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习

(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邯郸 056900)

浅谈高产蛋鸡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要点

李中习

(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邯郸 056900)

1 高产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1.1 减少应激 应激的来源有生活噪音、异味气体、动物惊吓、免疫接种、气候变化、饲料更换以及因工作人员更换和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应激,为此应制定严格的饲养、管理、防疫、工作等制度并严格实施。

1.2 环境控制

1.2.1 光照管理 光照可以延长产蛋鸡的生理活动时间,增加其采食量、提高产蛋率和蛋重,所以从产蛋率达到10%时开始增加光照,每天增加约0.5h均匀分配到早晨和晚上,每周增光时间不超过3h,增加到16h左右为止,光照强度维持在10Lx左右。

1.2.2 温度控制 高产蛋鸡的最佳生产温度为15~23℃,温度过低和温度过高都会出现产蛋率下降、料蛋比或发病率升高的现象,为此夏季应注意降温、冬季应注意增温保暖。

1.2.3 湿度控制 高产蛋鸡的最佳湿度为60%~65%,高于75%易发生细菌性疾病和出现情绪郁闷,低于50%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和皮肤干痒,所以应注意加湿或通风。

1.3 饲料营养 饲料营养是维护鸡只生理健康和产蛋率的物质基础,而产蛋率不同的鸡群需要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同,所以应根据鸡群的产蛋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标准。

1.4 调整鸡群 初产蛋鸡群中发育不良或体重不达标的鸡开产较晚,这些鸡严重降低了鸡群的产蛋率和延长了达到产蛋高峰期的时间,为此在开产期对鸡群应进行调整,选出体重较轻、发育不良的鸡隔离饲养或淘汰,以提高鸡群的发育、开产整齐度,从而提高整群的产蛋率。

1.5 疾病预防 笼养蛋鸡在产蛋期因其活动范围较小、饲养密度较大、抗病能力较弱等不利因素,容易发生划破、别伤和病原体感染所致疾病以及因设施设备的损坏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整群的产蛋率或蛋品质量,所以应加强高产期蛋鸡疾病方面的预防。

1.5.1 严格检修 为了保证各项设施设备能正常为高产蛋鸡提供相应的生理、营养需要,在装笼前应对鸡舍内笼具、供水供料系统、通风和增温、降温、补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

1.5.2 免疫接种 用疫苗接种已是预防、控制相应鸡病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为此应根据免疫程序的规定按时接种相应的疫苗,接种后抗体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补免。

1.5.3 药物防治 根据本地区鸡传染病的流行情况,选用相应的药物种类和数量添加到鸡的饲料或饮水中,可以对相应的鸡病进行有效防治,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种类、用量和质量。

1.6 搞好卫生

1.6.1 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式,其是预防鸡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每周应带鸡消毒2次以上,每次消毒前应认真清扫、消毒后应监测并记录消毒效果。

1.6.2 无害化处理 鸡舍内的粪便因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或因其发酵产生的气体污染常给鸡只的健康带来威胁,为此每周应清粪1~2次,而且及时按照GB-16548规定无害化处理。

1.7 及时拣蛋 高产蛋鸡一般80%多的鸡蛋都是上午的9~12点产出的,及时拣蛋不仅能有效降低鸡蛋的破壳率和啄食现象,还能有效促进鸡的卵泡发育,所以每天应分别在上午12点后和下午各拣蛋一次。

1.8 防鸟兽鼠 兽、鸟和鼠类进入鸡舍不仅偷食和污染饲料、伤害鸡只,还能因其将病原体带入给鸡群带来较大的健康和生命隐患,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虫、鸟、鼠、兽等进入鸡舍或饲料存放舍。

1.9 工作管理 为了减少应激和污染给高产鸡群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对进入鸡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管制和消毒,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鸡舍,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遵守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

2 疫病防治要点

2.1 鸡场建造

2.1.1 鸡场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冬不积雪、夏不积水、附近有充足、清洁水源的位置;同时应远离居民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易带来污染的场所。

2.1.2 鸡场出入口应有长3m、与门同宽、深0.5m以上的消毒池和消毒淋浴头,生产区门口应有紫外线消毒和更衣室;各养殖栋舍间隔应在5m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其门口应有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2.2 严格检疫 在自繁自养基础上引进雏鸡、种鸡或者种蛋时应搞好调查、严格检疫,运输工具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装载前和卸载后应经严格清洗、消毒,依法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运输,达到目的地后还应进行隔离检疫。

2.3 人员管理 饲养期间凡是进入鸡场的人员、车辆必须经过相应的严格消毒,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鸡舍,工作人员应工作期间搞好个人卫生和防护,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应动作熟练、轻拿轻放。

2.4 全进全出 不同用途、日龄和批次的鸡不在同一栋鸡舍内饲养,每批鸡出栏后和引入前应对鸡舍及其周围环境、鸡笼、水槽、料槽等场所和用具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以切除不同批次间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5 搞好卫生 饲养期间每天按时通风换气,按照防疫程序的规定定期清扫、消毒鸡舍内房顶、地面及水槽、料槽、笼具等,清出的污水、污物应在固定的场所焚烧、深埋、消毒或者发酵处理。

2.6 防止污染 鸡场内污染道和清洁道应分开、不交叉,存放饲料的场所和鸡舍应有防止鼠、虫、鸟、兽进入偷食或者污染饲料的设施或者措施;饮水应保持清洁、充足,饮水管道应定期检修和消毒。

2.7 温、湿度 雏鸡舍内的适宜湿度是65%~70%,成鸡舍内的适宜湿度是60%~65%;雏鸡舍内温度为:1日龄35℃,以后每周降低2~3℃,22日龄后维持在24~26℃,产蛋鸡舍内温度温度最低不低于5℃,夏季最高不高于28℃。

2.8 光照安排 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既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又能保证鸡采食、生长、生产需要;一般1~3日龄24h光照,4~29日龄16h光照,30日龄以后自然光照,产蛋鸡光照时间为16h;光照强度控制在10~20Lx。

2.9 饲养密度 不同饲养方式的鸡饲养密度不同,同一饲养方式不同品种、用途和生理阶段的鸡其饲养密度也不同;所以饲养密度应根据饲养方式及鸡的品种、用途和生理阶段合理安排或者调整。

2.10 改善营养 选用优质饲料原料,配制营养全面、搭配平衡的饲料用来饲喂鸡只,饲料应是在保质期内、清洁、新鲜、适口性好,过期、发霉、变质或者受到污染的饲料必须另作他用或者销毁。

2.11 减少应激 应激不仅能降低鸡只的生长速度、生产性能还能降低其免疫力,使其不能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容易感染发病,为此应从饲料更换、转群、断喙、捕捉、运输、免疫、光照、温度等方面减少应激因素。

2.12 免疫接种 根据本场及附近区域近几年鸡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的规定按时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时疫苗应保证质量,操作人员应技术熟练、操作规范。

2.13 及时处理 饲养期间应仔细观察鸡群的采食、行为、精神、粪便等,发现病鸡或者疑似病鸡时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鸡尸体、病鸡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应严格按照GB-16548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销毁。

S831.4

C

1673-1085(2016)09-0026-02

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