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东

(江苏省海门市海门港新区畜牧兽医站,江苏 海门 226100)

1 情况介绍

某肉种鸡场于2017年8月中旬引种AA+父母代肉种鸡10000套(公母同舍分栏饲养),其中母鸡10400羽,公鸡1560羽,一周成活率母鸡99.5%,公鸡98%。公鸡和母鸡体重均达到饲养管理手册标准,当饲养到第三周末的时候,在早晨喂料的时候发现公鸡零星出现跛行、瘸腿现象,先是单侧,后进展为双侧,一般也就两三只,出现这样的情况饲养员直接淘汰,由于数量不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到第四周龄的时候,公鸡出现跛行比例升高,喂料的时候数量达到十几只,淘汰掉并且每日又出现新的跛行鸡,最高一天达到22只,此时的现象绝不是单纯的外伤那幺简单;在第5周龄的时候,母鸡也出现类似症状,发病高峰时候每日跛行鸡的比例达到0.5%,此时公司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原因和治疗,到第8周基本控制病情,第9周龄完全康复,死淘情况为母鸡4%、公鸡20%。

2 临床表现

鸡舍从开始出现这一情况到发病高峰症状比较明显,病鸡容易观察,其中在6周龄时呈一个爆发状态,发病速度很快,根据现场情况整理如下:

2.1 初期症状 初期鸡只不愿跑动,喜欢卧地,或者行动稍显迟缓,采食饮水均正常。早上喂料的时抢不过正常的鸡,此时最容易看出来,抓起病鸡用手背感知踝关节发热,病鸡叫声响亮,无消瘦。

2.2 中期症状 中期病鸡消瘦明显,能用一条腿加上翅膀拍打行走,踝关节肿大,关节处皮肤变薄,病鸡食欲良好,但在大群中经常被其他鸡踩,有的死去,有的进入后期症状。

2.3 后期症状 后期症状最为明显,病鸡已经不能自主走动,消瘦明显,抓起可见鸡膝关节,踝关节肿大犹如乒乓球,患部皮肤变薄透明,灯光下发亮,可见有液体充盈。此时有的严重的病鸡奄奄一息,叫声全无,毛色苍立。

在所有发病鸡中,占比20%的鸡出现急性症状,具体症状有: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热、下痢。病鸡结膜发炎,一侧或两侧关节上方肿大,约为正常的 1~2倍,跗、肘关节红、肿、热、痛,甚至关节腔内积液、积脓,胸骨龙骨上有浆液性滑膜炎。病程2~6d,多为败血性经过;慢性者蹲伏不动,关节肿大,翅、尾、头、肉髯、背、腿等不同部位可见出血、炎性坏死。肿胀部羽毛容易脱落,个别鸡出现趾瘤、唧垫,关节畸形,跛行,蹲伏,行走不便,难以跳上栖架或接近料槽、饮水器,逐渐消瘦衰竭而死亡。

3 鸡舍现场情况

鸡场位于江苏海门,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域,每年6~8月雨水充足,湿度较大,所以此阶段鸡舍里面容易潮湿。鸡舍垫料需要经常更换。

3.1 鸡舍饲养布局 鸡舍120m长,12m宽,配有湿帘降温系统 (湿帘降温通过蒸发散热根据环境湿度能降温4~8℃),平均分为6小栏饲养,其中母鸡5栏、公鸡1栏,母鸡采用大牧人盘式自动喂料系统,公鸡为人工料筒饲喂,饮水为水线供水。

3.2 鸡舍温度、湿度统计 白天鸡舍开启风机通风,温度在32°左右;晚上选着性开启风机,温度在22~25℃。鸡舍湿度一直在65%左右,夏季降温时水帘开启,鸡舍湿度会增高,特别是水帘这一侧的垫料非常容易潮湿,需要经常更换,水线下面垫料潮湿,鸡舍氨气溶度在20ppm左右。

3.3 采食饮水情况 由于采用每日限饲,大群采食未见明显异常,病鸡食欲良好,大群病鸡饮欲增加,触摸嗉囊饲料稀少,非常柔软,大部分为水。如把病鸡隔离专门饲养,降低采食和饮水位置,采食饮水和大群无异。后期病鸡在大群由于不能站立而影响采食,嗉囊内全是稻壳,触摸有“沙沙”的声音。隔离棚里有50只鸡,采食量明显少于大群,饮水较少,经现场技术员判断,淘汰了32只瘦小的行动不便的病鸡。隔离棚放于鸡舍最下风处,也就是风机这一侧。

3.4 垫料情况 按照标准,鸡舍垫料应采用柔软性、吸水性好的,如干木屑、刨花,但由于货源问题,这边鸡场垫料为干稻壳,厚度约为8~10cm,稻壳里面的杂物比较多,如塑料袋、塑料绳以及有少量铁丝头;鸡舍里面垫料潮湿,鸡场规定及时清理结板垫料,确保每一周翻一次垫料,并且及时清除垫料中的杂物,但这栋鸡舍的饲养员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差,垫料结板潮湿,在一次现场检查中,发现5个铁丝头、15根塑料绳,有一只鸡腿上还绑了一根绳,并且已经深陷皮肤下,造成行动不便。

3.5 其他情况 查看鸡舍木条板毛糙多刺,围栏之间铁丝头较多,采食位置稍显拥挤,疫苗接种非常频繁,疫苗接种情况见表1。

表1 疫苗接种情况

可见,肉种鸡饲养到24周进入开产期需要接种这幺多疫苗,其中以注射为主,所有的灭活苗都是采用注射法。无论是肌肉注射还是皮下注射,因接种的鸡比较多,要求做到每300羽换一次针头,但还是不能完全做到针头间的相互感染。所以在接种前建议对大群进行系统性挑拣非常重要,把一些老弱病残鸡挑拣出来,放入隔离棚或者直接淘汰,接种疫苗的时候,隔离棚放在最后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

4 发病鸡只解剖情况

鸡场每日解剖非正常死亡的死鸡和病鸡,由鸡场技术员把病死鸡带到解剖室,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解剖规程,经过个人防护、处死、消毒、解剖,记录。做到由外而内,由头到脚,由干净到污染,由整体到局部,解剖一般是至少由两人组成,其中一人操作,还有一人负责记录、病料保存和拍摄。

4.1 肌肉 病鸡大腿内侧肌肉颜色发红、变深,与骨头连接处出现断裂,肌肉萎缩,有脓性渗出物,渗出物呈黄色粘稠样,病鸡胸大肌内侧和胸小肌处有大量针尖样小至芝麻大的白点,容易剥落,胸大肌萎缩,有明显压痕,两侧胸肌不对称,龙骨变形,弯曲。

4.2 内脏 病鸡心包炎症,心包膜为白色不透明,肝脏上有白色米粒样大小斑点,可剥落,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溃疡灶,脐带蒂端发黑,肿大,剪开有黄色脓样流出。

4.3 关节 病鸡关节是主要症状集中点,解剖发现腱鞘积有脓性渗出物,腓肠肌腱基部关节处肿大,有脓性渗出物,渗出物呈黄色粘稠样;关节十字韧带萎缩,无关节液,周围肌肉萎缩,坏死,有的发黑。沿关节内侧肌肉向上剪开,在骨头与肌肉之间,有大量的黄色浓稠样液体流出。

4.4 其他 对送检的8只病死鸡病变部位进行剖检,大多肌肉柔软如棉絮,失去弹性,用针穿刺肿大部位,有大量血样渗出液流出;切开肿块,切面上可见大量针尖大至芝麻大的白点,容易脱落,患病关节肿大,滑膜肥厚、充血或出血,关节腔内有黄色浆液纤维素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病程较长的,鸡肝脏表面可见灰色坏死点。

5 实验室诊断鉴别

5.1 细菌培养实验

5.1.1 病料采集 用采集袋取病鸡关节脓性物质,记录鸡舍号、采集日期、病料采集部位、数量等基本信息,注意不要搞混淆,放入专门的病料采集箱中,尽快送到公司化验室备用。

5.1.2 试验步骤 无菌做肝、脾涂片,革兰色染色、镜检,见有少量单在、成双或短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细菌分离及培养:无菌取病鸡的病变部肌肉以划线法接种于普通培养基。37℃、24h后,培养基上长出圆形、湿润、不透明、稍隆起、边缘整齐、边面光滑的菌落,初为乳白色,置室温下过夜,菌落由乳白色转变为淡黄色。刮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细菌为阳性球菌,且呈葡萄状排列。

5.2 查询相关资料 本病可以急性或慢性发作,这取决于侵入鸡体血液中的细菌数量、毒力和卫生状况。

5.2.1 急性败血型 病鸡出现全身症状,精神不振或沉郁,不爱跑动,常呆立一处或蹲伏,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嗜睡状。羽毛蓬松零乱,无光泽。病鸡饮、食欲减退或废绝。少部分病鸡下痢,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较为特征的症状,捉住病鸡检查时,可见腹胸部、甚至波及嗉囊周围、大腿内侧皮下浮肿,潴留数量不等的血样渗出液体,外观呈紫色或紫褐色,有波动感,局部羽毛脱落,或用手一摸即可脱掉。其中有的病鸡可见自然破溃,流出茶色或紫红色液体,与周围羽毛沾连,局部污秽,有部分病鸡在头颈、翅膀背侧及腹面、翅尖、尾、脸、背及腿等不同部位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炎性坏死,局部干燥结癞,暗紫色,无毛;早期病例,局部皮下湿润,暗紫红色,溶血,糜烂。以上表现是葡萄球菌病常见的病型,多发生于中雏,病鸡在2~5d死亡,快者1~2d呈急性死亡。

5.2.2 关节炎型 病鸡可见到关节炎症状,多个关节炎性肿胀,特别是趾、跖关节肿大为多见,呈紫红或紫黑色,有的见破溃,并结成污黑色痂。有的出现趾瘤,脚底肿大;有的趾尖发生坏死,黑紫色,较干涩。发生关节炎的病鸡表现跛行,不喜站立和走动,多伏卧,一般仍有饮、食欲,多因采食困难、饥饱不匀,病鸡逐渐消瘦,最后衰弱死亡,尤其在大群饲养时为明显。此型病程多为10余天。有的病鸡趾端坏疽,干脱。如果发病鸡群有鸡痘流行时,部分病鸡还可见到鸡痘的病状。

5.2.3 脐带炎型 是孵出不久雏鸡发生脐炎的一种葡萄球菌病的病型,对雏鸡造成一定危害。由于某些原因,鸡胚及新出壳的雏鸡脐环闭合不全,葡萄球菌感染后,即可引起脐炎。病鸡除一般病状外,可见腹部膨大,脐孔发炎肿大,局部呈黄红紫黑色,质稍硬,间有分泌物。饲养员常称为“大肚脐”。脐炎病鸡可在出壳后2~5d死亡。某些鸡场工作人员因鉴于本病多归死亡,见“大肚脐”雏鸡后立即摔死或烧掉,这是一个果断的作法。当然,其他细菌也可以引起雏鸡脐炎。

5.2.4 眼型葡萄球菌病 是1987年在国内首次新见到的一种病型,可在败血型发生后期出现,也可单独出现。其临诊表现为上下眼睑肿胀,闭眼,有脓性分泌物粘闭,用手掰开时,则见眼结膜红肿,眼内有多量分泌物,并见有肉芽肿。时间较久者,眼球下陷,后可见失明。有的见眼的眶下窦肿突。最后病鸡多因饥饿、被踩踏、衰竭死亡。眼型发病约占总发病病鸡30%左右,占死亡20%左右。查阅国外资料,仅见Guarda(1979)和Bergmann(1980)报道过眼的变化,与描述的一致。

5.2.5 肺型葡萄球菌病 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及呼吸障碍。所见病鸡为52、72日龄,死亡率10%左右。另见两次败血型和肺型混合感染,发病鸡为50、60日龄,死亡率11.5%和13.4%。

5.2.6 关节炎型 可见关节炎和滑膜炎。某些关节肿大,滑膜增厚,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或多或少的浆液,或有浆性纤维素渗出物。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后变成干酪样性坏死,甚至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及畸形。

幼雏以脐炎为主的病例,可见脐部肿大,紫红或紫黑色,有暗红色或黄红色液体,时间稍久则为脓样固状坏死物。肝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红或黑灰色,液体状或内混絮状物。

病鸡体表不同部位见皮炎、坏死,甚至坏疽变化。

如有鸡痘同时发生时,则有相应的病变。

6 治疗及改善情况

鸡场在发病后的第二周进行全群用药,用氨苄西林钠根据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饮水5d,逐步控制住本病,到用药后第7天,大群已经明显好转,没有发现新的跛行鸡,也可以用以下药物治疗:

6.1 药物使用情况

6.1.1 庆大霉素 如果发病鸡数不多时,可用硫酸庆大霉素针剂,按每只鸡每公斤体重3000~5 000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d。

6.1.2 卡那霉素 硫酸卡那霉素针剂,按每只鸡每公斤体重l000~15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d。以上两种药治疗效果较好,但要抓鸡,费工费时,对鸡群也有惊动,是其缺点。如果用片剂内服,效果不好,因本品内服吸收较少,加之病鸡少吃料,少饮水,口服法难达治疗目的。实际上存在有的单位常以口服给药。

6.1.3 氯霉素 可按0.2%的量混入饲料中喂服,连服3d。如用针剂,按每只鸡每公斤体重20~40mg计算,1次肌肉注射,或配成0.1%水溶液,让鸡饮服,连用 3d。

6.1.4 红霉素 按0.01%~0.02%药量加入饲料中喂服,连续3d。

6.1.5 链霉素 成年鸡按每只1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d。或按0.1%~0.2%浓度饮水。

6.1.6 磺胺类药物 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5%比例加入饲料喂服,连用3~5d,或用其钠盐,按0.1%~0.2%浓度溶于水中,供饮用2~3d。磺胺-5-甲氧嘧啶或磺胺-6-甲氧嘧啶按0.3%~0.5%浓度拌料,喂服3~5d。0.1%磺胺喹恶啉拌料喂服3~5d。或用磺胺增效剂(TMP)与磺胺类药物按1:5混合,以0.02%浓度混料喂服,连用 3~5d。

6.1.7 中草药 黄苓、黄连、焦大黄、板蓝根、茜草、大蓟、建曲、甘草各等份用法,混合粉碎,每鸡口服 2g,1 次/d,连服 3d。

6.2 建议 使用便于饮水和采食的药物,其中饮水法因便于投放,为优选。在饮水的同时,适当做好控水尤为关键,一般是早晚各一次,早上喂药放于喂料后进行,鸡群在采食后会出现一个集中饮水时间,下午建议控水两个小时,确保每只鸡都能用上药。

6.3 预防措施 葡萄球菌病是一种环境性疾病,为预防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

6.3.1 防止外伤 发生外伤创伤是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鸡饲养过程中,尽量避免和消除使鸡发生外伤的诸多因素,如笼架结构要规范化,装备要配套、整齐,自己编造的笼网等要细致,防止铁丝等尖锐物品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从而堵住葡萄球菌的侵入和感染门户。

6.3.2 做好消毒 ①做好皮肤外伤的消毒处理:在断喙、带翅号(或脚号)、剪趾及免疫刺种时,要做好消毒工作。除了发现外伤要及时处理外,还需针对可能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办法,如避免刺种免疫引起感染,可改为气雾免疫法或饮水免疫;鸡痘刺种时作好消毒;进行上述工作前后,采用添加药物进行预防;②做好孵化过程的卫生及消毒工作:要注意种蛋、孵化器及孵化全过程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防止工作人员(特别是雌雄鉴别人员)传播葡萄球菌,引起雏鸡感染或发病,甚至散播疫病。

6.3.3 接种鸡痘疫苗 从实际观察中表明,鸡痘的发生常是鸡群发生葡萄球菌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平时作好鸡痘免疫十分重要。

6.3.4 做好卫生工作 做好鸡舍、用具、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这对减少环境中的含菌量,消除传染原,降低感染机会,防止本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3.5 加强饲养管理 喂给必需的营养物质,特别要供给足够维生素和矿物质;禽舍内要适时通风、保持干燥;鸡群不易过大,避免拥挤;有适当的光照;适时断喙,防止互啄现象。这样,就可防止或减少啄伤的发生,并使鸡只有较强的体质和抗病力。加强预防接种,发病较多的鸡场,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可用葡萄球菌多价苗给20日龄左右的雏鸡注射。

7 总结

肉种鸡葡萄球菌病主要发生于育雏期,其中以4~5周龄最为常见,9周龄以后很少出现,如果加以防范和控制,完全可以控制本病,但如果忽视,本病将直接导致种鸡愈后不良,淘汰较多,所以,只要本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这三早方法,本病就能有效控制,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要非常注意饲养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鸡群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