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宪珍 王芸

(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333)

脑卒中发病率为182/10万,年死亡率为89/10万,致残率约86.5%,复发率约4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还有增加趋势[1]。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被称为“三高”疾病。其高致残率表现在脑卒中发生后的存活者中,有60%~80%的不同程度残疾,其中40%为严重残疾。社区康复主要是后遗症的康复,多在社区层面进行,即以家庭居所康复为特色[2]。目前,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是薄弱点。近年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管辖区内的部分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进行家庭康复指导,肢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社区3个月以上无痴呆、单侧偏瘫、经CT或MIR检查明确诊断的脑卒中患者,自愿参加康复指导的30名为康复组,另抽取愿意配合的30名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康复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0~79岁,平均(69.53±9.87)岁;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0~79岁,平均(73.83±7.75)岁,两组均为脑梗死27例,脑溢血3例,病程均为6个月~10年。

1.2 研究方法

康复组上门指导康复方法,指导对象为家属和患者,共6个月。前3个月每周1次,后3个月每2周1次。疗程开始前(首次)和结束后(末次)进行测评。测评内容有肢体功能、运动能力、运动年龄和偏瘫运动功能。康复被动训练为家属辅助患者,主动训练则由患者独立完成,2~3次/d,20 min/次。

1.3 评估

测评量表包括Fugl-Meyer评估法、运动年龄评估法和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法[3]。

Fugl-Meyer评估法:将与脑卒中后躯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定量评估。具体评估有5项:①上肢、手和下肢运动功能评价;②平衡能力;③关节活动度;④关节运动时的痛觉;⑤关节运动时的感觉。总分为226分,其中运动100分、平衡14分、关节活动度44分、关节疼痛44分、关节感觉24分。

运动年龄评估(躯体和下肢):采用以儿童正常发育为根据的运动年龄测评法。有代表性因素的运动项目共28项,按月区分, 满分为72个月。常用于脑卒中恢复期的评价,对脑卒中平衡及步态的康复训练有指导意义。

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将脑卒中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根据肌张力变化评价运动功能。评估包括四肢、步态等方面,每项分为5个功能级(0~4)。利用反射和联合反应诱导运动,遵循肢体功能的恢复理论,按阶段进行康复针对性训练。

1.4 康复指导内容

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评估情况进行康复指导,内容如下。①正确的姿势:卧、坐、站;②床上练习:翻身(左、右)、桥式运动[1](单桥、双桥、床边桥)、从卧位至坐位;③上肢练习:肩、肘、腕、手指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④下肢练习:髋、膝、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⑤平衡:坐位(前俯、后仰、左右侧倾斜)、站立(重心移动、骨盆旋转)的主动和被动运动;⑥行走练习:患腿负重、前后行走、左右行走、上下楼梯;⑦脑卒中康复操(主动运动);⑧脑卒中家庭康复训练录像。

2 结果

康复护理指导前,两组患者Fugl-Meyer测评、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价和运动年龄测评(躯体、下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与首次评估比较,康复组经6个月康复护理指导后, 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ugl-Meyer测评和运动年龄测评(躯体、下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复测,肢体功能Fugl-Meyer测评、运动年龄测评(躯体、下肢)和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与首次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1 两组首次三种方法评估

表2 Fugl-Meyer测评和运动年龄测评

表3 Brunnstrom测评

3 讨论

康复组康复护理指导6个月后,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测评疗效不理想原因是 80%患者的病程在1年以上,由于长期缺乏锻炼和正确的训练方法,患肢关节已出现僵硬,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残疾。但肢体功能在康复指导下进行训练,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平衡功能。患者6个月前后Fugl-Meyer测评和运动年龄测评(躯体、下肢)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疗效明显;而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价不含平衡测评评分,评分虽有提高但不显着,疗效不明显。

因缺少正确康复指导和功能训练,对照组6个月后复测,肢体功能Fugl-Meyer测评、运动年龄测评(躯体、下肢)、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不明显。

康复组患者经6个月康复指导,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家庭康复指导有助于脑卒中肢体功能的提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医学领域,医生与患者也越来越意识到仅控制疾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使身心得到康复,生存质量得到提高[4]。脑卒中社区康复已得到重视。康复既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体护理一个重要环节。社区康复的开展可充分利用康复技术,充分发挥社区护理人员力量,发掘康复医学的内涵,使护理与康复技术相结合,利用社区护理资源使社区康复得到开展和普及,以满足广大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需要,同时为社区康复开辟出一条新路。

[1]俞卓伟, 季敏. 康复医学岗位培训教程[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135.

[2]胡永善. 新编康复医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

[3]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829-1837,1965-1967.

[4]吴蓁, 金先桥, 陈文华, 等. 生存质量测评中量表、特殊量表及其使用问题[J]. 现代康复, 2000, 4(8): 1140-1141,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