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 张会丰 魏凤 任延延

我国儿童人群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岁儿童的患病率已高达,且多在婴儿期发病。同时,婴儿期也是食物过敏高发的年龄段,且与有密切联系,发病越早、持续时间越长、严重程度越重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性越大。近些年,维生素水平与严重程度及食物过敏发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同时患有及食物过敏患儿维生素水平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分析婴幼儿中合并介导食物过敏者的血清维生素水平及相关特应性指标情况,并探讨血清维生素水平、食物过敏与严重程度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避免季节因素对血清维生素水平的影响,选取冬季年月至年月以及年月至年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及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月龄。②的诊断符合《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版)》中的诊断标准。③合并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断参照《年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患儿有明确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症状,即进食可疑食物后内出现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的症状,回避可疑食物后症状好转。排除标准:①食物特异性()阳性,但尚未添加相应辅食。②合并慢性疾病或先天性异常。③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选自同期于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月龄健康婴幼儿。参考已有研究中血清维生素水平的均值及标准差,用软件计算得出组和对照组样本量分别至少为例。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所有入组患儿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临床资料收集

由家属填写调查问卷,收集所有入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出生季节(冬春或夏秋)、生产方式(顺产或剖宫产)、是否纯母乳喂养(≥个月)、母亲孕期是否补充维生素、是否口服补充维生素、有无家庭烟草暴露环境、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哮喘、变应性鼻炎及)。

三、AD 严重程度评分

参照《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版)》对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和主观评分。患儿接受皮肤检查,由专科医师进行积分指数评分()评估,其中主观部分由父母进行评分。总分为分,客观部分最大分值为分,主观部分最大分值为分,总分分为轻度、分为中度、分为重度。按严重程度将患儿进行分组。

四、食物sIgE 及总IgE 检测

所有婴幼儿就诊时,采集其静脉血,通过捕获法(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定量检测食物及总。检测的食物变应原包括常见的牛奶、鸡蛋、大豆、花生、小麦、鱼虾等。

五、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检测

采集患儿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石家庄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检测血清()水平。()/为维生素缺乏,/≤()/为维生素不足,()≥/为维生素充足。

六、统计学处理

采用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多个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 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Q,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两两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无序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采用相关分析检验非正态分布双变量之间相关性。α=。

结 果

一、AD 组及对照组儿童临床资料比较

最终纳入中重度患儿例、对照组儿童名。各组纯母乳喂养(≥个月)、血清()水平、血清总、牛奶、鸡蛋及嗜酸性粒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其他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见表。

二、AD 组及对照组儿童血清不同维生素D 水平的分布情况

对照组与中度组患儿的血清()水平无差异(t =,P =);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儿的血清()水平较低(t =,P =),见表。组血清不同维生素水平(缺乏、不足、充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P =),见表。

表1 AD 组及对照组儿童临床资料比较

表2 AD 组及对照组儿童血清不同维生素D 水平分布情况[例(%)]

三、AD 合并食物过敏与AD 无食物过敏患儿血清25(OH)D 水平比较

合并介导的食物过敏共例,其中牛奶例、鸡蛋例、小麦例、虾例。中度组合并食物过敏例(),重度组合并食物过敏例(),后者食物过敏占比更高(χ =,P=)。与无食物过敏患儿相比,合并食物过敏患儿的血清()水平较低(P),见表。

表3 合并食物过敏AD 患儿与无食物过敏AD 患儿血清25(OH)D 水平比较()

四、合并食物过敏与无食物过敏AD 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 及SCORAD 比较

合并食物过敏与无食物过敏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及均无统计学差异(P 均),见表。

表4 合并食物过敏与无食物过敏AD 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 及SCORAD 比较

五、血清25(OH)D 水平与AD 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特应性指标的相关分析

例患儿中,血清()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及均无相关性(P 均),见表。与血清总(r=,P =)及嗜酸性粒细胞(r=,P)呈正相关(P 均)。

表5 AD 患儿血清25(OH)D 水平与SCORAD 评分、嗜酸性粒细胞及IgE 的相关分析

讨 论

目前,极少研究者对同时患有以及食物过敏患儿的血清维生素水平进行分析,鉴于与食物过敏均在婴幼儿群体高发,且既往研究显示维生素分别与两者有关联,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婴幼儿中合并介导食物过敏者的血清维生素水平及相关特应性指标情况,以进一步探讨维生素、食物过敏与严重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食物致敏、食物过敏的关系

既往对患儿的研究多关注其食物致敏情况,而非临床确诊的食物过敏(即在无出现食物过敏症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食物变应原检测)。等对婴幼儿的研究显示,与对单一食物过敏和低致敏状态(即数值低)的患儿相比,对多种食物过敏及高致敏状态患儿的血清维生素水平明显降低。然而,在患儿尤其是中重度患儿中,体外实验检测出食物升高的情况常见,假阳性率较高,已有的诊断食物过敏的界值对这类患儿来说也可能是不准确的。因此本研究通过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及食物回避试验明确患儿是否合并介导的食物过敏,并检测其血清维生素水平。结果显示,在例中重度患儿中,确诊介导食物过敏的患儿为例(),这些患儿的血清维生素水平低于相应无食物过敏的患儿且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合并食物过敏的患儿更易出现维生素不足或缺乏的情况。另外,本研究中患儿最常见的致敏食物是牛奶和鸡蛋,与我国佛山地区婴幼儿最常见的致敏食物为牛奶和鸡蛋相一致。

二、AD 严重程度与血清维生素D 水平的关系

关于儿童严重程度与血清维生素水平是否相关,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李梅云等对上海患儿的研究显示,血清()水平和严重程度无关。但等的研究显示两者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重度组的血清()水平比中度组及对照组低,但血清()水平与无相关性,与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与李垣君等的研究结果相反。该类研究结果不同或由于入选对象的地区、年龄、种族等不同所导致,血清维生素水平或与过敏性皮肤疾病之间存在双峰关系,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大众及基层医师对维生素重视程度的提高,口服补充维生素已相当普遍,本研究中以上的婴幼儿口服补充了维生素,加之婴幼儿户外活动相对较少,额外补充维生素可能是影响血清()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儿童维生素制剂通常为每粒或,在不考虑阳光照射的前提下,理论上每日粒可使大部分儿童血清()水平超过/(/)。这或是本研究中例研究对象维生素缺乏仅例的原因。

三、特应性指标与AD 严重程度的关系

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水平往往是增多/高的。本研究中,中重度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总分别与呈正相关,说明两者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无食物过敏的患儿相比,合并食物过敏的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总及均没有差异,提示在患儿中,这个指标与合并食物过敏可能没有相关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合并介导食物过敏及重度患儿更易出现血清()水平降低情况,但的严重程度与血清()水平无关。在临床工作中,对合并食物过敏及重度患儿需要监测血清维生素水平并及时予以补充。由于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不大,影响血清维生素水平的因素较多,故可能存在偏倚,仍然需要进行前瞻性的大样本量研究动态了解血清维生素水平在或合并食物过敏患儿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及对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