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俊(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 102300)

对比分析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与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对外科肝胆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旨在提高外科肝胆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自愿原则,选择本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接受肝胆手术的患者84例,男43例,女41例,年龄33~54岁,平均42.3岁。84例患者中11例行肝脏部分切除术,24例行胆囊切除术,49例行胆结石切除术;并且经过CT影像学扫描显示其胃肠道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所有患者均不合并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无精神疾病史。所有患者均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论证,在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自愿参加本次试验。按照患者手术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双号为试验组(42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后利用盲插法为84例患者置入鼻肠管,在术后的24 h内给予试验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手术结束后及时为患者补充生理盐水;术后24 h给予患者300 ml的温开水和400 ml的药剂混合液,为其提供营养支持;术后的第3天则可将药剂量加大为800 ml,依旧和300 ml的温开水进行混合给予患者;之后4 d均按照第3天的给予剂量与方式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1]。术后的第3天开始给予对照组患者胃肠常规的营养支持,其方法与试验组患者第3天开始接受的营养支持相同。经过1周,再对两个小组患者的胃肠恢复情况进行对比与评价。

1.3 评价标准:术后1周,若患者后肛门排气正常,腹痛与腹胀等临床表现出现好转或者消失,则表明营养支持有效;若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前后未出现明显的好转则为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1周后的营养指数平均值为(36.7±4.3),而试验组为(49.82±3.4),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的总有效率约为81.76%,试验组约为94.36%,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科手术通常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术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功能减退、感染、发热等情况。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都是术中患者体内营养物质与蛋白质流失造成的。因此,对于外科肝胆术后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肠内营养方式的选择,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3]。

经过本文研究可知,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外科肝胆患者的肠胃恢复功能优于单纯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患者,无论是在营养指数上,还是在有效率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外科肝胆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24 h之内即可接受肠内营养支持,这有助于缓解患者肠胃生理功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术后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肠内营养支持的具体情况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人病情制定,若患者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则可以适当地加快泵入速度与剂量,帮助患者加快恢复速度;若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差,则要适当控制泵入的速度与剂量,保证患者可以充分吸收营养,并且不会对其肠胃造成负担[4]。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肠内营养支持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对外科肝胆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更大的作用,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1] 王耀明.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肠胃功能回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682.

[2] 陶志宏.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4(10):35.

[3] 李英杰,宋伟勇,吕志良.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2):1658.

[4] 梁 勇,徐根强,高 珲.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2):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