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珍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31)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而引发的出疹性疾病,1~5岁儿童是高发人群,发病部位主要散布于儿童的手、足、口以及臀部,具体病症表现为斑丘疹、丘疱疹等。轻症患儿发病一周内会自行康复,但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较快,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对患儿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通常采用热毒宁注射液,其抗病毒作用显着,同时还可抗炎解热,调节机体免疫功能[2],但其单独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穴位贴敷疗法是将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药物作用于经络继而对身体机能进行全方位调整,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穴位贴敷可加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促进疾病早期治愈[3]。基于此,本文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诊断参照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4]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2)。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1~5.5岁,平均年龄(3.25±1.25)岁;病程2~5 d,平均病程(3.5±0.5)d。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0.5~6 岁,平均年龄(3.25±1.45)岁;病程3~6 d,平均病程(3.7±0.5)d。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批准,同时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年龄小于8岁的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小于7 d;治疗前2周未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排除标准: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或肺发育不良、免疫缺陷者;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者;治疗过程中加用其他免疫调节类制剂者等。

1.2 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测,血象升高提示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口腔发生明显疱疹者应用开喉剑吹敷口腔,同时酌情给予患儿补液和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规格:10 mL×6 支)治疗,10 mL热毒宁注射液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或100 mL 0.9%生理盐水注射液静脉滴注,滴速为15 ~ 30 滴 /min,1 次 /d,连续治疗 7 d。

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药贴药方为:板蓝根15 g、鱼腥草15 g、黄芪15 g。混合磨成粉后加热水混合调制,调制成为膏药,然后将膏药置于医用空白贴中央,并贴敷于患儿天突、膻中、两侧肺腧处,4 贴 /d,连续治疗 7 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主要包括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2)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胸闷以及皮疹。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表1 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组别 n 热退时间 皮疹消退时间 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对照组 31 3.15±0.12 6.35±0.41 4.65±0.36研究组 32 2.14±0.15 3.45±0.13 2.45±0.15 t 2.356 2.658 3.257 P<0.05 <0.05 <0.05

2.2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显着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肠道病毒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多数患儿1周左右可自愈,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 d可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患儿病情危重,部分存活患儿可留有后遗症[5]。

表2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热毒宁注射液的主要药物成分有金银花、青蒿和栀子;金银花是一种被誉为清热解毒良药的中草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适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等,具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毒功效;青蒿属于菊科蒿属植物,是常见的一种中草药,有解热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及抗菌、抗肿瘤的作用;栀子具有清热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由3种药物制成的热毒宁注射液具有非常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各种病菌的感染风险。但临床应用发现,单独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对于不良反应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患儿整体治疗效果有限[6]。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学中经络学说理论为依据,通过将相关药物研磨成粉末,用水、酒、蜂蜜、植物油等液体进行调和,将制成的药膏或药贴直接贴敷于相应穴位处,药贴中的药物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能够有效发挥药效,从而达到良好的辅助治疗功效,对于患儿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无创穴位疗法。本研究中的药贴药方为板蓝根、鱼腥草和黄芪,具有非常好的清热和调理气血的功效。体液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病毒感染与免疫监视的作用,是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机体后可抑制机体免疫,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消耗[7]。中药穴位贴敷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可缓解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药物经过穴位及经络可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促进浆细胞生长发育和分泌,促使保护性免疫球蛋白含量水平上升,进而改善患儿机体内部体液免疫功能状 态[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患儿,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热毒宁治疗能够显着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综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热毒宁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显着,能够有效缓解各项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进行随访观察,因此需要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