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雷雷

(汾西矿业集团水峪煤业,山西 孝义 032300)

厚煤层开采在我国煤炭行业占据较高比例,据统计,当前我国厚煤层的产量、储量在全国煤炭的产量、储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50%。而厚煤层开采面临的一大现状就是巷道大多沿煤层底板掘进,优点是适宜综合机械化掘进、掘进速度快、掘进成本低,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巷道处于煤层中,巷道围岩是煤体,强度低,裂隙发育,支护困难,后期围岩变形明显,维护难度和成本均有提高。尤其是处于采掘工作最前沿的区段平巷,经历巷道采掘活动的多次扰动,巷道围岩破坏更加明显,支护难度更高[1-3]。针对汾西矿业集团水峪煤业公司5201运输平巷的支护难题展开研究,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并进行现场支护实践及支护效果检验。

1 工程概况及支护难点分析

5201工作面主采2#煤层,煤层厚度6.6 m~10.5 m,平均厚度7.6 m,埋深介于210 m~260 m,为近水平煤层,轨道平巷与运输平巷两巷布置。其中,运输平巷沿煤层底板掘进,设计巷道宽5.3 m、高3.3 m,净断面达到17.5 m2。巷道掘进后顶煤平均厚度达到4.3 m,顶煤受应力扰动,较为破碎;直接顶为平均厚度1.6 m的细中粒砂岩,节理发育;老顶为平均厚度8 m的中粗砂岩,较坚硬致密。

总的来说,5201运输平巷的围岩条件较差,巷道掘进后顶煤及直接顶不易形成承载结构,需要在更上部的老顶处形成承载结构,而人工施加的外部支护需要支撑顶煤及直接顶的载荷,巷道支护难度较大。其次,巷道掘进过程中预计将揭露近20条落差不一的断层,其中有多条为连续构造,断层区域岩石破碎程度高,力学性质复杂,遇水膨胀,巷道掘进过断层时支护更为困难,掘进速度放慢,矿压显现强烈,极易发生支护失效,造成漏冒顶事故。除此之外,5201运输平巷另一个支护难点在于较大的巷道宽度和断面,巷道宽度增大会造成顶板破坏程度加倍,先是巷道中部煤岩层发生下沉变形,进而产生拉裂破坏及顶板离层,然后拉破坏和离层继续向上发展,造成巷道顶板难以在小范围内形成承载结构,表现为更大范围的破坏,同时,巷道高度的加大也会造成巷帮的承载能力减弱,加剧巷道围岩的变形程度,对支护造成更大困难。

2 巷道宽度影响围岩变形模拟研究

为掌握具体地质生产条件下巷道宽度对围岩变形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借助FLAC3D数字模拟工具,分别模拟了顶煤厚度、巷道宽度、巷道高度等参数对围岩变形的影响,模拟显示,巷道宽度的大小对围岩变形影响尤为显着。设计4套模拟方案,巷道宽度分别为4.5、5.5、6.5、7.5 m,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巷道宽度模拟方案

在数字模拟过程中布置测线对巷道的表面位移进行监测,模拟结果显示:随巷道宽度增加,巷道表面位移显着增大,巷道宽度4.5、5.5、6.5、7.5 m对应的顶板下沉量分别为155、186、220、282 mm,对应的两帮移近量分别为195、223、255、310 mm,随着巷道宽度的增大,围岩变形量显着增大。围岩塑性区发展也是模拟的重要指标,模拟效果如图1所示,根据模拟图形分析,随巷道开挖及模拟计算步数的增加,开挖空间周围的塑性区逐渐发展,整体塑性区发展以顶板为主,两帮次之,底板塑性区发展最小,顶板塑性区的发展呈明显的“拱形”分布,两帮塑性区发展靠底部影响更深,向上逐渐与顶部塑性区协同发育,形成一个整体的塑性区结构,是需要施加外部支护作用的载荷体。

图1 巷道宽度对围岩塑性区影响模拟图

3 锚网索协同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及现场具体的地质生产条件,结合本矿巷道支护经验及矿压显现具体情况,确定5201运输平巷的基本支护原则:一是及时施加主动支护,控制围岩离层及裂隙的进一步发育,二是施加深部支护,由于较大的顶煤厚度及软弱直接顶,必须施加深部支护,将浅部顶板与深部具有承载能力的顶板进行一体锚固;三是注重巷帮及顶帮交角处支护,顶帮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确定该巷道支护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

顶板支护参数:选用Φ18 mm×2 000 mm预紧力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800 mm×1 000 mm,沿走向每排打设7根锚杆,两端锚杆与垂直方向成15°角斜向外打设,其余垂直顶板打设;每根锚杆使用CK2330、CK2360树脂锚固剂各一根,锚固力不小于80 kN;金属网使用8#铁丝编制的菱形网,网孔50 mm×50 mm;锚索规格为Φ15.24 mm×7 300 mm小孔径预应力锚索,间排距2 400 mm×3 000 mm,每根锚索使用一卷CK2330锚固剂、两卷CK2360锚固剂端头锚固,锚索托盘采用300 mm×300 mm×10 mm的钢板,遇煤层变厚要及时加长锚索见图2。

图2 巷道锚网索协同支护方案示意图(mm)

两帮支护参数:实体煤帮采用Φ18 mm×2 000 mm螺纹钢锚杆,回采侧煤帮采用Φ18 mm×1 800 mm玻璃钢锚杆,每根使用CK2360树脂锚固剂一根锚固,两帮间排距均为1 000 mm×1 000 mm,每排3根,中间一根垂直煤帮打设,上下两根与水平方向呈15°角向上或向下打设,锚固力不小于80 kN/根。

4 结语

5201运输平巷采用以上方案进行支护,巷道服务期间使用对巷道围岩变形量持续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巷道掘进后围岩变形量有一个快速增长期,平均约45 d后巷道变形趋于稳定,在此过程中测得顶板离层值最大52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138 mm,两帮最大移近量186 mm,变形量处于有效控制范围内,巷道支护方案整体是合理有效的,实现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