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敏,张德芹,陈可冀,徐 磊

·论 坛·

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脉同治”组方理论探析

高学敏1,张德芹2,陈可冀3,徐 磊4

本文针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浊脂阻络、血脉不通的病因病机,同时结合现代临床治疗经验,首次提出高血压病“血脉同治”的治疗理念,并在该理念指导下对松龄血脉康胶囊的组方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析,阐明松龄血脉康胶囊的组方既符合中医学术思想,又具有现代药理基础,体现了衷中参西、中西合璧的创新思路和组方特色。

高血压;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脉同治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肾衰竭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通过多年中西医结合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以及大力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使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高血压病的治疗现状仍具有高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以及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高三低”的特点。为什么降血压药物不断推陈出新,而高血压病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与高脂血症病理学基础有什么内在联系?治疗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成药制剂松龄血脉康胶囊的组方理论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针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浊脂阻络、血脉不通的病因病机,同时结合现代医家临床治疗经验,首次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提出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脉同治”的治疗理念和组方特色,该治疗理念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具有现代药理基础,体现了衷中参西、中西合璧的创新思路。

1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范畴,是以头晕头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华氏中藏经》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其脉浮而急,胁支满,眼眩”。元代朱丹溪所着《丹溪心法》力倡痰火致眩学说,记载有“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明代张景岳所着《景岳全书》则认为眩晕“虚者十居八九,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力倡无虚不作眩的观点。现代中医临床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多与感受外邪、七情所伤、饮食失调、劳倦过度、久病失养等因素有关。其病机多由于风邪上扰、肝阳上亢、痰浊内阻、瘀血阻络、邪扰清窍,或肾精不足、气血两虚、脑脉失养所致。针对不同病因病机,高血压病临床可辨证分为风邪上扰证、肝阳上亢证、痰浊内阻证、瘀血阻络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等不同证型,治疗上可分别采用疏风解表、平肝潜阳、健脾化痰、化瘀开窍以及补肾填精、补益气血等治疗方法,选用川芎茶调散、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河车大造丸、八珍汤等中医经典方剂加减治疗。

2 高血压病的病理学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主要来自心排血量和血管阻力两个方面。在心脏功能发生病变之前,血管阻力是血压升高的关键环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逐渐硬化,其顺应性下降,当心脏泵出血液时,大动脉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液,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血压升高。这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血管外周阻力升高不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顺应性降低等“血管因素”有关,还与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脂和血糖增高等“血液因素”有关。

3 常用降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降血压药物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新型抗高血压药的问世,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血压治疗的面貌。钙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的钙通道进入周围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减慢有扩张血管作用的缓激肽的降解,促进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环素的释放,使血压下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达到降压目的。虽然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他们的共同作用靶点都集中于血管壁,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由于高血压发病原因的复杂性,单一作用于血管壁并不能全面干预高血压的整个病理过程,需要与多种其他类药物联合使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11年3月28日发布了“关于高血压患者及早启动降压联合他汀积极抗动脉粥样硬化降压新理念的建议”,呼吁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测血脂水平,对于高血压合并至少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或1个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及早启动降压联合他汀治疗。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高血压治疗指南、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都推荐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高血压一级预防。

4 “血脉同治”理论的构建

当临床医生把目光投向降压、调脂、抗凝的综合治疗方案的时候,是否有一种药物可以兼顾“血管因素”“血液因素”而干预高血压病的病理改变过程呢?我们可从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治疗的祖国医学中寻找到答案。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畅是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谓“血和则经脉流行”。

“血脉同治”的治疗理念认为高血压病患者同时存在血的病变和脉的病变。“血病”主要体现在血瘀,血液运行迟缓,涩滞不畅,即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病”亦可体现在“血浊”,即“高脂血”。而“脉病”则主要体现在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异常收缩等。这种“血脉同病”的现象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而言,称之为“血脉综合征”。详见图1。

图1 血脉综合征示意图

中医学认为“血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是浊脂阻络、血脉不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浊脂阻络”是指饮食不节,浊脂内停,血液中有过量、有害的脂质蓄积,血液黏稠,使血运不畅。“血脉不通”是指浊脂内阻,瘀血停留,损伤血脉,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弹性降低以及靶器官损害。由于浊脂阻络、血脉不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肝失疏泄,久而气郁化火,灼伤阴液,肝阴不足以敛阳,肝阳上亢,上扰脑窍,临床可见头痛、眩晕;肝火扰心可见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状。针对血脉综合征,血脉同治治疗理念强调要以“血脉同治、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不仅要化浊降脂,使血液得到净化,改善血液黏稠度,即所谓“治血”;还要活血祛瘀,使血管恢复弹性,改善血管老化,即所谓“治脉”;同时还要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以改善临床症状,即所谓“治标”。通过“血脉同治,标本兼顾”,全面干预高血压的病理过程,从而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系统调理的治疗理念。详见图2。

图2 “血脉同治”理论示意图

5 松龄血脉康胶囊的组方特色

在“血脉同治”理论的指导下,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成功地研制了松龄血脉康胶囊,该药是治疗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成药制剂,由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组成,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鲜松叶来源于松科植物马尾松的叶,味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名医别录》称其:“安五脏”。《本草汇言》谓其:“治头风头痛”。《全国中草药汇编》言其:“治高血压病”。《中华本草》载其:“活血安神”,主治神经衰弱、高血压病。故鲜松叶苦温燥散,功能平肝潜阳、活血化瘀、化浊降脂、镇心安神。为治疗肝阳上亢、浊脂阻络、血脉不通引起的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为方中君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松叶所含原花青素、莽草酸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解热、镇痛、抗炎、镇静作用。

葛根来源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神农本草经》载其:“主消渴”。《名医别录》谓其:“疗伤寒中风头痛”。《日华子本草》言其:“破血”。《本草纲目》载其:“散郁火”。故葛根甘平,性凉,主入阳明经,能升举清阳,化浊调脂,活血通脉,解肌止痛,配伍鲜松叶同用,可增强其平肝潜阳,疏通血脉,缓解头痛、眩晕症状,为方中臣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所含葛根素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且具有改善微循环、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板聚集、降血糖、降血脂、抗缺氧、抗氧化等方面作用。

珍珠层粉为珍珠母去掉中、外层,保留珍珠层研制而成的细粉。味甘、咸,性寒,入心、肝经。《绍兴本草》言其:“定心,利经络”;《日华子本草》载其:“除烦,解热毒”,“安心”;《本草纲目》谓其:“安魂魄”;《饮片新参》称其:“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本草汇言》载其:“镇心定志”。故珍珠层粉咸寒,入肝、心二经,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镇心安神之效,辅助鲜松叶增强平肝镇惊之功,且引药入心、肝二经,为方中佐使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珍珠层粉富含碳酸钙,具有镇静安神、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

总之,鲜松叶与葛根相配,既能化浊降脂,使血液得到净化,改善血液黏稠,以“治血”,又能活血祛瘀,使血管恢复弹性,改善血管老化,以“治脉”,体现了“血脉同治”的组方特色。配以珍珠层粉主要起到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改善临床症状以“治标”,体现了“标本兼顾”的组方特色。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三药合用,通过“血脉同治,标本兼顾”,共奏平肝潜阳,降压调脂,镇心安神之效。

6 小 结

松龄血脉康胶囊是治疗浊脂阻络、血脉不通、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自上市以来,凭借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获得了广大医患的好评,不仅获得了国家处方发明专利,还先后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医保甲类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血脉同治”是以充分的文献研究、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础的一个创新治疗理念。为了使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脉同治”理论的构建更加成熟,今后还应深入开展基于古今文献典籍、现代药理学试验结果、临床验证结果的“血脉同治”理论研究,从而为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脉同治”组方理论的提供科学文献、药理、临床科学依据。

R242 R289.5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6.002

1672-1349(2015)06-0708-03

2015-03-02)

(本文编辑郭怀印)

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4.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