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菊+雷星星+陈秋

摘要: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2型糖尿病发展到后期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中医“毒”理论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并且中医“毒”是一种对机体有害的病理产物。本文主要从中医学“毒”理论来阐述“肝毒”的概念,并且从肝毒入手并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基础来讨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从肝毒出发简要论述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关键词:毒;肝毒;2型糖尿病;并发症

Abstract:Type 2 diabetes belongs to Chinese medicine "diabetes" category,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eveloped to the late complications.There will be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is a special concep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kind of harmful pathological produ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ison" theory to elaborate the "liver toxicity the concept of",and from the start and liver toxicit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ic theory to discuss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on the basis of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from liver toxicity.

Key words:Toxin;Liver toxicity;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omplications

1 中医“毒”理论及“肝毒”概念

“毒”是一个特殊概念。关于“毒”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周易》。其噬磕卦中记载“六三,噬腊肉,遇毒”。孔颖达注释“毒者,苦恶之物”,这是毒的本义[1]。而中医的“毒”可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外毒和内毒。这里主要讨论内毒。“内毒”是指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而产生的有害的致病物质,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或人体在外邪作用下产生的病理产物积聚郁滞所化生的超过自身排泄能力的一类致病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损害机体的正常功能。因肝属木,肝脏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必会导致肝的气机紊乱,疏泄功能不及则气机郁结,气血不畅。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滞留体内,形成可以损坏机体功能的毒,而这种由内而生的毒称为“内毒”。因此,肝脏致病,以内毒为主。

内毒的形成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失常等因素损伤脏腑,导致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痰饮水湿及瘀血羁留体内,蕴结日久成毒[2]。内毒是也可由生理物质或代谢废物蓄积,或生理物质易位形成的。常见的内毒有瘀毒、痰毒、湿(水)毒等[1]。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综上所述,内毒既是脏腑功能、气血阴阳失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它不仅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而且又是加重疾病的重要因素。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肝毒主要因情志内伤、饮食失常等因素损伤肝的脏腑功能,导致肝的气机紊乱,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使肝脏内的生理产物及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痰饮水湿及瘀血蕴结日久而成。

2 从肝毒辩证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机制

2型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早在《内经》中就对消渴的症状、预后有较为详尽的记述,同时对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主证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及讲解[3]。从古至今各个医家也多以“三消辩证”研究较多,基本以“阴虚燥热”立论。时至清代,着名医家黄坤载精辟地论述曰“消渴者,足厥阴肝之病也”。并强调“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这一观点开创了“从肝论治糖尿病”的先河。虽然有学者开创了“从肝论治糖尿病”的先河,但关于消渴病并发症的病因病机讨论得较少。消渴发展到后期会产生多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是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在症候上属本虚标实。主要以气阴两伤、脾肾阳虚、心血亏虚、阴阳两虚为本,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水湿泛滥为标[3]。肝毒郁于体内可导致肝失调畅,气机紊乱,进而化火伤阴,致使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气机进行正常代谢[4],从而出现各种并发症。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肝的疏泄是保持肝脏本身功能协调及其他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肝主疏泄的主要含义是调畅气机[5]。机体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的疏泄功能又是保障气机升降出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肝脏在整体气化中是最活跃、最关键一脏。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血液的运行、津液及精微物质的输布代谢方得以正常。肝的功能紊乱可致消渴病的发生发展,而消渴病也可致肝的功能进一步损害,这样可进一步致使肝毒郁积体内,肝毒郁于体内可使各脏腑组织的功能紊乱,从而并发各种病症。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而肝阴又能资助肾阴的再生。肝毒郁于体内,肾精不能得以正常肝血的补充,从而出现肝肾阴虚、肾精不足最终出现阴阳两虚等证。并发肾脏疾病。

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可以滋养心血。肝又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利于气血的运行。肝毒郁于体内,影响心血的运行及生成,而心血的运行及生成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心血亏损、瘀血阻络等证,并发血脉病变。

《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6]。肝的气机调畅,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从而保持肌肉丰满,健壮有力。肝毒郁于体内,影响脾的消化功能,脾不健运,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送至周身,而离中焦最远的足最先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气阴两伤、脾肾阳虚、痰浊不化、水湿泛滥等证,并发双足溃烂、水肿等病症。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和营养全身的作用。足厥阴肝经的主要运行路线为:起于足大趾背上丛毛部,上沿足跗到内踝前1寸处,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太阴经之后,上经膝、股内侧,入阴毛中,环绕阴器,达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过横膈,分布于胁肋,经喉咙的后面,上入鼻咽部,连目系,上出额部,与督脉会于颠顶[7]。肝毒郁于体内,影响肝经的正常运行作用,根据足厥阴肝经的运行路线可知,肝经的正常生理功能受损,势必影响肝经循行部位,并且经络之间相互连接且遍布全身,故出现肝血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等证,并发视物不明、耳聋、性功能低下、头痛头晕,最终致四肢麻木等并发症。

3 从肝毒论治2性糖尿病并发症

肝毒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肝毒内郁是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肝毒包括痰、瘀、湿等蕴结于肝所致的内生毒邪。因此,从肝毒论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以清肝解毒为基本原则,只有肝毒清气机才会得以调畅,气血才得以和调,经络才得以通利,而这些是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的基础;血液的运行、津液及精微物质的输布代谢正常的关键环节。再佐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滋阴温阳、活血化瘀、通络祛风、化痰除湿等法以标本兼治。主要中药如:决明子、枸杞子、牡丹皮、菊花、夏菇草、栀子、黄连、龙胆草等,可根据症状随症加减。

古人认为肝气通于春,春生之气升发则万物萌动,生机勃勃。这说明肝在机体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肝气调畅则一身气机才能升发活动。因此,从肝毒立论来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症为治本之法。当然,还应注意合理用药,科学饮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等。

参考文献:

[1]卢绪香.论肺毒[J].山东中医,2012,4(10441):6-8.

[2]第五永长,李妮矫.论中医“毒”概念的演变及其阴阳属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5(25):655.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7.

[4]王钢柱.中医疏肝调气法治疗糖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

[5]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6]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6:51.

[7]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6:109.

编辑/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