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宋国珍

前不久,沧州市运河区红十字会接待了一位志愿者,她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上郑重签下名字,而这只是她作为志愿者众多愿望中的一个。多年来,她参与公益活动,慰问贫困家庭,资助寒门学子……从2009 年至今,她始终奔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而她更重要的角色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用实际行动将“献出一份爱,温暖同龄人”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与孩子们在公益之路上携手同行,她就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曹妈妈”的沧州市育红小学教师曹立梅。

一个目标——“做个好老师”

53 岁的曹立梅,已经在讲台上度过了35 年,如今的她已经离不开讲台,离不开孩子们了。

1987 年,用曹立梅的话说,那时“自己还是个孩子”,师范毕业的她就成了衡水市一所农村小学的老师。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在她职业生涯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前辈”——学校校长许凤坤。事过多年,曹立梅仍记得许校长跟她说的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呐,就得好好干,留下些什么!”就是在那个普通的农村小学里,曹立梅完成了职业生涯中的另一场“培训”,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看上去特别普通,但却注定要用一生时光去追逐、去打磨的目标——“做个好老师”。

教学三十多年,她教过的每个班级成绩都是年级第一,她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培养。她利用假期带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馆参观,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去生态园采摘;春天带学生参加植树、赏梨花、放风筝等综合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没有百转千回的传奇故事,曹立梅,将这朴素但执着的目标融入了自己的血脉。

“爱岗敬业”在曹立梅这里最生动的一个体现就是她已经养成多年的习惯:第一个到校。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要一年、两年、三年、十年……天天能做到,也不是那么简单。“到了学校,心里才觉得踏实了。”其实教室已经打扫得很干净了,她忍不住还要再擦一遍地,收拾一下教室里的角角落落,然后到操场上散步或跑步,最后回到办公室安心准备要上的课——虽然这些课她不知已经讲过多少遍了,但她还是想给孩子们再讲出些新意来。

一门课程——“用语文丰润孩子们的人生”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科学。”曹立梅说。当老师的和台下的学生一样,需要不断学习、思考,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成长”。面对新课程标准,曹立梅第一时间学深学透,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她迅速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一、二年级没家庭作业,曹立梅结合教学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每天孩子们回家后“口头编故事”给家人听,孩子们可以随便“编”,为的就是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每天背古诗词,重在坚持与积累,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培养记忆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她在教室里设立了图书角,让孩子们的课外书“流动”起来,不仅要读,还要真正读出成果。为此,她在班里组织评选“阅读小明星”,组织孩子们看完课外书后“讲一讲、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真正让那本书的精华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语文是一门多么美的学科呀。”曹立梅说。在她看来,语文课绝不仅仅是“教学生们认字”那么简单,而是要借助语文这个工具,去搭建起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去培养孩子们丰富、细腻的人格,从而让孩子们将来有一个丰润的人生。

一个梦想——“为困境中的学生送去温暖和希望”

也许是心里埋着一个儿时的“大学梦”,也许是亲身感受过面临困境时求学的诸多难处,在曹立梅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助学梦”,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做些什么。

十多年前,曹立梅第一次接触到公益活动。她记得,那年是从媒体上看到北京一家“儿童村”的故事,深受感动。大年初一,她就坐上火车直奔北京。那是一次奇妙之旅,在“儿童村”她给孩子们打扫卫生、辅导作业,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起做游戏,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走的时候,她留下了带去的两包衣服和200 元钱。

回来以后,曹立梅加入了沧州当地多个爱心团队,开始了她的“志愿人生”。其中,助学占据了她公益活动的主要部分,她在助学方面也付出了更多。女儿在献县上学的时候,她听说学校有贫困生需要帮助,就打电话进行了解,然后又到献县入户走访,最后确定了4名贫困生的基本信息。爱心团队在掌握这些信息以后,迅速为孩子们提供了帮助。从此,曹立梅每个月都要负责给孩子们打钱,每学期她还要买上慰问品入户走访。

十几年来,曹立梅的足迹走遍了沧州市的沧县、献县、海兴、盐山、泊头、南皮、河间等地,为一个个处于困境中的学生送去了温暖和希望,为每一个遭受不幸的家庭带来了光明。她先自己开着车入户走访,然后对接沧州市多个爱心团队,于是爱心如同薪火传递,一棒接一棒,为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生解决了难题……

一份执着——“让爱心传递下去”

不仅在助学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曹立梅还把“爱心脚步”迈向了多种公益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看望残疾人,参加义卖活动为大病患者募集费用,带抗战老兵参观博物馆,爱心助考……这些公益活动中同样洒下了曹立梅的汗水。她把“爱的种子”不仅播撒在校园里,更播撒到了校园外。

在校园里,她所教的班一直是学校的“爱心特色班级”。她组织学生举办“跳蚤市场”,把募集的善款和捐赠的药品寄往灾区;她带领学生走上街头义卖“平安果”,为一位困境中的车祸伤者筹集费用……她还凝聚起全班的力量去资助贫困生,全班的同学一下子有了“共同的朋友”。受曹立梅和学生的感染,家长们的爱心也被点燃。有的学生家长去贫困家庭走访,捐款捐物,成为公益路上的“同行人”。曹立梅不仅参加了多个爱心团队的活动,还主导成立了两个爱心组织,汇聚了更多人的力量做公益。

这些年来,曹立梅多次被评为沧州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获得过“运河好人”“沧州好人”“河北好人”“沧州市最美志愿者”“河北省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沧州晚报》《沧州日报》和沧州电视台多次报道她和她的学生们的公益事迹。但和这些比起来,最令曹立梅激动又骄傲不已的是,这些年来,她教过的学生和帮助过的贫困生,叫她的那一声——“曹妈妈”。

曹立梅说,当听到这一声呼唤的时候,这些年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所有的汗水,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