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

家长最该明白什么

○周国平

最近有朋友告诉我,无锡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购我的《论教育》上下册1000多套,赠送给学生的家长。这个消息令我感动。

女儿上初中时,所在学校的校长实施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精简课时,每天减少一节课,给学生留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对此十分赞赏。但是,这项改革仅实施两周就终止了。校长无奈地告诉我,因为家长纷纷抗议,他招架不住了。

泛泛而谈时似乎人人都反对应试教育,然而,改革改到自家孩子头上时,阻力往往来自家长。在不少家长看来,减轻功课负担意味着孩子吃亏了。这使我认识到,现在教育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是家长欠教育。

应该让家长们明白什么呢?

怎样对孩子负责?

做父母的当然要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但只能负起作为凡人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悉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乐观坚毅的品性,使他们具备依靠自己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不管将来的命运如何,都能以适当的态度面对。

一个孩子如果他现在的状态对头,就没有必要为他的将来瞎操心了。如果不对头,操心也没用。而且,往往正是由于为他的将来操心得太多、太细、太具体,他现在的状态就不对头了。

现在做父母的似乎都有一颗“雄心”,要亲手安排好孩子的整个未来,入学、升学、工作、出国、买房、结婚……皆未雨绸缪,为之预筹资金,乃至亲自上阵拼搏,觉得这样才是尽了责任。然而,孩子的未来岂是家长决定得了的?他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即他的外在机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应对外在境遇的心态和能力。对于前一半,家长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为他祈祷。对于后一半,家长倒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给他以正确的教育,使他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倘若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培养出了一个心智上的弱者,那有朝一日必定会发现,之前为孩子所苦心经营的全都是白费力气。

父母所生的只是孩子的身体,其灵魂必定另有来源,而这来源决定了他在人世间的走向。不管父母多么精心地设计和运作,孩子的未来并不听从他们的安排,往往还使他们大吃一惊。所以,父母的职责是做好监护人,给孩子身心成长一个好的环境,做到了这一点即可安心。至于孩子将来走了一条怎样的路,那不是家长能支配的,荣耀不是家长之功,黯淡也不是家长之过。

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边。

一边是应试教育,另一边是素质教育,把赌注下在哪一边?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家长把赌注完全押在了应试教育上,竭尽全力要成为赢家。在我看来,这样做的风险其实更大,如果赢了,不过是升学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输了,就输得精光。相反,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适当兼顾应试,即使孩子最后在升学上遭遇一点挫折,素质上的收获却是无人能剥夺的,必将在整个人生中长久发生作用。

其实,根据我的体会,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孩子有了好的素质,应试会是相当轻松的事。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

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应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以弥补学校里素质教育的缺失。这当然要求家长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从而能够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艺术审美等方面给孩子以影响和指导。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功课压力,家长至少不应该再额外加压,比如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家长自己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应试成绩,也会使孩子在心理上轻松不少。相反,家长的紧张心理和苛责行为往往是笼罩在孩子心灵上的最浓重的阴云,是导致孩子痛苦乃至崩溃的直接原因。(本文选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