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丽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通 226300)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由于恢复快、安全性高成为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手段。膀胱痉挛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易发生出血、泌尿系感染[1]。积极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膀胱痉挛性疼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住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80例,年龄61~82岁,平均(68.5±5.4)岁,病程1-3年,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采用一般护理方法,介绍手术方式和注意事项,给予常规术前准备,术后用3 000 ml常温等渗盐水持续膀胱冲洗。

观察组 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认知干预

让具有娴熟沟通技巧的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态度诚恳、语言亲切;根据患者的职业、性格、文化素养等做出动态评估;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膀胱冲洗的目的、冲洗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鼓励其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传递乐观、开朗的正性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强调主动配合的意义,增加术后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心理调节和应对能力。

1.2.2 行为干预

营造一个整洁、温馨的休养环境;术前口服聚已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术后6 h后给予低渣饮食,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每日饮水2 000 ml,以达到冲洗尿路的作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因咳嗽致腹内压增高诱发膀胱痉挛;根据摘除的前列腺体积来决定气囊内的注水量,一般为20~25 ml;导尿管牵引松紧适宜,待膀胱冲洗液清亮后可放松或除去牵引,以减轻对前列腺窝及膀胱的刺激[1],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膀胱冲洗引流通畅;冲洗液的温度以接近人的体温为宜,保持在(35.5±1.5)℃;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整冲洗速度,一般每1~2 h冲洗1次,一边快速冲洗,一边挤压管腔,以及时引流出膀胱内的小血块。

1.2.3 膀胱痉挛的护理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外来的不良刺激,使患者情绪稳定;耐心听取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和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合理需要;更换舒适体位,嘱其进行深呼吸,减轻腹压;用手轻轻按摩下腹部及腰背部,用热毛巾进行局部热敷,以缓解疼痛;设法分散和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疼痛的感受,如看电视、聊天、播放柔和的音乐,让患者放松自身紧张情绪,改善躯体症状,提高疼痛阈值;必要时消炎痛栓肛门给药或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可有效解除其痉挛。

1.3 评价标准

根据膀胱痉挛程度分为轻、中、重3型。轻型:导尿管周围有尿液外溢,每天5~6次。中型:膀胱有憋胀感,阵发性下腹胀痛,但不剧烈,1~2 h出现一次。重型:有急迫的排尿感,肛门坠胀感,下腹部痉挛性剧烈疼痛,冲洗液不滴,约数分钟出现一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为47.5%,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为22.5%;观察组中、重度膀胱痉挛的比例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前列腺分为内、外两层,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致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中。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导尿管留置、气囊牵引压迫致膀胱颈部压力改变。冲洗液的反复刺激及引流不畅使膀胱敏感性增强,引起膀胱平滑肌无抑制性收缩,出现膀胱痉挛[2-3]。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通常都是老年人,患者由于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环境的差异,导致膀胱痉挛后心理反应各异,常产生焦虑、恐惧、对膀胱疾患过分关注,使得痉挛性疼痛体验加强。

表1 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及程度比较

本次研究显示,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和宣教,通过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膀胱痉挛原因和防制措施的知晓率;用安慰性的语言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调节行为和生理功能[4],提高对护理的依从性;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指导,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减轻、控制患者膀胱痉挛的发作。

[1]陈又春, 张强.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30例的处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24): 208.

[2]朱艳萍, 朱承云. 足部按摩结合药物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12): 933-934.

[3]罗惠芬, 龙翠云. 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6): 866-868.

[4]王芸, 江珉. 持续膀胱冲洗致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 24(2):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