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庆,赵 亮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8)

牙根吸收主要是由于生理或病理过程导致牙本质和牙骨质的丧失,如细菌感染、阻生齿压力、外伤、正畸治疗的机械力和内漂白等,涉及不同刺激因素对根表面破骨活性的影响,导致牙根吸收[1]。根据吸收与根表面的关系,根吸收大致分为内吸收和外吸收。其他形式的牙根吸收包括颈部吸收、感染诱导和阻生齿诱导吸收等,许多研究描述了不同类型的吸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治疗方法[2-4]。目前为止,根吸收的检测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放射线成像和(或)临床检查。然而,由于传统放射线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叠的解剖结构导致吸收部位难以可视化,因此存在检测限制[5]。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成像提高了检测根吸收病变的灵敏性,并提供了更多位置和范围的细节[6]。虽然很多研究对牙根吸收的病因、诊断和分类进行了探讨,但流行病学研究很少[7-9]。因此,根吸收的患病率和特征仍然未知。本研究利用CBCT探究牙根吸收的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选自2023年1~4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连续进行的866次CBCT扫描数据(同一患者只取第一次扫描数据),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放射科医生遵循相同的系统方法对整个CBCT影像中所反映的所有疾病进行描述,对于吸收的牙齿,通常会描述其起源(内部或外部)、位置及相关发现。本研究数据从放射学报告中提取,评估的变量包括:①预约CBCT扫描的指征(牙髓疾病、种植手术、颞下颌关节检查、正畸治疗、非牙源性疾病、阻生齿、牙周炎和其他指征);②牙数和牙群(前牙、前磨牙、磨牙);③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④吸收的存在和类型;⑤是否存在根尖周围/根周围病变;⑥既往牙髓治疗史。

1.3对吸收类型进行描述和分类:吸收的种类大致如下:牙根吸收起源于牙齿的颈部,通常累及牙根冠状面三分之一。它与牙根外吸收的区别在于它的位置和它的破坏呈束状延伸到牙本质;根尖周炎引起的感染诱导吸收(根尖炎性吸收),可能导致根尖钝化或根尖孔扩大;压力诱导性吸收为阻生齿萌出路径上引发的其他牙齿吸收。外部炎性牙根吸收的特征为根尖和中三分之一的放射性缺陷,累及或不累及牙髓;非牙源性牙根吸收;替牙期生理性吸收;内吸收表现为髓腔内一个或多个局部扩张;当吸收缺损被骨所占据,牙周膜间隙的消失,并伴有牙与骨的局部融合时,则考虑为替代吸收。如果观察到与就诊指征无关的吸收,则记录为偶然发现的吸收(IFR)。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使用正态分布来计算上述患病率估计的95%CI。

2 结果

2.1研究样本的特征:选取866例图像样本,平均年龄(47.2±12.7)岁;男338例(39%),平均年龄为(50.1±13.2)岁,女528例(61%),平均年龄为(45.2±14.6)岁。在866例患者中,137例患者(15.8%)在CBCT扫描中发现牙根吸收,共有199颗患牙。男性和女性的吸收患病率相似[16.9%(57/338)vs 15.2%(80/528),P>0.05]。

2.2CBCT扫描指征与吸收状态的关系:137例CBCT扫描中,最常见的指征是牙髓疾病[35.0%(48/137)]、种植手术[23.4%(32/137)]、正畸治疗[10.9%(15/137)]、阻生齿[8.0%(11/137)]、非牙源性病变诊断[8.8%(12/137)]和其他指征[13.8%(19/137)]。

2.3牙齿吸收的CBCT扫描特征:吸收最常见的牙齿是前牙[43.7%(87/199)],其次是磨牙[40.7%(81/199)]和前磨牙[15.6%(31/199)]。大多数存在吸收的牙齿未接受过牙髓治疗[80.9%(161/199)],根尖部未见明显异常[64.8%(129/199)]。

2.4按类型/类别划分的吸收发生率:199颗患牙最常见的吸收类型为外吸收[41.2%(82/199)],其次是颈部吸收[19.6%(39/199)]、根尖/感染吸收[17.6%(35/199)]、阻生齿吸收[9.5%(19/199)]、内吸收[7.5%(15/199)]和替代吸收[4.5%(9/199)]。根据临床牙位特征,分析6种最常见的吸收类型的患病率,不同牙组间存在显着差异的吸收类型包括牙根感染诱导吸收和牙内吸。其中,前磨牙[19.4%(6/31)]和磨牙[27.2%(22/81)]的根尖感染诱导吸收的患病率是前牙[8%(7/87)]的2倍以上(P<0.05),前牙[8.0%(7/87)]和磨牙[8.6%(7/81)]的内吸收率较高,是前磨牙[3.2%(1/31)]的近3倍(P<0.05)。在接受和未接受根管治疗的牙齿中,不同吸收类型的发生率也有显着差异(P<0.05),与未接受过根管治疗的牙齿[12.4%(20/161)]比较,接受过根管治疗的牙齿更容易受到根尖感染诱导引起的吸收[39.5%(15/38)]的影响(P<0.05)。无根管治疗的牙齿更容易发生颈部吸收[22.3% (36/161)VS 7.9%(3/38),P<0.05]。最后,有和没有根尖周病变的牙齿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的具体吸收类型包括:根尖周感染诱导吸收、颈部吸收、内吸收的和阻生齿吸收。与根尖结构正常的牙齿[10.1%(13/129)]比较,根尖周病变的牙齿更容易发生根尖感染引起的吸收[31.4%(22/70)]的影响(P<0.05)]。与根尖周病变的牙齿比较,正常的牙齿容易发生颈部吸收[26.4%(34/129) vs 7.1%(5/70),P<0.05]、内吸收[9.3% (12/129) vs 4.2%(3/70),P<0.05]和阻生齿吸收[14.0% (18/129) vs 1.4%(1/70),P<0.05]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牙位置、根管治疗、根尖周情况吸收发生情况(n)

2.5存在多个吸收部位:在137例被诊断为吸收的患者中,24例(17.5%)有2个吸收位点,而10例(7.3%)有3个或更多吸收位点。

2.6IFR的患病率:存在吸收的137例患者中有45例(32.8%)表现为IFR。不同指征的CBCT扫描中IFR的患病率差异显着。IFR患病率较高的是颞下颌检查[100%(2/2)]、种植术前检查[87.5%(14/16)]和正畸治疗[75.0%(6/8)],而牙髓疾病的IFR患病率最低[24.3%(9/37)]。本研究根据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比较了IFR的患病率发现,IFR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岁2例,20~29岁3例,30~39岁3例,40~50岁6例,50~59岁12例,60~69岁11例,≥70岁8例。从30岁以下的5例(11.1%)到50岁以上的31例(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根吸收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在广泛损伤之前,牙根吸收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10]。早期发现吸收变化对于改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医生通常放射影像学检查评估其严重程度[11]。在评估牙齿和口腔面部结构方面,CBCT相较于放射线成像具备显着优势[12]。本研究结果显示,牙根吸收并非罕见现象,通常是偶然发现,并可能影响同一患者多颗牙齿,在各种临床指征的CBCT扫描中都可存在。本研究试图确定患者出现牙根吸收情况的频率,并依据每个患者的临床指征及总体情况进行分类。检查指征主要为根管治疗、种植术前检查和正畸治疗检查等,本研究结果显示,CBCT扫描显示患者牙根吸收的总体发生率为15.7%。病变分布并不均匀,最常见的是前牙,其次是磨牙,最后是前磨牙。在大多数病例中,发生吸收的牙齿无牙髓治疗史,并且根尖周组织在放射学方面表现正常,体外吸收和颈部吸收占所有吸收类型的近50%。虽然牙外伤被认为是与吸收最为相关的危险因素,但只有4.8%的牙齿吸收为替代吸收。

根尖感染引起的吸收在前磨牙和磨牙中发生率是前牙的4倍,而在前牙中内吸收患病率最高。阻生齿吸收与磨牙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未接受过根管治疗的牙齿相较于已接受过根管治疗的牙齿,颈部和内吸收发生频率明显更高。

非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CBCT检查的原因可能是评估内部牙齿形态、钙化管的存在、吸收、创伤史等,与之相比,接受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发生感染引起的根尖吸收的频率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对接受过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CBCT检查,目的是为了明确根尖周病变的病因或治疗效果。替代吸收在未接受和接受过牙髓治疗的牙齿中分布相似。

与牙周炎患者比较,正常牙周患者的颈部、内吸收和阻生吸收发生率较高。近25%被诊断为吸收的患者有1个以上的牙齿存在吸收,近10%的患者有3个或更多的吸收部位。每位患者在CBCT扫描上的吸收部位数量并未因年龄或性别而发生显着变化,本研究提示,对所有CBCT扫描患者,无论其年龄或性别,都需要严格评估牙齿是否存在吸收。此外,如果发现患者一颗牙齿存在吸收,建议仔细检查邻近的牙齿和口腔的所有区域,避免遗漏。

本研究中,近30%的牙齿吸收是偶然发现的,IFR高发的一个可能原因为,有吸收的牙齿通常无症状。目前的研究确定了3个与IFR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牙齿组与是否存在牙髓治疗。本研究数据显示,IFR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由于IFR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牙根吸收的系统评估变得尤为重要[13]。

牙根吸收在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尤其发生率较高的偶然发现的牙根吸收更需要引起重视。IFR在老年人的后牙中更为普遍,可能与根面龋相似。因此,系统评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患牙的预后进行优化,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