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若琦

语言表达是表演与节目主持的核心。在表演中,语言表达来源于剧本独白,表演时作为剧中人物语言传播于受众;在节目主持中,“主持”等同于“说话”,没有言语,何谈主持?两个专业虽同为语言表达,但表演与节目主持不论是在语气、语调还是在技能用法上都有明显不同。同时两者又存在相同之处,首先表演和演播语言中存在同一个字——“演”,其次我们有了更多的节目种类,如朗诵情景剧,融合了部分表演成分,朗诵稿不再是单人独白朗诵,而是加入更多的角色对话。以下我将从表演与演播主持各自不同的定义出发,通过分析、体会和总结本学期研究的两个课题——主持艺术、剧本独白,深入探析两者人物语言中不同与相同的具体细节以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一、定义

首先,从广义上来说,节目主持属于播音主持范畴,是新闻传播和语言文学艺术的结合,介于文化和艺术门类之间,以文化为主要支撑、以艺术为载体的一种传播方式。而表演则是以语言、形体和态势公开再现作品原貌,将日常生活内容融合展现的一种表达方式。从两者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定位不同,在综合类大学中拥有播音主持专业的学校经常会把该专业设立在新闻与传播类别下,明显的着重点在于语言传播;而表演历来属于戏剧文学专业,此侧重点在于戏剧表达。可以说两者传达给受众的内容明显不同,但两个专业具有一个共同的作用——传播信息。

对于播音主持来讲,传播的信息基本以政府宣传为主,播音主持专业从设立以来就被定义为政府的喉舌;而表演相较于播音主持更显自由,传播的信息多为艺术文学,政治性色彩并非主要表达意图,通常以表达某剧本的主题为重。在《主持艺术》这本书中,吴洪林老师将电视节目主持人定义为——以“我”的方式出现在镜头与话题前,为受众群准备并驾驭一档固定节目的演播人。参照吴老师对节目主持的定义,我模仿写出表演的定义——以剧中人物的方式出现在舞台或镜头前,用语言、声音、形态以及态势作为角色扮演的手段,为受众立体、形象化地展现一部作品。通过这样的定义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两个专业定位的不同,尽管它们都存在传播信息的情况,但其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同、传播的意图不同,所以受众接收的信息也会不同。

二、演播语言与表演语言

从播音主持来说,如今播音员的演播稿件仍大多由新闻记者采写,泛娱乐时代兴起,出现综艺娱乐节目,这部分稿件则由导演编剧所写。除去娱乐作用,播音主持从诞生起就为传达政府信息、传播新闻实情而生,同时也被视为政党的喉舌。中国广播播音主持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不少学者认为这八十年虽经历无数嬗变,但始终折射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传媒生态层面的历史嬗变”,曾经播音员的角色也一度被定义为“宣传员与鼓动家”。自1940年12月30日起,中国播音事业随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正式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广播稿以中央下发的文件为主,主要作用是将文件传达给受众。当代,虽然身处“娱乐至死”的时代,但播音主持行业仍旧服务于政府并始终致力于传播政治信息与新闻事实。或许我们渐渐不再每晚7点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联播》,但在我们的手机上、车载广播里,新闻几乎是无处不在,我们随时可以听、随时可以看。主持人由曾经的镜头前坐播,到演播室和室外的走播,演播语言也由规整、严苛的书面语言渐渐趋向大众,新闻节目也不再只是《24小时》《焦点访谈》《今日看点》等播报节目,还有手机短视频中的《主播说联播》、央视频App等。

与演播主持不同,表演本为艺术而生,比播音主持的历史要长久得多。表演起源于戏剧,而戏剧起源于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庆典时所唱的“酒神颂”和“狂欢舞”。从两者的起源上来看,就注定了其传播信息的不同,表演在于表现人物心情,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对于神的祭拜和歌颂的形式其实就是表现了人对于神的崇拜与渴望。不同的戏剧又存在不同的表演方式,相对于播音主持要自由得多,对于表演内容来说虽是跟随剧本内容发挥,但剧本类型不限,文字内容也不一定始终为“真”,多数是由编剧通过自己想象编写成合理的故事以满足受众的需要。与播音主持不同,受众群通过戏剧满足的是自己的想象力,戏剧中的情节多数来源于作者和大众的美好愿望或是揭露社会的面纱,是对世界和生活的一种寄托又或是对社会现状的讽刺,这些戏剧并不都基于真实故事但基于真情实感。如果说播音主持给予受众理性的话,表演就是赠予人类感性。

可以说播音主持演播语言和表演语言内容同样在于“真”,但是其含义不同。演播语言的“真”在于演播内容的真实性、演播人的真情实感;表演语言的“真”在于,表演形式的真实,表现所扮演角色的真情实感。

三、英语释义下的节目主持与表演

我们可以借助英文翻译更加形象地解释节目主持演播语言与表演人物语言的不同。首先,表演通常译为play/performance。首先“play”这个单词除了有角色扮演的意思,还可以直接翻译为剧本,它的本意是指为消遣和娱乐而进行的身体或是精神活动,也就是被大众熟知的“玩,玩耍”。其次“performance”译为表现,一场表演通常用此单词来表达,它的本意是展现了一种技能或者执行了一种能力。通过对这两个单词的分析,可以把表演理解为一种娱乐活动,需要明确的是,不论哪一种表演,我们都用这两个单词表达,并没有更加细致地分类。这就说明了表演中的剧本独白在意的是展现一种技能,用途是消遣和娱乐,出发点不在于演员本身的感受而在于演员对剧本人物的感受,其中为了更贴近剧本中人物的性格和体态演员通常会使用表演技巧。

相较于表演,播音员是随着无线电广播发展开始出现的,无线电广播起源于189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英国和俄国先后创办了无线广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1925年英国人约翰·贝尔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主持人”一职应运而生。20世纪以来随着电视机的全球普及,广播渐渐消沉,“主持人”渐渐取代了“播音员”,广播节目播读晋级成为电视节目主持。我们常用presenter/moderator/host/anchor来表达不同的演播状态:“presenter”作为颁奖礼的主持人,原因在于词根“present”有礼物的意思,颁奖礼主持人正是把奖座颁发给获奖人,主持人起到承接作用;“moderator”作为游戏、竞赛节目中的主持人,单词原意为调解人,在这里,主持人起到调节节目节奏的作用;“host”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单词原意为主人,体现的是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像一家之主一样招待来访的明星,起到控制节目节奏、气氛和流程的作用;最后一词“anchor”作为新闻类主持人,原意有接力赛跑中最后一棒的含义,在这里是想表达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关键作用,需要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以保持节目的整体完整性。由此看来,演播的语言多出发于主持人本身,此处区别于演员的作用,主持人驾驭节目,起到调节节目的节奏、流程、气氛的作用,通常在节目中作为承上启下的连接点出现,整合节目信息、完美节目效果。

通过英文释义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演播和表演虽然都存在“演”,但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有不同。表演的“演”在于用不同的表演技法扮演人物角色,塑造剧本人物性格,把剧情完整地演绎出来。而演播中的“演”在于一种动态的过程——把握节目节奏和节目流程;状态体现在当众创作状态和整合信息状态。由此可见,两者不论是在国际语言中还是在中文语言范围里,表现的属性和作用都有不同,因此两者的人物语言表现也不同。

四、人在节目主持与表演中的作用

人是表演和节目主持的核心,通过人说话才能传达演播主持的目的与表演的真谛,同一个人在主持节目和角色扮演时大有不同。

首先,刚刚我们讲到现代播音员统称为主持人,曾经的广播年代起到的是传播政府信息的作用,是传播链的一个中介,作用是通知受众群,说话也只是对着固定稿件进行播读。而当代随着电视的诞生,“主持人”几乎代替了“播音员”这一词,播音员从无线广播的后台转移到了电视镜头前,成为当众讲话的人。播音主持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主持人成为节目流程的主导者、节目沟通的主宰者,是驾驭节目演播并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很多时候,主持人不再单纯靠着手卡、稿子顺流程,而是靠随机应变和即兴创作的能力在原有的节目流程上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正所谓“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中国第一位播音专业博士生导师张颂先生提出播音专业教育里存在“四个真”:真实身份、真诚态度、真挚感情、真切语气,这就区分界定了播音体系与表演体系的不同。表演中真挚的感情虽是核心,但那份感情是调动自己经历中真挚的情感在人物角色身上复活,那时那刻并非本我的真实感情,身份感更加清晰。主持人身份虽然也存在职业角色,但是那个职业角色与本我应该是吻合的,就像是有时候我们可以接受演员私下的性格与角色不同,但不好接受主持人私下与主持人性格不同一样,人物形象的不同就会导致人物语言表现的不同。

其次,谈到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演员只有拥有高度专业的业务技巧,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角色。”这也就证实了演员需要创作的并不只是人物语言而是人物整体,包括人物性格、体态等。区别于节目主持创作语言,表演是要把一个作品演“活”,让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降临在观众面前。从浅层面看,表演的语言不在于演员本我而在于演员所塑造的剧本人物本身,演员在表演时想说什幺都来源于剧本规定,其核心始终围绕着剧本人物。在本学期的我校20级表演班剧本独白的课上,同学们每次开始表演前首先习惯背着身沉思几秒,再转过头来开始演绎,这样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进入剧本规定情境内,让自己迅速转化为剧本角色。而在22级主持艺术课和21级演播语言组织课上,同学们每次上场前则习惯先自言自语,这是在对自己语言和逻辑思维进行整理,是为了在上台时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由此看出,表演和主持虽然核心都在于人,但是对人的定义不同,一个是个体本我,一个是角色本我,如此更清晰地体会到表演语言和演播语言的不同。

五、结语

随着时代大融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门类之间相融相通。如今的播音主持不再是刻板地站在话筒前、坐在演播台、表现在镜头前,而是通过各种节目主题的划分变得越来越自然,例如综艺主持人站在舞台上欢天喜地、访谈主持人坐在沙发上与嘉宾促膝长谈……当我们再提起,发现播音主持不只有严肃的新闻播报,还有具备情感朗诵、对于演播场景的情景再现等多种技能,这一切的变化不仅仅是时代进步的成果,也是艺术之间相互交流的硕果。同样,在表演中对于演员的要求也逐渐有靠拢播音的趋势,比如要求我们不能只注意感情表达还要注意普通话的语音标准,不仅需要演员对于扮演人物感同身受,还需要对人物有理性判断和自我分析。

通过这学期两个课题比较,我对表演和播音主持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两者虽可以相互融合,但在我看来始终不是同一属性——播音理性、表演感性。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直觉形式。因此,无论是在节目主持中,还是艺术表演时,真实的情感才是创作优秀作品的根本,用心感悟、真情投入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洪林:《主持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11月版。

[2][俄]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着,李志坤、陈亚祥译:《演员的自我修养》,台海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