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 常东 李鹤 石桂红 晏纯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彩超表现和评估利用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成中药组、西药组,并同时对30例正常儿童进行彩超检查,比较肠系膜淋巴结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的肠系膜淋巴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超声图像改变,以及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彩超复查,淋巴结数目与大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与口服抗生素达到相同疗效,但对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更积极的意义;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小儿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高频彩超是目前被认为对肠系膜淋巴结最敏感、最具有特异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1]。本研究分析了高频彩超对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评估,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疼痛,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无固定压痛点,无反跳痛,未能触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均提示白细胞计数增高。将患儿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01±0.18)岁,病程1~2w。西药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11±0.19)岁,病程1~2w。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选取30例无任何症状的健康小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22±0.14)岁。

1.2方法 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百胜D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儿取仰卧位,首先常规检查肝、胆、脾、胰、双肾及阑尾区,排除结石、肠套叠等疾病,然后探头适当加压,重点探查右下腹与脐周,如发现肿大淋巴结,则对肿大淋巴结的情况进行分析。确诊的患儿均经抗炎治疗1w后复查彩超。

1.3方法 中药组患儿口服中药汤剂,方用消积止痛汤,剂量随小儿年龄和体重增减。可根据临证加减。西药组患儿采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3mg/(kg·d),2次/d治疗,同时结合抗病毒、止痛及改善微循环,疗程为1w。

1.4疗效判断 痊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3项均恢复正常,超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3项部分恢复正常,超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及大小均比原来明显减少;有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超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数目或大小比原来减少;无效:各项检查无改善,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及大小均未改善[2]。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治疗前淋巴结主要分布于右下腹或脐周部,其纵径10~25mm,横径5~12mm,纵横比为2.0~2.4,淋巴结最大者约25mm×12mm,呈椭圆形,形态规则,包膜光整,其内皮髓质分界清晰,沿肠系膜呈串珠状排列,所有淋巴结均无液化或钙化,彼此之间无融合征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较丰富的淋巴门血流信号。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右下腹或脐周部淋巴结数目较少,其纵径5~10mm,横径3~5mm,纵横比为2.0~2.4,呈椭圆形,形态规则,包膜光整,其内皮髓质分界清晰,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呈点状或短杆状低速血流。中药组和西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淋巴结的纵径、横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纵横比无明显差异。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后相比较,在淋巴结大小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中药组与西药组患儿分别治疗1w后,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婴幼儿期腹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好发于冬、春季节,属病毒感染。本组患者的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右下腹或脐周部,小儿回肠末端及回盲部的屏障作用较差,所以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细菌、病毒感染常累及肠系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回盲部的关闭作用使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最为明显。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由于邪气侵犯肠道,痰湿内阻中焦,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方用医院中医科自拟消积止痛汤行气导滞、消积止痛。

小儿腹壁较薄,彩超高频探头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检查方便快捷,定位、定性比较准确,且无创伤,容易被患儿及其家属接受。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口服抗生素相比,可以达到相同的疗效,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更低,对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更积极的意义。高频彩超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是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最佳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士星,姜爽爽.超声检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5):357-360.

[2]彭及城,陈虹余.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2,21(9):27-28.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