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冰石卫峰 刘皋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上海 200080)

52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

徐红冰*石卫峰 刘皋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上海 200080)

摘 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因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52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3例,63.5%)和过敏性休克(5例,9.6%)。结论:应加强对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监测,注意其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Analysis of 52 cases adverse reaction of ceftriaxone sodium

XU Hongbing*, SHI Weifeng, LIU Gaol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 resulting from ceftriaxone sodium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ly reasonable medication. Methods: Fifty two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 of ceftriaxone sodium collec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2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retrospective research.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e mainly 33 cases (63.5%) skin and appendix harm, 5 cases (9.6%) anaphylactic shock. Conclusion: It wa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allergic shock to promote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this drug.

KEY WORDSceftriaxone sodium; adverse drug reaction; analysis

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与青霉素相比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和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不良反应小的特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市,其特点为:①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不及第一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包括肠杆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和淋球菌亦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第三代口服和静脉内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可序贯使用,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各种感染、包括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治疗和手术期感染预防等。②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某些品种能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适用于敏感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③对多种β-内酰胺酶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均不稳定。④基本无肾毒性。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 sodium)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代表性品种之一,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中等强度的抗菌活性[1]。其中,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活性,对溶血性链球菌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亦有良好的活性,且对β-内酰胺酶稳定。药动学方面,头孢曲松钠的血浆半衰期长达8 h、可每日单剂给药,患者顺应性高。头孢曲松钠经肝、肾双通道排泄,在人体内不被代谢,约40%的药物以原形自胆道排出、60%自尿中排出。头孢曲松钠临床应用广泛,故近年来其不良反应报告也逐渐增多。本文对我院2006年1 月-2012年12月上报的因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52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报告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

年12月上报的因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ADR报告。

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ADR的发生与用药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是否符合已知的ADR类型、停药后是否消失或减轻、再次用药是否出现同样反应以及ADR是否可用合并用药的作用、病情的进展或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进行关联性评价[2]。

1.3 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既往有无ADR、ADR上报人职务、原患疾病、给药途径及剂量、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系统分布及临床表现对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和分析,从中寻找ADR发生的规律。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在2006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52例头孢曲松钠ADR报告中,共涉及男性20例、女性32例,男、女之比为5∶8(P>0.05);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91岁,平均年龄为(49.48±23.02)岁。ADR在>60岁组中的构成比最高,其次为51~60岁组和21~30岁组(表1)。

表1 头孢曲松钠ADR在不同年龄组的构成

2.2 感染种类

52例ADR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共26例(50.0%);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五官科和其他感染分别为11、7、3和5例。

第一个维度是基于对“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Carr-Saunders和Wilson(1993)[3]认为,专业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部分,而 “以知识服务于权力”即专业化的意义所在。Freidson[4](2001)和Larson[5](1997)也认为,在专业化过程中,专业组织必须明确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特定知识与能力,从业者才能通过专业教育达到相应的标准,获得相应的证书。这样从业者才能与顾客建立信任的关系,在造福社会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6]。从“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出发,可以总结出三个相关要素,即专业标准、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

2.3 给药途径及剂量

52例ADR病例接受的均为静脉内滴注给药,其中日单剂给药2.0 g的有45例(86.5%)、给药1.5 g的有1例(1.92%)、给药1 g的有3例(5.77%),其余给药剂量都低于1 g。

2.4 ADR主要累及器官系统

ADR在给药过程中发生的占大多数,为38例;在给药结束后发生的为14例。所见ADR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计33例;另有过敏性休克5例(表2)。

表2 头孢曲松钠ADR累及器官系统构成及临床表现

2.5 ADR的转归

52例ADR病例中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好转的为43例,经针对性治疗治愈的包括过敏性休克5例。以上52例ADR报告中由医生上报的为41例、由药师上报的为11例。

3 讨论

3.1 ADR发生与性别和年龄的关联

头孢曲松钠引起的ADR在各年龄组均有分布,且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区别。值得关注的是,51~60岁(11例)和>60岁(18例)两年龄组的ADR报告率较其他年龄组高,究其原因可能与肝、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和肝内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致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解和排泄过程减慢,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并易在体内蓄积有关。因此,对老年人使用头孢曲松钠时要特别注意。

3.2 ADR发生的时间

头孢曲松钠的ADR多在给药过程中发生,其中5例过敏性休克发生在开始给药后30 min内,经停药、积

极救治才挽回生命。

3.3 应重视过敏性休克

52例ADR病例中有过敏性休克5例(9.6%)。过敏性休克属I型变态反应,是一种速发型超敏反应,常在开始给药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发展甚至因此导致死亡。90%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开始给药后30 min内,故在经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时滴速不可太快,且给药结束后至少需再观察30 min才允许患者离开医院。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即停药,并立即皮下或肌肉内注射肾上腺素0.5 mg;也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 ml后缓慢经静脉注射,并同时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 mg和吸氧等。有报道称,在使用头孢曲松钠后第11天仍会出现迟发型ADR且间隔21 d重复给药还可发生过敏反应,这可能是第1次给药激活了机体免疫系统、经10 d左右产生抗体所致,提示给药全程监测十分重要[3]。

对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更要注意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给药时应给予全程监护、保障用药安全。有关资料显示,在对青霉素过敏患者中有20%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患者则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4]。对发生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者应避免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近年出版的《注射药物应用手册》建议,使用头孢曲松钠前应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但此建议因无充分理论依据,未被实际采纳。应充分注意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曲松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可能是有区别的,因为药物的纯度、杂质成分及其含量是引起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5]。

3.4 医生应密切观察、发现、处理和报告ADR

医生和护士往往是ADR的第一发现和处理者,在ADR的发现、处理和上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药师也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ADR的监测力度,做好安全用药宣传。

4 结语

头孢曲松钠在抗菌谱、抗菌作用和药动学上具有一定的特点,是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唯一一个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避免不规范的随意使用,同时注意和重视其ADR及其正确的处理方法。

临床上使用头孢曲松钠时不仅应关注其抗感染疗效,还应高度重视其ADR的严重性。只有科学、合理和规范地使用头孢曲松钠,才能降低或尽量避免其严重ADR的发生。为此,笔者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头孢曲松钠的适应证;给药前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特别是过敏体质伴哮喘患者慎用[6],对有青霉素严重过敏史者避免使用,对有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护。医生在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做到:①尽早明确病原诊断;②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③根据药物的体内分布特点和感染部位选用抗菌药物;④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态等因素选用抗菌药物;⑤严格控制预防用药;⑥注意了解细菌的耐药现状及发展情况;⑦注意主要病原菌构成的变化[7]。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较多的一个原因是其临床用量较大,相对于那些临床用量较少的药物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产品杂质问题,各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品质不同、杂质含量也不同,故选择品质好的产品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89-490.

[2] 裴新宇, 方平, 何建军.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系统与信息来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9): 150-151.

[3] 王丽华, 孙艳, 王羽凝. 116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15): 1906-1907.

[4] 许晓莲, 马勇智, 李勃, 等. 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25例分析[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8, 17(8): 694-695.

[5] 项青青. 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5): 411-412.

[6] 韩重, 杨威.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探讨[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9, 30(3): 135-136.

[7] 李娟, 鄢浩.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及风险规避的探讨[J]. 中国新药杂志, 2010, 19(21): 1932-1935.

收稿日期:(2013-06-03)

作者简介:徐红冰,主任药剂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 xuhongbing99@163.com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1-0045-03

文献标识码:C

中图分类号:R978.11; R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