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新林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损伤的预防及术中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的6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2例胆总管损伤,术中及时发现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尤其是急性炎症期,胆总管损伤率要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区,辩认好三管关系,是防止胆总管损伤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损伤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普遍开展,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国外报道发生率为0.21%~0.86%,死亡率1.6%~7.2%;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1%~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是开腹手术的2~3倍。其中部分患者在术中即被发现,但大多数患者是在术后表现出一系列与胆管有关的症状、体征而被发现胆管损伤,后果尤为严重。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实施6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2例胆总管损伤,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52岁,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急诊行LC,术中胆囊颈部紧帖胆总管右侧壁,分离时致胆总管右侧壁损伤破裂约1.0 cm,中转开腹,于胆总管内置22号"T"管后缝合修补胆总管,痊愈出院。

例2,患者,男,48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中胆囊三角区粘连重,解剖不清,误将胆总管认为胆囊管横断,术中发现中转开腹,于胆总管内置22号"T"管,一期吻合胆总管,2 w后闭管出院,6 w后拔除"T"管,随访1年无不适。

2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轻、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逐多优点,深受患者与医生的普遍欢迎,被认为是微创外科的典范。腹腔镜手术开展10余年的临床总结表明:腹腔镜手术仍有较高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有一些是开腹手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肠管损伤、腹膜后大血管损伤。还有一些是适应症选择不当,坚持腹腔镜手术,不及时中转开腹,结果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增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①解剖学变异:胆囊变异:包括数目变异,如先天性无胆囊或多胆囊;形态变异:如胆囊分隔、胆囊憩室;位置变异:如肝内胆囊、横位胆囊等。左右肝管变异:如右肝管接受胆囊管、无右肝管、右肝管汇入胆囊管等,尤其是后者在腹腔镜手术中较易发生胆管损伤。副肝管变异:副肝管是肝门部的一个重要解剖学异常,出现率10%~20%,它的开口趆低、趆接近于胆囊管开口,就趆易受到损伤。②病理性异常:许多病理因素都会造成肝门部解剖的严重异常,增加手术的难度,是胆管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三角区严重充血水肿,致使解剖不清;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导致严重粘连和三角区瘢痕形成等,此外要高度重视Mirizzi综合征等比较棘手的病理情况,以防发生胆管损伤。③技术性原因:包括初学者经验不足、三角区粘连重勉强分离等主、客观因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特点:①胆管损伤多为复合伤,可能复合邻近胆管、血管的损伤,也可能复合多种受伤类型,如横断伤或撕裂伤常合并电烧灼伤、生物夹钳闭伤等。②胆管损伤多为高位损伤,同时合并胆管壁部分性或胆管壁节段性的缺损。③胆管壁的电烧灼伤及热传导伤是LC固有的一种损伤模式,此类型胆管损伤一般伤及胆管壁血运,胆管壁缺损严重,组织再生能力差,后期胆管壁瘢痕性狭窄,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灾难性的胆管壁毁损伤。轻微的胆管壁烧灼伤或热传导伤早期不易发现,常在术后并发胆管迟发性穿孔或晚期胆管狭窄。④LC胆管损伤机制复杂多样,术中发现率低,术后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基于上述特殊性,LC胆管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较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复杂和严重,也远非一般医师所能预测得到。

LC胆管损伤后的处理和治疗:①胆管损伤后及时发现,即时或早期成功修复则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费用。侧壁伤者早期修复后多数效果满意。根据胆管管径粗细、损伤状况和部位进行选择:小于管径1/3的侧壁伤可以纵行直接缝合,大于管径1/3者应横行缝合,均放置"T"管支撑;胆管横断缺损2 cm以内者多可选择对端吻合,将两断端修剪成斜面,增加吻合口径,适当游离12指肠,减少吻合口张力,通过吻合口支撑的"T"管长臂应离吻合口2 cm左右引出;胆管缺损2 cm以上或对端吻合张力较大的高位胆管损伤,宜采用胆管空肠吻合术式。②由于电热或其它因素所致的迟发性胆管狭窄,最好待近肝端胆管有一定扩张后行高位胆管空肠Y型吻合,多数效果良好。③后期胆管狭窄的介入扩张和内支撑治疗,据报道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LC胆管损伤的预防:对初学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至关重要,要有有经验的上级医师指导把关,对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粘连重者手术有如下体会:①分离粘连时紧贴胆囊或肝脏表面,注意有无胆囊、胆管解剖变异;②胆囊张力高时,可于底部或颈部穿刺减压,便于术中夹持胆囊和显露胆囊三角;③提起胆囊壶腹部,采用Calot三角后侧和腹侧相结合解剖的方法,用电凝钩少量多次钩起纤维粘连组织,再结合钝性分离,使Calot三角空虚,辩认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关系后夹闭胆囊管;④遇Calot三角致密粘连,无法解剖出三管之间关系时,可先夹闭胆囊动脉,再逆行切除胆囊;⑤合并胆囊管内结石时,可于胆囊管近端用分离钳将结石挤向胆囊方向,然后施夹;⑥正确掌握LC中转开腹的手术时机,LC中转开腹并不意味着手术失败,更不是手术并发症,而是术者采取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Stater K,Strong RW, Wall DR, et al. 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 the scourge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Aust NZJ surg,2002,72:83-88.

[2]刘继国,陈建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与预防(附44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025-1026.

[3]顾红光,杨俊涛,张永刚,等.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创伤外科杂志,2003,5:6-8.

[4]王炳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3:11-3.

[5]莫生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分析[J].医学信息,2012,8:231.

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