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澎,郭 怡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肝胆血管外科,陕西 西安 7100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管病症,有着较高发病率[1]。近年来,ASO 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发生主要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发病早期,患者因下肢血供不足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如未能及时有效干预,随下肢动脉狭窄进展,甚至闭塞,可能导致下肢缺血加重,导致组织坏死、足趾溃破等,重者需截肢,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2]。当前,临床主要有药物、介入术等疗法。介入术因创伤小、可重复、效果佳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是治疗ASO 的主要介入疗法,常用术式有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两者各具特点,但有研究指出两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等方面有所差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105例ASO 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剖析PTA 不同术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2 月~2020 年5 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105 例ASO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临床症状、动脉彩超等检查确诊,符合ASO 相关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为足趾缺血坏死、跛行、静息痛等。纳入标准:①确诊为ASO;②符合介入术指征;③膝关节以上血管病变。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完整;②年龄≥85 岁;③合并严重心、肺、肾等脏器管疾病;④先天性下肢功能障碍或血管病变者。依照PTA 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 例)和研究组(55 例)。对照组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58~77 岁,平均年龄(69.41±5.73)岁;病程2~13 年,平均病程(8.25±1.54)年;病变部位:髂动脉26 例,股浅动脉中上段19 例,股浅动脉下段5 例。研究组中男31 例,女24 例;年龄61~75 岁,平均年龄(69.19±5.58)岁;病程4~12 年,平均病程(8.24±1.70)年;病变部位:髂动脉29 例,股浅动脉中上段15 例,股浅动脉下段6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球囊扩张术。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者左侧。行局部浸润或联合静脉复合麻醉,起效后于腹股沟区往下顺行穿刺股浅动脉,置入4~6F导管鞘。然后在导丝配合导引下将导管送到病变血管,再造影确认后进行全身肝素化。然后交换导丝,将球囊置入,从远端开始逐步对病变血管予以扩张,持续3~5 min。术后将导管撤出,并拔掉动脉鞘管,对穿刺点持续压迫15 min,并用绷带加压包扎1~2 d。术后3 d 常规应用抗生素和低分子肝素。

1.2.2 研究组 采取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行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病变段后,将导管头端置于血管闭塞处近端,先行团注尿激酶30~40 万U 局部溶栓。然后用J 型亲水超滑导丝,缓缓捻转开通闭塞段。如常规开通失败,则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技术尝试开通,成功后用超滑导丝于导管下意向性穿入闭塞端动脉内膜下腔,经闭塞段后再重新进到动脉真腔。再置入自膨式支架,两侧跨病变段1~2 cm放置,确认妥当后完成手术。术后3 d 常规应用抗生素和经静脉给用低分子肝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①ABI: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术前及术后1、3、6 个月的ABI,于22 ℃~25 ℃室温下,指导患者平卧10 min,袖带置于拇趾,用血流探头粘附于拇趾腹侧面皮肤,加压,检测拇趾动脉血压,连测3 次取均值。②跛行距离:测定术前及术后1、3、6 个月的跛行距离。③并发症: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心功能异常、穿刺部位血肿、血压异常等。

1.4 疗效评价 依照ASO 相关诊疗效果标准[4]:①显效:症状基本消失,ABI 提高≥10%,跛行距离增加≥2 倍;②有效:临症状显着缓解,ABI 提高<10%,跛行距离增加<2 倍;③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ABI 指数或跛行距离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行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BI 比较 两组ABI 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术后1、3、6 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跛行距离比较 两组跛行距离较术前均有改善,研究组术后1、3、6 个月跛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ABI 比较()

表1 两组ABI 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

表2 两组跛行距离比较(,m)

表2 两组跛行距离比较(,m)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出现2 例穿刺口血肿,发生率为3.64%;对照组出现3 例穿刺口血肿,4 例血压异常,1 例心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6.00%;两组患者并发症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变化以及老龄化进程加快,ASO 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该病主要发病人群是老年人,对多种治疗方式耐受力较低。当前,临床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旁路术等方法。药物治疗主要应用扩张血管、抗凝、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有一定疗效,但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症[5,6]。外科旁路术有着良好效果,但创伤较大,患者依从性不佳。PTA 凭借其创伤小、重复性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开来,常见术式有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但两者孰优孰劣存在争议[7]。

在对患者内科治疗时,治疗方案以控制基础病变为主要目的,随即依照患者状况改善微循环,但此种方案疗效整体不佳。球囊成形术疗效较好,一直被当作PTA 首选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度较高。但有研究指出,球囊成形术是一次性手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复发率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二次手术几率[8]。同时,术中可能发生内膜撕裂、血管痉挛、栓子脱落等致血管闭塞,采用小直径、长球囊可显着减少并发症发生[9]。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主要通过植入金属内支架支撑狭窄血管,该法克服了球囊扩张术血管夹层撕裂、弹性回缩的缺陷,可更好地改善血管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10,11]。该术式能在非狭窄段顺利通行,而前行到基础狭窄段时会受到较大阻力,在此状况下可对支架长短进行调整,保证突破效果。有研究认为[12],导丝开通时可选择单弯导管或球囊导管支撑,其中单弯导管能保证在血管内通行时方向正确,有助于导丝在狭窄腔内前行或退出,操作上相对更灵活、便捷。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ABI 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术后1、3、6 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9]。由此看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有效改善ASO患者的ABI,原因在于术中对病变部位闭塞血管可先行溶栓,再置入支架促进病变管腔再通,并实现对病变血管壁的伸展,减少直接性损伤,使术后ABI有效改善。同时,从术后跛行距离看,研究组术后1、3、6 个月跛行距离均长于对照组,说明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在改善患者ABI 基础上,提升跛行距离,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9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球囊成形术,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改善ASO 患者症状的效果更佳,通过局部溶栓和J 型亲水超滑导丝开通管腔,再通过支架扩张动脉管腔,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13]。研究报道[14],该术可在机械支撑作用下改善管腔狭窄,且在支架作用下避免再狭窄。从治疗安全性来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PTA 的重要术式,损伤较小,且本研究选用的支架材质是镍钛,表面无生物活性,光滑度好,置入血管病变部位后,血小板聚集风险小,不会致血栓形成,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15]。

综上所述,PTA 治疗ASO 有良好的效果,在具体术式选择上,球囊成形术与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后者在改善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上有着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