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寅飞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新医改政策的落实,当前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要求也不断提升。为了做好患者的合理分流,加强医疗资源的整合,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十分重要。我国公立医院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集团化建设的摸索,至今已经探索出不同的建设模式,也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为公立医院的集团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模式

1.1 托管模式

当前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主要有4种模式:托管模式、协作模式、资产重组模式以及兼并联合模式。托管模式,主要是将医院的产权或者部分经营权转交给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核心医院去进行管理。在托管过程中,双方必须要明确相应的债权关系,通过托管模式,能够帮助公立医院实现最大的效益。

1.2 协作模式

协作模式指公立医院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签订协议或者契约的形式和他人建立协作经营关系,双方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是共同协作关系。在协作模式下,公立医院依然保留有所有权以及管理权,协作单位医院则根据协议内容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1.3 资产重组模式

资产重组模式是指公立医院通过横向或者纵向的方式来实现重组,从而建设一个新的医院集团,并且将医院内所有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在重组过程中,医院采用更加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果,提高医疗资源的共享水平。

1.4 兼并联合模式

兼并联合模式是指医院通过兼并以及联合的方式来获取其他医院的经营管理权,从而开展医院经营活动。一般情况,被兼并或者联合的医院需要做好产权的转移工作,合并后兼并医院的人员也应当兼并到核心医院去进行管理,但是人员和医院之间的隶属关系不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兼并联合模式,都是以大并小或者以大联小[1]。

2 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经验

2.1 加强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随着新医改的贯彻落实,当前许多地区医院都开始推进集团化发展,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部分发达地区率先进行了改革,为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开展医院集团化建设中,要加强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从而采用兼并联合的形式来打造医院集团。2011年,上海建立了“瑞金-卢湾医联体”,通过兼并联合方式,瑞金医院整合了卢湾区中心医院,借助长期的经营权来实现集团管理,通过建设医联体的形式来实现了分级诊疗。2020年,上海还建立了“黄浦模式”,以医联体理事会作为决策结构,从而推动医联体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医院集团的转型建设,实现医联体的统筹管理,打造更加紧密型的管理机制[2]。

2.2 借助“三医联动”加强分级诊疗落实

要深化医改,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借助“三医联动”来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实十分关键。深圳市罗湖区进行了重要的综合改革,为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2015年,深圳市罗湖区借助医改契机,将当地的区所区属医疗机构进行组建,建设成为统一法人的紧密型医疗集团,并且进行基层医疗集团改革。2016年,深圳市医保局在罗湖医院集团中进行医保基金新政策的实行,采用“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新政策,事先将下一年度的预算预付给医院集团,如果年底有结余,医院集团可以继续使用,为医院集团的建设提供了宽裕的资金,也充分地调动了医院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落实分级诊疗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3 借助优势专科引领服务能力提升

在开展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中,以优势专科作为引领,从而更好地带动多地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医院集团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通过和不同省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进行联合,加强发挥医疗资源的优势,秉着医疗资源共享的理念来建立三级集团化网络,进一步做好优质资源的统筹和优质服务的延伸工作,带动我国多地儿科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整体的儿科医疗水平。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通过优势专科来引领全国多地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推动了儿科医学的发展,更是能够为全国多地儿童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切实保证了儿童的健康[3]。

3 公立医院开展集团化建设的优势

3.1 内部优势

公立医院在开展集团化建设中,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当前公立医院在进行集团化建设中,能够更加灵活地制定相关的协议,灵活地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第二,加强医院集团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实现医院集团内部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优化建设和利用效率。第三,加强医院集团化建设,能够提高双向转诊的便捷性,有效地实现患者的分流,引导患者进行更加合理的就医。第四,加强集团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如核心医院能够借助自身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经验来帮助其他医院进行医疗技术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最后,做好医院集团化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随着医院的集团化建设,医务人员的薪资待遇也随之提升。

3.2 外部优势

公立医院实现集团化建设,外部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当前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医院进行集团化建设,支持医院利用当地的资源来实现重组建设,进一步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第二,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也有效地促进了医院集团化建设的发展,通过借助医保经济的杠杆作用来有效推动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集团发展。第三,先进技术的发展也为医院集团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有效地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共享,也可以促进远程医疗的建成,提高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

4 公立医院开展集团化建设的劣势

4.1 内部劣势

虽然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建设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当前内部劣势主要包含有4个方面。第一,当前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较为粗放,集团化建设后,医院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内部管理成效不高,进而影响医院集团的高效运转。第二,集团化建设后,医疗成本的核算难度更高,财务统一管理的模式,也会导致院区的管理者产生依赖思维。第三,实现集团化建设后,各个分院的资产存在流失的风险,很难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第四,当前医院集团内部的信息化水平虽高,但是各个业务系统的建设还存在分割状态,容易造成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

4.2 外部劣势

在集团化建设中,公立医院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建设效果。第一,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医院集团的相关内容,关于我国医院集团的法律法规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是制定了部分指导意见,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第二,我国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公立医院不仅面临着同级医院的竞争,更是受到外资医院的竞争威胁。第三,由于我国地区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各个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许多地区尚未能够实现信息互通,许多医疗信息难以共享。

5 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策略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促进医院更好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十分重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可以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医院改革,有效地实现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分离。在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中,政府部门应当指导医院做好集团化的顶层设计工作,为医院集团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如政府部门应当牵头成立医院集团化建设小组,专门研究当前医院集团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管理体系,为医院集团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持以及体系支持。针对于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中出现的重组、兼并以及联合模式,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简化手续,并且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确保医院在集团化建设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提高医院集团化建设的合法性和规范性[4]。

5.2 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

加强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必须要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当前我国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甲医院,出于各种原因,患者均倾向于三甲医院就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在进行集团化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通过集团化建设模式来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如让三甲医院带动县级医院的建设,加强各项资源在集团内部的流动,进而更好地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和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有效地实现患者分流,实现分级诊疗[5]。

5.3 建立高效集团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提升公立医院集团化的建设水平,促进医院稳定发展,在集团化建设中,医院应当建立更加高效的集团管理制度,从而开展高效的内部管理。第一,在建立制度时,必须要明确医改方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来开展管理工作,不能在改革中迷失方向,影响医院的公益性质。第二,要进一步明确医院集团的产权关系,并且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医院集团化发展,必须要明确唯一的法人代表,通过唯一的法人代表来开展更加紧密型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加强集团内部资源的流动,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医院要建立现代化的集团化管理制度。在开展集团化建设中,医院要掌握现代化集团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实现医院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发展,更好地提升医院集团内部的管理水平。

5.4 建立统一的医院文化

加强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必须要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对于医院文化的认同。医院文化是公立医院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展示医院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所具有的医院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医院集团化建设中,必须要做好医院文化的统一,否则会影响医院集团化的建设效果。因此,管理人员在开展集团化建设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做好各级医疗机构文化的融合,有效地解决医疗文化理念差异问题。在进行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提升人员的素质,加强医院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全体职工对于医院文化的认识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