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清苑区清苑小学 任海丽

革命传统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学科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现行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注重发掘革命战争年代故事的深刻意义和现实价值,还关注和平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领学生从小打好中国底色。

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教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1.基于教材,双线并重,聚焦核心素养。

四至六年级的部编教材,每册都有一个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单元,比如四年级上下册的“家国情怀”“人物品质”,五年级上下册的“爱国情怀”“责任”,六年级上下册的“革命岁月”“理想和信念”等。这些单元的组元方式,都是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教材内容的,所以它的教学方法也应双线并重。

比如,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包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这一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教材在注重弘扬革命传统的同时,也通过课后题、交流平台等对语文要素进行提炼和梳理。比如《开国大典》课后第2题:“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通过这样的课后题,告诉学生点面结合是写场面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通过交流平台梳理点面结合的好处:“……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单元的学习,既应关注阅读策略、语文要素的达成,又须引导学生通过重温血与火的战争场景,感知融入血液的爱国情怀,聆听铭刻在心灵深处的精神赞歌。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阅读策略的指引下与文本进行深度交流,涵养了品格,提升了能力和核心素养。

2.依托教材,拓展延伸,深挖精神内涵。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以单篇或者节选段落的形式出现的,仅靠这些阅读远远不够,依托教材进行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非常必要,比如阅读《长征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小英雄雨来》《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可以通过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引领学生将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大批蕴含红色基因的伟大精神融入血液。当然,这些书目的选择最好依托教材。还以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为例,学了《七律·长征》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长征的故事》,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拓展阅读,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还可依托教材,开展红色经典主题活动。红色经典主题活动包括唱红歌、看红剧、开展红色旅游、写红色影评、制作英雄册等,力求引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比如,五年级下册的“责任”单元,学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后,结合抗美援朝精神,可以设置这样的主题活动:

制作抗美援朝英雄册。搜集整理抗美援朝英雄人物和事迹的资料,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通过人物、生平、事迹和感言几个板块或自己的个性化设计,整理成册,全班分享。

还可组织学生观看抗美援朝影视作品,比如《跨过鸭绿江》《上甘岭》《英雄儿女》《长津湖》《水门桥》等,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伟大的爱国精神。观影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分享感悟,结合教材中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事迹和影视作品中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深挖抗美援朝精神内涵,如: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等。

3.超越教材,整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应努力探索“课内向课外延伸,课本向生活延伸”的教育路径,整合当地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比如,河北省保定市曾是全国模范抗日根据地,保定境内的黄土岭战役、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白洋淀雁翎队、平原游击队等红色故事在古城保定绽放出最美的鲜花。《小兵张嘎》《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等着名电影、文学作品在学生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这些红色资源都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比如冉庄地道战小导游活动、“追随五壮士的足迹”红色旅游、“保定抗日小英雄”主题活动、“白洋淀抗日故事”主题活动等,都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