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涌生,杨振威,古 楠,高 利



脾胃病变与中风病的关系探讨

孟涌生1,杨振威2,古楠3,高利4

探讨脾胃病变与中风病病因病机之间关系。脾胃功能减退启动人体衰老,饮食失节、情志劳倦内伤脾胃,脾胃受损,导致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湿浊内生,湿聚成痰,痰湿交阻,气机逆乱,血行失调,瘀血内生,从而形成湿、痰、瘀、毒、虚中风病的病机病理。

中风;脾胃病变;情志病变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疾病谱在发生着变化,疾病的致病因素与病理机制也在发生着相应变化。中风病由于发病率高,起病急,病变快,后遗症严重被列为危重疾病。风、火、痰、瘀、气、血、毒是中风病的重要病机,结合社会时代特点、环境因素、饮食体质因素使中风病的病机发生着变化,脾胃功能病变与中风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1 脾胃功能减退是衰老的启动因素

中风病的发生中年龄是不可控制因素,高龄与中风病发病具有关联性,衰老是中风发病重要因素之一。《景岳全书·非风》:“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再或内劳外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颓,此发病之因也。盖其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馈,卒然仆倒”。阐述中风有饮食、情志、劳倦等内因,又有因年龄衰老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因素,并具体描述中风多发病时间段为中年之后,《景岳全书·非风》:“人于中年之后,多有此证,其衰可知”。中风病多发生于中年后,与现代医学脑血管发病时间吻合,饮食因素及肥胖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中年后发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衰”是指脏腑功能衰竭,人体开始衰老。正如《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

脾胃功能衰老与中风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脾胃为后天之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胃功能的盛衰关系人体生长、发育及衰老。《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使堕……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灵枢·天年篇》云:“七十脾气虚,皮肤枯”。年龄的增加使阳明脉精气的衰退启动了机体的衰老,“阳明脉衰,面始焦”多表现为颜面气色的晦暗枯黄,额纹、口周皱纹的深重等,与胃肠脏器功能减退及疾病变化具有关联性[1]。《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同时提出“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年龄的增加导致了脾胃的衰老,脾胃衰老功能减退导致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出入失常,饮食精气无法吸收,清阳之气不能输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痰浊之物不能排出,则湿、痰、瘀、毒内生,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各种病理产物蓄积,发生中风病,脾胃功能减退启动机体的衰老进程。

2 饮食劳倦失节损伤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谷食入胃后,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生为精微,上传与肺,由上焦宣发,洒陈于五脏六腑,五脏得养,则合于五体,渗注于骨节空窍,补益脑髓,下流阴股,灌溉周流周身,《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都阐述了脾胃运化功能重要性及后天之精在脾胃运化下吸收、输布、充养全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脾胃正常运化产物作为精、气以荣养机体,身体气血旺盛,脾胃受损精、气产生减少,导致气血亏少。饮食伤脾胃包括食物摄取过量或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食物摄入总能量超标及饮食结构由谷类、高纤维素、低脂肪转向高油、高脂、高糖,增加胃肠负担,谷食壅滞中焦,膏脂内生,形成“膏人”[2],导致现代疾病,变生各种代谢障碍。《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量及饮食结构不宜胃肠直接损伤脾胃功能。《证治准绳》:“久食膏粱厚味,肥甘之品,损伤心脾”。饮食所伤,多表现为人体肥胖,并发眩晕、消渴及中风等疾病。《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 何以得之? 岐伯曰: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证治准绳》论述:“久食膏粱厚味,肥甘之品,损伤心脾”。饮食不节或禀赋不足,后天失调,脾胃受损,以致气机升降失常,痰浊壅滞,阻于中焦,使清阳不升,浊气不降,发为眩晕。现代人的体型特点多为超重、腹型肥胖,《脾胃论》曰:“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少食而肥”。肥胖成为消渴、中风的危险因素,《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张山雷在《中风精栓》中说:“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晕仆偏枯,碎然而发,如有物击之使之仆者,故曰仆击,而特着为病源,名以膏粱之疾”。饮食所伤之“膏粱之疾”导致各种变证,《中脏经》云:“食饮不消而中满”。《临症指南医案·中风》:“平昔酒肉,助热动风为病”。饮食损伤脾胃,膏脂充溢,浊聚脏腑,腐蚀血脉,形成痰浊、瘀血的病理变化;同时脾胃受损,运化无力,脾虚湿阻,气机不利,导致痰湿、瘀毒内生,阻滞经脉。朱丹溪说:“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明代《症因脉治》提出:“半身不遂之因,或气凝血滞,脉痹不行,或胃热生痰,流入经遂”。《类证治裁·中风》:“真中风虽风从外中,亦由内虚招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形成“劳”,劳伤脾胃,积劳成疾,脾胃受损,体内气机郁滞,痰、湿、瘀、毒病理产物排出减少,身体机能减退,形成“形盛气衰”证型,气血瘀滞,引发各种变证。

3 情志病变与脾胃

《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情志所伤,影响气血运行,并直接伤及脏腑,产生疾病并影响疾病预后。《景岳全书·非风》:“凡次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再或内劳外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病颓,此发病之因也”。“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不论是忧思伤脾,抑或木克脾土,符合当今生活压力大,工作负担重等情志因素,导致气机阻滞、气机逆乱,进而影响血分,气血运行迟滞,导致痰、瘀等变证突出。因此《济生方·中风论治》提出治疗情志病变调气的重要意义:“若内因七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

4 脾胃病变与中风发生病机

脾胃与中风的关系先人早有认识,首先,脾为生痰之源,痰浊内生,阻于脑络,可致神识不清;痰浊阻碍气机,导致气滞血瘀,久而化火。其次,因脾胃居于中焦,通上连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失常,气血升降逆乱,运行失常,可使痰挟风、瘀、火、毒流窜经络,痹阻血脉,蒙蔽心神,出现舌强语蹇、肢体偏废不用、神志障碍等证。脾胃内伤,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导致各种变证。

4.1生湿、生痰、生瘀《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湿邪困脾,脾阳不振,水湿停滞,或脾失健运,水不化津,致脾虚生湿。《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不能敷化津液,津聚为痰,痰湿或化火伤阴,或阻滞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或从阳化热,痰火上扰。《素问·通体虚实论》指出:“凡治消瘅扑击、偏枯痿厥,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肥人多痰湿,《丹溪心法·中风》说:“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脾胃损伤,水湿内停,聚湿成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款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中焦病变,津液失和,可病及血。“血犹舟也,津液水也”,若注入脉中之津液不足,可致血行不畅;若津液失于布散,停为痰湿,进而影响血行,见痰瘀交阻等证。痰湿阻滞气机,气血运行失调,血行不畅,日久变生瘀血。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同时又是病机,导致湿痰瘀交阻。

4.2阻滞气机脾胃居于中焦,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为阴脏,其气主升,升则精气才能上输; 胃为阳腑,其气主降,降则糟粕得以下行。正如《医门棒喝》所言:“升降之机者,在于脾土之健运。”脾主升,引导着肝的升发、肺的宣发、肾水的上升;胃主降,引导着心火下降、肺气肃降、肾的纳气,这些方向相反的矛盾性运动,将人体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脾升胃降,相因相制,气机平衡,神志正常。《灵枢·平人绝谷》记载:“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若脾胃受损,脾胃的升降出入失常,气机阻滞,痰浊之物不能排出则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可变发多种证候。故凡素体肥胖、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或忧思郁结伤脾者可使气化失常,升降逆乱皆可患中风。

4.3气血生化乏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枢·经脉》“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胃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根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论·卷上·脾胃胜衰论》所述“形体劳役则脾病, 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也,从而病焉”。脾主运化,人体精微物质的来源无不与后天脾之运化有关。脾失健运,运化失常,胃纳不足,水谷精微不能转化为气血津液,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而入,气血痹阻,而致口呙僻不遂。气虚水液代谢迟滞,亦可生湿生痰,又可导致气滞、血瘀,脉络瘀阻,发为中风。《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有中风之病,少壮无是也,然肥盛之人,或兼平日嗜欲太过,耗其精血,虽甚少壮,无奈形盛气衰,往往亦成中风”。《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也”。同时《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出调养疾病的法则:“谨以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5 临床研究对脾胃病变与中风关系的证据

高利教授基于临床观察,发现脾胃脏腑功能受损与中风病的发生具有关联性。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胃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根本,人体精微物质的来源无不与后天脾之运化有关,脾失健运,胃纳不足,水谷精微不能转化为气血津液,气、血不足,则脉络空虚,从而引起代谢紊乱,逐渐演变成为脑中风的危险因素[3]。

5.1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旁证[4]研究显示:56 例符合气虚血瘀型诊断的脑卒中病人中,除神经系统体征外,兼有平素乏力、怕冷、喜热食者占53.57%,有明显手足不温或手足心潮汗者占35.71%,大便稀溏者占8.93%,食纳无味者占7.14%,面色暗淡或少华者占32.14%,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润(滑)、舌质暗(淡)者占87.50%,同时发现足癣或甲癣的发生率(87.5%)远高于无气虚表现者(12.57%)。说明脾胃虚弱,气的推动、温煦功能减退,形成“气虚型”中风。

5.2胃肠道疾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并与脑血管病的预后有关,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远期生存率越低。脑梗死病人中,有胃肠道疾病病人血HCY水平普遍高于无胃肠道疾病病人,而胃肠道疾病的各型之间血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胃肠功能障碍使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吸收减少,导致血中HCY增高。

5.3望诊观察胃肠道疾病与中风关系高利等[1]研究结果显示:257例脑血管病病人经舌面望诊相关胃肠投射部位出现特征性变化占86.7%,这些特征性变化与额纹的深浅、口周皱纹、面色黄暗兼皱纹多、舌面裂纹及舌面凹陷有相关性。其中211例进行胃/肠镜检查发现合并胃肠疾病的发病率为100%,HP检测阳性率达49.8%。说明胃肠道病变与脑血管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6 小 结

时代的变迁,饮食结构、身体素质、生活压力、情志变化等多种致病因素发生显着变化,疾病的病因病机也发生着改变。中风病发生与脾胃功能衰退,情志、劳倦、饮食损伤脾胃有关,导致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湿浊内生,湿聚成痰,痰湿交阻,气机逆乱,血行失调,瘀血内生,从而形成湿、痰、瘀、毒、虚的中风病的病机病理。脾胃功能减退是中风病的始动因素,亦是中风病的重要病机。

[1]高利,徐敏,黄礼媛,等.根据中医望诊相关理论探讨胃肠道疾病与脑血管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2014,12(12):1459-1461.

[2]仝小林,刘文科.论膏浊病[J].中医杂志,2011,52(10):817-818.

[3]袁亚辉,宋珏娴,黄礼媛,等.从脾胃浅论现代人脑中风的风险因素[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2011,9(7):877.

[4]宋珏娴,蒲秀玲,王宁群,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气虚证的旁证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2009,7(2):153-154.

[5]赵芳芳,徐敏,罗玉敏,等.脑梗死患者胃肠道疾病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4):436-437.

(本文编辑郭怀印)

1.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北京 100051);2.北京市朝阳区金盏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高利,E-mail:newsmeng@126.com

R743R255.2

A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4.039

1672-1349(2016)14-1679-03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