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鸡滑液囊支原体(MS)在鸡群中发病率高且呈持续增长趋势,病鸡表现关节、爪垫肿胀,跛行,发育不良,可导致淘汰率增加、增重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等,给鸡群的生长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并对养殖场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临床表现鸡毒支原体(MG)感染,可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和气管啰音。鸡滑液囊支原体(MS)感染可引起滑液囊炎,其特征为关节肿大、跛行。

通常多见于4~16周龄青年鸡群发病,笼养蛋鸡发病初期不易发现,可观察到的最初症状是鸡冠苍白、跛行及生长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鸡冠萎缩、羽毛粗乱,大部分感染则会出现关节周围有肿胀,跗关节及爪垫是主要感染部位;不过,也有些鸡偶见全身感染而无明显的关节肿胀,临床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打喷嚏、咳嗽、流鼻涕,不安、脱水和消瘦。

本病的发病率通常为5%~15%,死亡率通常低于1%。鸡群一旦感染本病后持续时间较长,特别是与其他疾病如禽流感H9等疾病混合感染时对鸡群造成较大影响。

发病原因本病的发生除了种源垂直传播感染、环境污染、潮湿应激等基础性因素外,还与霉菌毒素蓄积中毒有很大的关联。

诊断近半年来滑液囊支原体发病日龄有提前趋势,有些病例在20~30日龄出现,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胸部龙骨滑液囊发生病变要早于跗关节和爪垫部位的病变。

根据发病史、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将初步诊断结果与检测结果相结合,病原检测可取急性发病鸡的关节渗出液、肝脏、脾脏等为材料。渗出液必须取自于发病初期的病变关节,否则可能检测不到病原体。血清学检查取病原分离物接种于滑液囊支原体平板抗原上作凝集试验,呈现阳性即可做判定。

鉴别诊断①鸡白痢和鸡伤寒:有的可引起关节炎,但鸡有拉白色稀粪的现象,在有较特征性的内脏病变时,容易分离到沙门氏菌。病毒性关节炎主要感染鸡,尤其是肉鸡,多从4周龄开始发病,以后陆续不断。病鸡可发生腓肌腱断裂而跛行甚至瘫痪,但无死亡,而且精神、食欲等全身症状不明显;②葡萄球菌病:关节肿大,发热,皮肤表面易发生炎症。可引起骨髓炎,股骨头坏死。可在病变部位细菌分离到葡萄球菌。

防控措施①防重于治:一旦鸡群发病大群用药只能控制鸡群带菌感染率,把发病程度降到最低,针对病残弱鸡直接给予淘汰。常用的药物有恩诺沙星、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泰妙菌素等临床使用效果较好,但药物控制在临床已经应用许多年,之所以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毒株致病力的差异和抗药性有关,故间歇用药和轮换用药很有必要。但必须认识到,没有一种抗生素可使鸡群中的病原彻底清除掉,而只能控制鸡群的带菌感染率,把发病程度降到最低;②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避免鸡群受凉,减少应激,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增加批次时间间隔,加强消毒和监测,可降低该病发生机率。运输车辆进入场内必须进行消毒,运动场和道路每周消毒1~2次,每周进行1~2次带鸡消毒;③加强垫料管理:滑液囊支原体发病程度通常与垫料管理不到位成正比的,发病后垫料管理差的死淘率会大幅度增加,所以要加强垫料管理,防止垫料潮湿造成鸡舍内氨气浓度高诱发支原体的发生;④控制霉菌和霉菌毒素:控制霉菌和霉菌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防止滑液囊支原体的有效手段;⑤长期实验室监测:规模养殖场最好通过实验室检测,特别是新进雏鸡,针对父母代非免疫鸡,而雏鸡有较高阳性率的鸡群,做好环境控制同时可使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然后经1~2周后进行检测其阳性率,反复进行2~3次,一般可收到较好效果;⑥使用生物制品:对于污染严重区域,在做好饲养管理及环境消毒控制前提下,可使用生物制品提高特异性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