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珊

摘要: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由于俯卧位通气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且患者在俯卧位通气时极易发生各种意外,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时常见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实施俯卧位通气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ARDS 俯卧位通气;皮肤管理;气道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于在肺内、肺外原因单独或共同影响下,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着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严重创伤、休克、大手术、严重感染、误吸等原因所导致,临床病死率高达40%~70%。目前临床针对ARDS患者较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一般为保护性的机械性通气和充分的肺复张治疗,同时采取俯卧位通气辅助治疗。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俯卧位通气在改善ARDS患者氧合情况方面具有较强的意义。然后由于缺乏特殊的翻身床,在临床上实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为进一步明确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流程,实施有效护理,现就ARDS患者的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1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意义

ARDS患者通常会出现肺泡塌陷、肺不张、肺容量减少、分泌物引流不畅等病理生理学改变,而在患者取仰卧位时,ARDS患者存在的肺泡塌陷、肺不张、肺容量减少及分泌物引流不畅等情况在肺底部将更为严重,从而导致患者肺部功能残气量减少,上部死腔样通气及下部解剖样分流增加,使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最终导致患者出现顽固低氧血症。

在采取俯卧位通气后,ARDS患者的功能残气量相对增加,通气血流比好转,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改善,引流变得相对容易,同时也减少了纵隔和心脏对肺部的压迫,使ARDS患者的氧合情况得到改善。

2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要点

2.1俯卧位通气前准备 首先评估患者是否能够进行俯卧位通气,是否存在俯卧位通气的禁忌症,在俯卧位通气前应向患者家属和意识清醒的患者说明俯卧位通气治疗的目的、方法、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准备好支撑用的软枕,确保足够的人力,至少5人参与,夹闭患者身上的引流管,去除患者身上的电极片,妥善固定好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及气管插管,确保负压吸引装置完好,以便及时清理改变体位后出现的大量分泌物,停止肠内营养,检查有无胃内潴留,关闭胃管。

2.2俯卧位通气的实施 首先充分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咽喉、气道内的分泌物。将吸氧浓度调节至100%,确定患者翻动的方向,将患者身上的管道置于反转的一侧,由一名医生或经验丰富的护士站于患者头部,负责掌握固定患者气管插管和保护患者头颈部,剩余4人分别站于患者两侧,将患者平行移动至与翻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床栏旁,双手伸直,紧贴身体两侧,手背向下,然后由床头者发出口令,其余人员听到口令后将患者转为侧卧位,与床板成90°,然后将患者移动至背部靠近床栏,然后将患者转为俯卧位即可。

2.3俯卧位通气的护理

2.3.1转换体位的安全 患者采取俯卧位的翻转过程中,应保证患者全身受力均匀,以防患者受伤,同时注意防止患者身体的导管或仪器的脱落。翻身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血压骤降时应立即停止俯卧位翻身。

2.3.2确保能达到俯卧位通气的最佳效果 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后,要确保患者腹部有移动的空间,用婴儿枕将患者头部、胸部、髂部及小腿部分垫高,定时检查患者腹部有无触及床褥,以确保腹部上下移动,达到最佳通气效果。

2.3.3呼吸道的护理 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后,由于体位引流作用,痰液易于向大气管排出,所以,充分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每次吸痰时应给予患者100%纯氧吸入,防止吸痰过程中患者SPO2下降,同时观察患者气管插管情况,判断患者气管插管有无打折或脱出。

2.3.4体位及皮肤护理 俯卧位通气患者由于自身体位的改变,以及受压部位受力不均等情况,皮肤及其容易出现压疮或破溃,因此,对俯卧位通气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施俯卧位通气后应每2 h将患者头部偏向另一侧,同时用婴儿枕等较柔软的物品支撑患者头部,预防面部及眼眶皮肤出现压疮;在患者胸部位置也应放置相对较柔软的物品进行保护,避免皮肤受压出现压疮;同时,对于男性患者应特别注意会阴部阴囊的保护,俯卧位是男性患者会阴部阴囊受压较严重,应将患者髋部垫高,给会阴部阴囊形成一个固定的空间,避免其受到过度压迫,还要注意患者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及时清理患者的大便,避免造成患者会阴部皮肤出现损伤。对于已经出现破溃的患者,应在翻身时避免压迫患者破溃部位,如破溃部位处于不得不压迫的位置,则应视破溃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患者皮肤只是出现暗红,则应采用柔软的翻身枕对受压部位进行保护,同时定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若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出现较严重破溃,则应采用棉垫等无菌物品去破溃处进行保护,同时定期更换。

2.3.5管道的护理 翻身过程中应注意患者气管插管有无出现阻塞、折叠、松脱的发生,翻身过后应测量气管插管的长度,判断是否造成气管插管的脱出。同时在采取俯卧位时,应观察深静脉置管有无出现打折或脱出的情况,并将深静脉置管妥善固定好。同时观察患者身上的其他引流管有无出现打折,脱出的现象并妥善固定,置于患者一侧。

2.3.6镇静的护理 为避免患者在俯卧位时出现烦躁或挣扎,应适当给予患者镇静和肌松,在镇静和肌松时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和氧合情况,避免出现镇静过度的情况。同时对于过度烦躁的患者,还应适当约束患者四肢,避免患者在躁动时拔出身上的管道。

2.3.7心理护理 对于意识清醒患者,应做好必要的解释和沟通,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在俯卧位进行的过程中,应随时鼓励患者,增加患者对俯卧位的耐受,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改善患者氧合情况的前提下降低了患者的吸氧浓度,同时减少了患者应痰液不畅导致的病情加重,减轻的患者的痛苦。但是俯卧位通气也为护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希望能够在进行俯卧位通气时,熟练掌握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发挥俯卧位通气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福云.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698-8699.

[2]刘淑媛,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36.

[3]范燕贤,郑润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法的护理[J].现代医院,2009,12:66-67.

[4]Graciele Fernanda da Costa, Linch,Aline Cammarano, et al.Graduate program in nursing at the Federal University of Santa Maria: trajectory and results[J].Revista gaúcha de enfermagem / EENFUFRGS, 2013, 34(1):147-154.

[5]宋志芳.实用危重病综合救治学[M].北京:科学献出版社,2007:169.

编辑/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