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同四川音乐学院联合主办,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承办,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处和成都城市音乐厅协办的“2022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成都)学术研讨会”于11月2日—6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隆重举行,中国音协主席兼学会会长叶小钢教授为本次研讨会发来致辞。会议开幕式于3日上午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共享大厅举行,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文锋教授与学会副会长范哲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学会秘书长陈丹布教授在开幕式上对整个活动做工作部署发言,开幕式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元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以及作曲与作曲理论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共计一百多人齐聚蓉城,参加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三个板块组成:中国当代作品音乐会(四场),全国中青年作曲家作品交流会(八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学术讲座(四场),所有活动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本次会议展示了我国当代音乐创作与作曲理论研究的新面貌和新成果,同时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成立于2019年,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下设的一个专业学会,旨在加强作曲理论研究与音乐创作实践之间的多维互动,促进我国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则是我国较早致力于发展现代音乐的院系,该系于1983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现代音乐团体“作曲家创作探索会”;2003年举办中国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2004年创办国内第一个国际性学生作曲比赛——“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原三川奖)”(迄今已连续举办十八届);2007年加入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成为该协会在国内首个会员单位。如今,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已然成为我国现代音乐创作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克服疫情所带来的重重困难下,组委会坚持不放弃、不推迟、不打折扣的信念,成功地举办了本次研讨会,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赞誉。在本次研讨会中,音乐会、交流会、学术讲座多维联动,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前中国音乐创作的图景。

一、中国当代作品音乐会

本次研讨会共举行了四场中国当代作品音乐会,分别是:从雪山到大海——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时空的涟漪——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啐啄——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穿越太阳树的眼——萨克斯管作品音乐会。其中上演的均是国内知名作曲家和青年作曲家新近创作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最新面貌和水准。

(一)交响乐作品音乐会

“从雪山到大海——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元教授创作的交响音画《从雪山到大海》作为标题,该标题既象征了我国交响乐创作由细流涓涓到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也表达了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由西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心声。本场音乐会上演的另外七部交响乐作品分别是叶小钢的《美丽乡村》,杨晓忠的笛、琵琶与交响乐队《金声玉笛·纵目》,郑阳的交响曲《远去的桅杆》,陈丹布的交响诗《阿图列尔》,钟峻程的唢呐与交响乐队《第十二交响曲》,周湘林的中阮与交响乐队《跳乐》,徐孟东的交响前奏曲《浦江晨钟》。本场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金郁矿担任指挥,成都城市音乐厅交响乐团演奏,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既是本次研讨会的重头戏,也是唯一完全现场演出(线上同步直播)的音乐会。上演的作品题材丰富,技法新颖,在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作曲思维、技法和美学风格。

叶小钢的《美丽乡村》是2019年杭州钱塘江文化节的委约作品,乐曲以细腻的笔触和瑰丽的色彩描绘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历史画卷。作品旋律唯美、节奏明快、色彩斑斓,作曲家将印象派的色彩技法与江南民间音乐语言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叶氏和声”与“叶氏旋律”的独特魅力。该作品在技法层面上的最大特色是运用了“超微集锦式构图”技法,借此实现了色彩与意象的极端丰富性和复杂性。作曲家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对这些色彩材料的明暗度及质地进行控制,由此形成整体的色彩风格。并且,“超微集锦式构图”既存在于作品的纵向结构之中,亦存在于横向结构之中,其中前者表现为多元色彩材料的空间点描,后者表现为五声泛调性的极致使用。

杨晓忠的《金声玉笛·纵目》以古蜀文明为题材,通过玉笛、骨笛、琵琶、埙等几种具有古蜀文明符号性的乐器与交响乐队进行对话,共同表现古老而神秘的古蜀文化。这部作品在作曲技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横向上的无穷动渐变结构和纵向上的全频率复调布局。

郑阳的交响曲《远去的桅杆》以“一带一路”为创作背景,通过宏大壮观的音响、温暖明亮的色调和激越奋进的节奏,热情讴歌了“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该作品在技法层面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复调的运用上,即宏复调统摄微复调。

陈丹布的交响诗《阿图列尔》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阿图列尔为题材,用交响乐的形式和语言表现了彝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设家乡的壮举和精神。作品运用了彝族特有的民间音乐素材(民歌、月琴以及马步等),着力描写了彝族民间音乐中“喊山”“劳动号子”“民间舞蹈”以及各种劳动和生活场景。在音乐语言设计方面,作曲家将彝族风格的五声性材料与半音化和声进行融合,凸显了民族符号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并使音乐作品的根脉牢牢建立在民族性的土壤之中。

郭元的交响音画《从雪山到大海》以水为线索,用抽象写意的手笔描绘了水从雪山到大海的历程,以此象征生命并对生命进行礼赞。作曲家在作品中精致地表现了雪山、溪流、密林、山岩、江河、湖泊以及大海等意象群,整部作品色彩瑰丽、格调高雅、律动欣快、情绪怡然,是一部抽象而唯美的音诗画卷。全曲建立在一个核心音高材料之上。同时,作曲家还使用了密集意象点描、固定律动事件引领、同质渐变结构、复杂的简约理念以及音色流结构思维等技法来结构作品。此外,该作品还颇具象征主义味道,即作曲家以拍板开始,象征生命的诞生;最后以拍板结束,象征生命的轮回;由此表达周而复始和生生不息的宇宙观念。

钟峻程为唢呐与交响乐队而作的《第十二交响曲》采用宏大的叙事结构、强烈的音响造型、宽广的抒情旋律,营造出了一个气势磅礴而又风味独特的交响世界。该作品集传统、民族、现代于一体,即传统的结构、民族的语言和现代的音响,是一部在可听性与学术性两方面均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作品。

周湘林的中阮与交响乐队《跳乐》以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特色舞蹈“烟盒舞”(又名跳乐)为表现内容,整部作品建立在中阮的稳定律动之上,管弦乐队则渐进发展。作品色彩浓郁,气势雄浑,具有鲜明的彝族风格,同时又体现出了现代的音响造型特征。

徐孟东的《浦江晨钟》“将源于不同时代的两种钟声的两个不同形象浦江主题及其核心素材贯穿全曲;同时在乐曲中部通过管弦乐色彩调配,把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编织为乐队音型化织体予以丰富变化流动,再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几个中外名曲片段动机拼贴、镶嵌其中。作品力图以交响乐形式,表现上述‘浦江‘钟声所孕育的‘海派文化容纳中西、承前启后的意向与意象”①。作品极具抒情性,彰显了当代文人音乐的精神内涵。

(二)室内乐作品音乐会

“时空的涟漪——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以作曲家贾国平的作品《时空的涟漪Ⅱ》作为标题,取其当代性之意蕴和美学特质,以此象征当代室内乐作品的整体风格。本场音乐会由张柏赫指挥北京当代乐团演奏,以线上展播的方式呈现。本场音乐会上演了八部作品,分别是郭鸣的《西湖·夏》、姚晨的《低语》、李浣的《墨与彩Ⅱ》、叶小钢的《曼罗》、秦文琛的《遥》、敖翔的《炼尘》、景琦的《……最后的蒲公英……》和贾国平的《时空的涟漪II》。

“啐啄——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以作曲家唐建平的作品《啐啄》作为标题,由梁军指挥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室内乐团演奏,同样以线上展播的方式呈现。音乐会上演的另几部作品分别是:金平的《南风》、范哲明的《悲歌——2020II》、刘鹏的《蚀II》、李邵晟的《令狐》、莫婕的《山语》、刘丁的《醒狮醉酒》、梁军的《远帆》和刘奇琦的《ME T》。

“穿越太阳树的眼——萨克斯管作品音乐会”以作曲家郭元的作品《穿越太阳树的眼》作为标题,在崇州市街子古镇溪云书院举行。本场音乐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共演出了八部作品,杨新民的《街子夜曲》、张兆宇的《随想曲》、李鲲的《随想曲》、郭元的《穿越太阳树的眼》、高平的《旋动的影子》、张智军的《西北赋》、邹向平的《纤夫之歌》和温德青的《村野》。

以上这些作品均以独特的视角和技法理念,通过室内乐特有的精致,表达了作曲家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有的以现实对象为题材,有的以文化基因为依托,有的彰显历史之厚重,有的表达个人之体验,有的塑造民族风情,有的则追求纯粹的声音设计,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二、全国中青年作曲家作品交流会

全国中青年作曲家作品交流会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环节,来自全国十二所音乐学院、五所艺术学院和多所综合大学下设二级音乐学院的作曲系或作曲专业的教师和硕博研究生,以及协会、团体和自由身份的作曲家,共计96人参加了交流。交流会为期四天,共开展了八场(四场线下,四场线上)。本次交流会是“川音”时隔近二十年后再次举行的中青年作曲家作品交流会(上次是2003年举办的中国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线下交流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戏剧厅举行,线上交流则以腾讯会议的方式开展。参与交流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交响乐、歌剧、民族管弦乐、室内乐、民族室内乐、艺术歌曲以及独奏作品等;题材丰富,包括现实题材、历史题材、民族题材以及个性化题材等;流派纷呈,包括现代派作品、新民族主义作品、新浪漫主义作品以及电子音乐作品等。参与交流的作品整体质量较高,基本反映了我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最新面貌。

线下交流会于2022年11月3日—4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戏剧厅举行,两天四场,共43位作曲家参加交流。大部分作品是获得过国际国内奖项、委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或在重要音乐节上演的作品,因此整体质量较高,现列举部分在交流会中反响较大的作品:上海音乐学院吴基学教授的管弦乐《独白》,首都师范大学肖武雄教授的混合室内乐《巴音乐歌》,四川音乐学院黄旭教授的竹笛与交响乐队《新疆印象·天山马》,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李博的民族室内乐《之初》,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王甜甜的室内歌剧《五月的声音》,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张志亮的民族管弦乐《太阳神鸟的祭祀》,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陈思的交响乐《炁之光》,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毛竹的室内乐《白鲟之泪》,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张昕的《乐之流》,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郭三刚的交响史诗《古格幻想》,上海音乐学院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博士的管弦乐《抑制》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文子洋硕士的室内乐《龢歌》等。

线上交流会于2022年11月5—6日举行,也是两天四场,共53位作曲家参加交流。线上交流的参与人数更多,覆盖面更广,作品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可谓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三、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学术讲座

在通过音乐会集中展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之最新成果和作品交流会碰撞作曲理念与技法之外,本次研讨会还举行了四场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觉嘎教授以其创作的交响诗《根敦群培》为对象,从文化与技法两个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他讲解了作品中的和声语言、音调素材(藏族传统“喇嘛嘛呢”音调)、主题设计(境况主题、探索主题和成就主题)、织体建构以及结构生成等诸多创作上的观念与技法。

温德青教授以“‘饱和音乐之参数与维度研究”为题,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十分前沿的音乐流派“饱和音乐”的基本情况与作曲理念及技法。“饱和音乐”流派于2005年在法国诞生,以噪音为作曲材料,创始人为拉菲埃尔·桑多(Raphael Cendo,1975—)、弗兰克·贝德罗西安(Franck Bedrossian,1971—)和杨·罗宾(Yann Robin, 1974—)。温德青以三部弦乐四重奏作品为例,对“饱和音乐”的四大参数(音响、音色、力度、音势)做了详细讲解,并就“次饱和”“高饱和”与“超饱和”三个维度的量化分析做了演示。

安承弼教授以“‘频谱的完结”为题,通过对其作品《潮汐》(Ressac)的分析,讲解了频谱理论的基本原理、技法体系和美学风格并分享了频谱理论对其创作的影响。

金卓晟博士的讲座题目是“结构·解构,我的近期创作浅谈”,讲座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画面与音乐织体的关系,二是多重曲式。他通过三首作品,分别介绍了其作曲的基本方法,即《四月》中视觉织体与音响织体的联觉、《红帆船》中两种美学路径的集中体现和《雪迹深处》中多重曲式在局部的呈现。

在主办方的团结协作下,“2022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成都)学术研讨会”于11月6日在崇州市街子古镇溪云书院举行的萨克斯管作品音乐会中胜利闭幕。此次研讨会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最新面貌,取得了圆满成功。

结 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作曲家群体以自觉自信的态度,审视西方现代音乐及作曲技法,同时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努力探索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融合之道,形成了世界现代音乐史上的“中国现象”。进入21世纪,中国专业音乐创作进一步朝纵深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作曲家走向世界。国内的创作环境也日趋优越,作曲比赛、委约创作、艺术基金资助等综合立体的激励机制与音乐节、音乐周、创作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共同助推了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发展。此外,国内音乐院校在作曲人才培养方面的融贯中西之理念也为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下,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已由20世纪末的探路阶段进入到了成熟阶段,一系列中国当代音乐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性、技术性、学术性和复杂性已达到国际水准。同时,国内欣欣向荣的创作生态也给世界描绘了一幅蔚为壮观的中国音乐创作之当代图景。

①  引自徐孟东《浦江晨钟》总谱之作品介绍。

郭三刚 博士,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