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春雷 (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江苏 灌云 222200)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国内有关报道其发生约占活产儿5% ~10%,随着新法复苏的开展,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逐步下降[1]。本文主要探讨影响新生儿窒息的多种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 1月 ~2012年 1月,我院共分娩1 120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02例,发生率为9.11%。其中男58例,女44例。男女比例1.32∶1。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0~3分缺氧严重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属健康新生儿。

1.2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宫内窘迫32例,脐带异常28例,羊水异常23例,内科并发症15例,产程异常4例。新生儿窒息中以宫内窘迫导致的窒息最多。见表1。

2.2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见表2。不同分娩方式比较,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臀位助产、产钳助产窒息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有明显影响。

表1 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表2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关系(例)

表3 胎龄与新生儿窒息关系

2.3 胎龄与新生儿窒息关系:见表3。由表3可见,不同孕周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孕周对新生儿窒息有明显影响。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危重症,是全球新生儿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位居发展中国家新生儿死亡的首位[2]。近年来,国内多位学者对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但由于各个地方的社会观念、经济水平的差异,各个地区不同原因对窒息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本文回顾我院近两年来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目的在于总结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对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以便给我们产前提供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由表1可以看出,胎儿窘迫为主要原因,占窒息总数的24.40%。其他为孕妇在入院后诊断有脐带异常、羊水异常、以及合并内科及妊娠合并症。其中宫内窘迫孕妇有28例由基层乡镇医院或家中转入我院时已有明显征象。有4例出现于产程开始后。这可能是由于我县处于苏北不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孕母文化素质不高,以及受地方风俗习惯影响,对宫内窘迫的临床征象及危害性无敏感性,以及对有可能引起窒息的脐带异常、羊水异常、合并的内科合并症因孕产期保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错失早期干预的时机。因此,加强孕产期保健,普及产前B超诊断率十分重要[3]。

由表2可以看出,产钳助娩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臀位助产、产钳助产窒息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因是助产时除了对胎儿的牵拉,还有助娩的直接损害。以及剖宫产的患儿由于麻醉药物影响及患儿未经过产道挤压,对患儿的呼吸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除了要对所有妇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加强分娩技术培训,严格掌握不同分娩方法的适应症,还要加强对新生儿复苏的培训,提高产科、儿科医生窒息复苏水平,在不可避免发生窒息情况下,尽量降低窒息并发症的发生率。

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这和早产儿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红细胞内缺乏碳酸酐酶,因而分解的二氧化碳数量少,不能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肺泡数量少,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呈扁平立方,气体交换率低,以及呼吸肌发育不全有关。此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这些都是早产儿易发生窒息的生理原因。因此检查发现先兆早产者给予抑制宫缩措施,难以控制的产妇予以糖皮质激素促胎儿肺成熟,尽量降低窒息的风险。过期产儿胎盘有生理性衰老及变性的现象,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受影响,容易发生胎儿缺氧[4]。

凡是使血氧浓度下降的任何原因都可以引起新生儿窒息,原因较多,任何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因此,加强孕产期保健,督促孕妇定期产检,可及时发现高危原因。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普及相关知识,适龄分娩,增强孕母体质,避免早产、过期产。加强产科医生和新生儿医生窒息复苏培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5]。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0.

[2] Lawn JE,Cousens S,Zupan J.4million neonatal deaths:when?Where?Why?[J].The Lancet,2005,365(9462):891.

[3] 刘 颖.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间的关系[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27(12):1812.

[4] 刘向梅,徐 萍,李 瑛.210例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20(2):181.

[5] 陈自励,何锐智,彭 倩,等.新生儿窒息的产前危险因素:危险几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