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院长职业化(职业培训)调研结果发布

本刊讯 8月17日在京举行的2014中国医院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公布了“中国医院院长职业培训情况调研”结果。调研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者认为院长职业化、专业化道路是大势所趋,而职业化培训是必经之路。

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医院管理是一门学科,有社会管理学科的共性和医学管理学科的特殊性。院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关系到医院的经营状况与医院发展。在发达国家,医院管理作为一个职业而存在。而国内目前缺乏对院长职能的统一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培训及认证系统。目前我国医院院长中相当一部分由临床专家转行而来,缺乏系统的管理培训。同时因院长聘任期一般为两届(8-10年),院长还要考虑卸任后的出路问题,致使院长在任期间要拿出一定时间和精力去看门诊、做手术、搞研究,不能全身心投入医院管理。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对医院院长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院长职业化培训也成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全国医院的行业组织,中国医院协会将牵头开展医院院长职业培训工作。为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先期开展了这项调研。调研组由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牵头,委托上海新华医院承担课题设计等工作。调研采取座谈研讨、问卷发放、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来自20个省区市27个城市、89家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83家,二级甲等医院6家)的正副院长136人次参加了座谈会。同时在23个省区市的145家医院,面向医院管理者发放调查问卷约1300份,回收1109份。另外还对部分院长进行了深度访谈。院长们对职业化进程提出了一些构想和政策性建议,对职业化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参加调研的院长均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认为,此次调研得到了众多院长参与,获取信息客观、真实,能够代表行业观点,是迄今为止相关课题中覆盖面最广、最具说服力。

课题组组长李洪山认为,此次调研充分反映出提高医院服务效能、管理效率的院长职业化培训,以及培训课程设置和资质认证是目前业内的需求,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医院院长职业化道路不可能照搬国外做法,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设计。课题组基于调研提出3点建议:一是建立权威、科学的行业培训认证体系;二是培训内容模块化,主要开展网上培训,同时要发挥行业优势,选择有能力、有积极性的医院承担模块课程设计;三是建立学分制考核,对考核通过者发给资质认证,同时要面对现实,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认证方式。期望通过院长职业培训能确实提升院长的管理水平和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课题方案设计组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徐卫国、副院长周斌就调研报告进行了分享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