牌剪靛花的传统称谓及转变Z. 江苏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徐州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1987,4.

板俊荣 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