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霞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血透科,天津 300400)

尿毒症(uremia)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阶段,属于不可逆性疾病,现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为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但随之出现的多种不良反应正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长期存活率[1,2]。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便秘、食欲减退、呕吐等,易导致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及营养不良等情况,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且不利于充分透析,增加了疾病负担[3,4]。基于此,减少血透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血透治疗的持续性及充分性,是维持患者后续生存的重要条件[5]。研究显示[6],中药灌肠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多种并发症均具有确切的防治作用,且简便易行,疗效安全,无副作用。现本研究结合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于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0 例尿毒症患者,观察中药灌肠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便秘、食欲减退及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于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0 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36~67 岁,平均年龄(55.86±7.75)岁;透析时长12~35 个月,平均透析时长(27.19±3.58)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 例,高血压肾病6 例,尿酸性肾病2 例,糖尿病肾病29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35~68 岁,平均年龄(55.79±7.65)岁;透析时长12~36 个月,平均透析时长(27.24±3.61)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 例,高血压肾病7 例,尿酸性肾病2 例,糖尿病肾病27 例。两组性别、年龄、透析时长、原发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尿毒症相关诊断标标准;②符合血液透析指征;③生存期≥6个月。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者;②中药灌肠不耐受者;③服用其他对症药物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血液透析机(威高DBB-27C)进行治疗,以碳酸氢盐透析液为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血流量设置为200~250 ml/min,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纳(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注册证号H20140280,规格:0.4 ml∶4250 IU)进行抗凝治疗,3 次/周,4 h/次,连续治疗并观察2 个月。

1.3.2 观察组 在以上透析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组方:大黄、蒲公英20 g、牡蛎20 g、益母草20 g、败酱草20 g、黄芪15 g、制附子9 g,合水煎至300 ml,取150 ml 进行保留灌肠,药温需维持在37 ℃~38 ℃,将软管润滑后插入肛门内10~20 cm,随后将药汤缓慢灌入,完毕后保留1 h,1 次/d,透析日除外,连续治疗并观察2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生化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透析充分性[蛋白分解率(PCR)、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平均尿素氮浓度(TACurea)]、氧化应激指标[血浆丙二醛(P-MDA)、超氧化物歧化酶(P-SOD)、过氧化氢酶(P-CAT)]、不良反应情况(便秘、食欲减退、呕吐)。疗效[7]:①显效:症状明显减轻,CCr≥30%或SCr 下降≥30%;②有效:症状减轻,CCr≥20%或SCr 下降≥20%;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SCr、BUN水平下降,CCr 升高,且观察组SCr、BUN 水平低于对照组,CCr 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Cr、BUN、CCr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SCr、BUN、CCr 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透析充分性指标比较 观察组PCR、TACurea 低于对照组,Kt/V 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透析充分性指标比较()

表3 两组透析充分性指标比较()

2.4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对照组P-MDA 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SOD、P-CAT 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MDA、P-SOD、P-C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P-MDA、P-SOD、P-CAT 水平比较(,nmol/L)

表4 两组P-MDA、P-SOD、P-CAT 水平比较(,n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便秘、食欲减退、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尿毒症可归于中医“水肿”“虚劳”等范畴,其病机在于本虚标实,其中,脾肾双虚为其“本”,湿浊毒盛为其“标”[8]。当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后,其虚证渐兴,肾虚则肾之阴阳失衡,脾虚则水液输布运化失司,由此可致气化开合失常、津气当升不升,水湿停留,浊邪壅滞,遏阻三焦,进而导致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9,10]。对此,当以益肾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中药灌肠是中医常用治疗手段,可将中药保留于直肠及其以上结肠内,利用肠粘膜通透性,促进药液与黏膜下毛细血管内体液的物质交换,达到清除血液毒素及有害物质的目的,同时补充电解质与碱性物质,促进神经体液调节,改善胃肠蠕动,缓解不良症状[11-13]。本研究使用的中药方剂中大黄具有荡涤肠胃、通腑泄浊、活血解毒的作用,可促进体内湿浊、水毒的排出;制附子则可回阳救逆、散寒温阳,与大黄一清一温,攻补兼施;牡蛎具有收敛固摄之效,可防大黄泻下太过,配伍以保其效;黄芪、败酱草、蒲公英等药材则具有补气活血、利水化湿、解毒降浊的作用,诸药合用可达益肾活血、通腑化湿的目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引发的并发症具有积极的防治意义[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灌肠有助于血透效果的提升,其辅助作用明显,与冯冰等[16]研究一致。分析认为,中药汤剂保留灌肠联合血液透析,可达到标本兼治、整体调治的效果,促使血透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提升疗效[17]。SCr、BUN、CCr 等均是反映机体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其水平高低可用于血液透析疗效的判定,SCr、BUN 越高、CCr 越低表示透析效果越差[18]。而PCR、TACurea、Kt/V 指标则可反映血液透析的充分性,PCR、TACurea 越低、Kt/V 越高表示透析越充分。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观察组SCr、BUN 水平低于对照组,CCr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PCR、TACurea 低于对照组,Kt/V 值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药灌肠方案可提高血液透析对肌酐及尿素氮的清除效果,进一步保证其血透充分性。分析原因为大黄作为灌肠汤剂主药,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炎性细胞的增殖,减少氨基酸等尿毒素的合成原料,促进肠道氮质清除,进而降低血中SCr、BUN 含量,并通过减少肝肾组织中尿素的合成,抑制肾小管细胞的高代谢状态,以此改善蛋白质与脂质的代谢,提升肾小球滤过率,保证血液中蛋白、尿素及尿素氮的清除效果,提高透析充分性,保护患者的残肾功能[19,20]。研究显示[21],氧化应激是导致血透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SOD 是机体清除自由基的重要生物酶,可通过催化歧化反应清除机体氧化状态,CAT 则可降低细胞内H2O2浓度,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损伤活性,而MDA 作为脂质过氧化的重要产物,可有效反映机体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及强度[22,23],以上均是氧化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P-MDA 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SOD、P-CAT 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P-MDA、P-SOD、P-CA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灌肠方案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亢进,对机体状态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此外,观察组便秘、食欲减退、呕吐、血压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灌肠方案可降低便秘、食欲减退、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究其原因,方中大黄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而蒲公英则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肠道细菌繁殖,减少肠毒素的生成与吸收,中药灌肠可平衡各微量元素含量,纠正胃肠功能紊乱,进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可增强血液透析效果,保证血透充分性,同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亢进,降低便秘、食欲减退及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