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 杨燕 卜丹霞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医疗也逐渐从以疾病治疗转向以疾病预防的“治未病”为主。病理学知识可以运用于健康管理治未病中,通过开展相关病理学检查结合病理学理论,可进行疾病普查与诊断工作,提早发现及预防疾病;或针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减少疾病后遗症,及早治愈疾病,对于推动社会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健康管理;治未病;病理学;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pathology in health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Xiao Juan, Yang Yan,Bu Danxia. The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ueyang,Hunan   414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imes,people's awareness of self-health management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and medical treatment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disease treatment to disease prevention.Pathology knowledge can be applied to health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By carrying out relevant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combining with pathological theory,disease survey and diagnosis can be carried out,so as to detect diseases in advance,prevent disease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s.Or early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e disease,slow dow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reduce the sequelae of the disease,as soon as possible to cure the diseas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ealth management.

【Key Word】  Health management;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Pathology;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4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0-009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0.031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老年群体逐渐扩大,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自身的健康及健康管理也更为关注。许多与健康有关的理念不断涌现,如消除亚健康、健康养生、健康生活、健康饮食等。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的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然而在当下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现状下,一方面人们因频繁应对高强度工作而形成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家对于健康管理的意识也在逐渐强化和提升,希望自身持续处于身心健康的状态。促使当下的医疗行业更加重视健康管理,从以往的“有病治病”的观念,发展到现今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观念[1]。而病理学独特的知识理论体系,可以很好地运用到治未病之中,值得深入挖掘与应用。

1    治未病与病理学的关系

“治未病”的思想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诞生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所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乱不治已乱,此之谓也”,这便是治未病思想的萌芽阶段。经过长期思考累积、酝酿沉淀,到明清时代,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再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成熟体系。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强调寓防于治、防治结合,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2]。“治未病”实则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在疾病即将发生、发展或者可能加重之前及时进行干预或者治疗,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者控制疾病不至于加重。“治未病”在防治疾病的同时,也是一种对身体、心理健康甚至社会适应能力的防范、治疗、管理的思维。治未病是医疗发展的趋势,医学不仅仅应该关注疾病状态,更应该关注疾病前状态[3]。

病理学是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体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结局和转归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学科[4]。病理学通过多年的发展以及理论实践积累,从流体病理学发展到器官病理学,再到现今的细胞病理学、分子病理学,不断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病理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病理学诊断是研究和诊断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的方法之一,在临床医疗中素有“金标准”之称[5]。病理学知识如果恰当地进行运用,可以指导治未病。如通过运用病理学中疾病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某些医疗手段和检测方法,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干预,未病先防;或者既病防变,在疾病发生之初尽早诊治,阻止疾病继续发展与传变,帮助人们更好地防治疾病[6]。本文将病理学与治未病有机结合,阐述病理学应用于健康管理治未病中的具体途径和积极作用。

2    病理学应用于健康管理治未病中的途径

健康管理是通过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医疗支出,提高生命质量。通过运用管理学的思维对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充分针对群体与个体开展健康教育,有效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个体及群体的健康管理水平和意识;通过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健康干预、健康信息采集等一系列方法与途径,持续改善与人们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减少疾病的发生。病理学因其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可以多方面促进治未病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

2.1    运用细胞脱落学检查,开展疾病普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或细针吸取的细胞,涂片染色后再进行诊断,是病理学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其优点是: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安全性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可以建议高危人群每年例行常规体检,通过细胞脱落学检查进行体检普查。例如,对已婚妇女行常规宫颈刮片检查,只需从子宫颈部刮取少量细胞样品,置于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异常。有数据表明,宫颈刮片检查能使子宫颈癌的病死率至少降低70%。而且这种诊断方法不会引起宫颈损伤,也不会引起检查者疼痛或太大不适感[7]。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世界各国均大幅度增长,跃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三位。肺癌发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忽略,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故其治疗效果一直不满意,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对于肺癌高危患者,如长期吸烟的男性,可以运用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排查肺癌,阳性率可达到60%~70%。检查人群只需咳出少量的痰液,再将痰液制成涂片进行观察即可,简便易行,患者无痛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口腔内结节和经久不愈的溃疡处采样脱落细胞筛查口腔癌;通过胃冲洗液或胃液做沉渣标本筛查胃癌;通过十二指肠引流液筛查十二指肠癌、胆管癌、胰头癌;通过晨尿筛查输尿管癌、膀胱癌;通过前列腺分泌液筛查前列腺癌等。因此细胞脱落学检查可以很好地运用于疾病普查:在患者出现早期症状前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疾病;对于疾病高风险人群,可以通过劝导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前进行干预,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2    警惕组织细胞化生,预防癌前病变    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其并非由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一般只能转变为性质相似的细胞。机体的一种组织由于细胞生活环境改变或理化因素刺激,在形态和机能上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是机体的一种适应现象。如支气管黏膜长期受吸烟或慢性炎症刺激,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组织,称鳞化;虽然对慢性刺激的抵御能力有所增强,但却削弱了呼吸道的防御能力,更易招致感染和有害吸入物的长期作用。再例如,正常情况下,胃黏膜的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胃黏膜正常的成熟上皮细胞,以补充胃黏膜衰老脱落的表面上皮;慢性胃炎时,在炎症刺激下干细胞会出现异常增殖,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黏膜上皮组织,而发展成为小肠型上皮组织,称为肠上皮化生;随着炎症的加重,化生也随之加重,在小肠型肠化生的基础上还可能发展为大肠型肠化生。化生性改变长期存在是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的基础,支气管黏膜鳞化与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大肠型肠化生更易癌变成为肠型胃癌,所以某些化生属于癌前病变。然而,适应性改变是可逆的,引起化生的组织和细胞在病因消除之后可以恢复为正常的状态。通过临床采集好发人群的组织和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如果检测细胞出现了化生现象,则可以进行提前干预:寻找该类人群引起化生的具体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病因,通过提前干预使在没有出现疾病症状前就能够及早发现,继而开展早期治疗。这样不仅能减少因疾病引起的个人的痛苦,也能降低医疗费用,减缓因疾病导致的家庭经济压力,节约医疗资源。

2.3    检测易感群体细胞变化,降低疾病发生率    某些疾病具有易感群体,例如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包括油漆工、化学化工厂工人、矿工等。由于长期处于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或有毒性气体超标的工作环境中,身体健康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在没有机器能够取代人工的情况下,无法摆脱因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对机体的持续性刺激而引起的慢性损伤,因而此类人群也是某些疾病,尤其是血液性疾病的易感群体。对于因造血干细胞受到影响而引起的血液性疾病,采用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是也会对自身细胞产生严重伤害,引起组织损伤。而干细胞移植治疗术虽然疗效较好,但是受到配型的限制,且费用高昂,不具备普适性,难以广泛开展。白血病患者因为有效白细胞减少,会出现感染发热等症状;红细胞减少,则会出现出血、贫血等症状。可以通过对易感人群进行定期血液检查,观察血液细胞的变化,降低血液性疾病的发病率。一些患者由于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同时也是相关癌症的易感群体,例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为肝癌的易感群体;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女性为宫颈癌的易感群体;慢性皮肤溃疡患者为皮肤癌的易感群体。因此,对于此类易感群体,也应该定期安排体检,进行细胞学检查,检测病变部位细胞变化,监控危险因素,通过早期干预或规避风险,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3    病理学对健康管理治未病的影响

3.1    根据病因学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病理学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因。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历时较长,从健康到疾病状态可能需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而病因可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医疗条件等有一定的相关性。某些疾病的病因具有可干预性,可以通过消除或避免病因,在相关疾病形成之前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预防或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延缓疾病,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例如长期使用电脑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往往运动量较少,容易引起腰肌劳损、颈椎受损,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在办公室长期久坐还易引起便秘痔疮、体内毒素堆积易引起皮肤损伤等;工作紧张、压力大、饮用过量浓茶或咖啡容易导致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健康受损。长期吸烟会引起呼吸系统损伤,长期酗酒会伤害肝脏,长期熬夜对肝脏、心血管、消化系统都会有损伤,易引起包括肝硬化、肺心病、冠心病等在内的各类疾病。长期高盐高脂饮食习惯容易诱发如高血压、骨质疏松以及糖尿病等。因此,对于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各类疾病,可以在出现该类疾病典型症状前进行干预,通过健康宣教、家属监管等方式,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敦促戒烟、戒酒,进行适度的运动,调整饮食起居,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劳逸适度,情绪平和等,进行疾病的提前预防[8-9]。

3.2    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    通过病理学诊断与检测方法的运用,能够早期发现某些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尤其是对于肿瘤性疾病或癌前病变,通过对组织器官的大体影像学观察,结合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观察,可以发现许多器官的早期病变。例如原位癌是一种早期非浸润性癌,大多没有任何特殊的临床表现或疾病征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浸润癌[10]。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诊断发现如宫颈原位癌、皮肤原位癌、胃原位癌、直肠原位癌、乳腺小叶原位癌等。原位癌没有浸润生长和转移的危害,临床症状往往也较轻微,尽早发现,进行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治疗方式也比较简单,一般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配合放疗治疗,治疗费用也较恶性肿瘤更低。某些原位癌甚至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例如,宫颈原位癌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意愿、年龄以及生育要求,对于育龄期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选择宫颈锥切手术;患者如果没有生育要求,则可以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通过病理学诊断与检测,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某些病变,及早清除体内病变组织细胞,治愈疾病或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发展,降低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生率。

3.3    推动社会新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针对消除病因的疾病预防措施的展开,将会极大提高人们对于包括养生保健、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等各方面在内的健康管理的需求。因此,在科学医疗、合理保健的基础上,更需要建立一套周密完善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通过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人们建立规律科学的生活方式,维护和促进健康,降低疾病风险,远离疾病状态。由此可进一步推动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新型行业的发展,同时吸纳营养师、养生师、健康管理师、保健师等相关专业人才就业。专业人士能够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客户从心理、环境、社会、生活方式、营养和运动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的健康维护和服务保障。不仅能提高人们维持身心健康的热情与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还能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拓宽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等行业的就业市场,提高社会就业率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平衡稳定。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医学也逐渐注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病理学作为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通过病理学理论与诊断方法的运用,可以对许多早期疾病进行干预治疗,具有明显的“治未病”优势。但是,群众“治未病”知晓率低,“治未病”理念目前尚未完全深入人心[3]。应该加大科普推广力度,增加民众对病理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提高民众的治未病意识,将病理学知识与“治未病”有机结合,使之真正发挥“治未病”作用。探索出适合我国健康事业的方法途径,缓解当前传染病、慢性疾病高发等多种健康问题,满足人们对高质量、个体化以及多样化的健康服务的需求,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

参考文献

[1]    张文玲.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21(21):62-64.

[2]    齐佳龙,齐昌菊,杨睿,等.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古代文献梳理及内涵浅析[J].中医文献杂志,2021,39(1):34-36.

[3]    董丽,徐厚平,周仲芳,等.“治未病”思想溯源及现状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5):197-199.

[4]    杜江,王亮,张恒,等.MBBS留学生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3):334-336,340.

[5]    党微旗,陈聪,时雨,等.依托高校附属医院促进病理学第二课堂开展[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2):79-81.

[6]    周智慧,陈启亮,章小燕,等.从中医治未病理论谈饮食调护防治慢性病[J].福建中医药,2019,50(6):50-52,55.

[7]    彭云红,牛玉芹,刘鲁娜.体检宫颈筛查中HC2-HPV检测在女性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118,120.

[8]    张红燕,丁天红.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康复医学中的运用价值探讨[J].现代中医药,2020,40(3):16-20.

[9]    崔淑兰.基于治未病思想浅谈亚健康防治[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9):16-18.

[10]    王晓蔚.医学职业教育中病理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6):197-200.

(收稿日期: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