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邓海峰,侯献兵,张永波,范焕焕,王 艳,胡思斌

颈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种,以发作性眩晕、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猝倒等为临床表现,主要原因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性改变、小关节错乱等病变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所致[1-2]。颈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但由于久坐,长期低头使用手机或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强度大,使得其发病逐渐年轻化,且发病率逐步上升,严重影响青年人的正常工作及生活[3]。目前临床多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但由于青年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导致疗效欠佳[4-5]。中医在治疗颈性眩晕的独特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采用本院中药制剂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青年颈性眩晕,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及协作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的青年病人102例,依据临床治疗策略分为针灸组及联合组。针灸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18~38(26.32±6.45)岁;病程8~38(28.89±9.74)个月。联合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19岁~40(28.45±9.32)岁;病程8~39(30.12±8.74)个月。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6]中颈性眩晕症相关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内科学》[7]中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相关诊断:主要症状(眩晕、困乏无力)及≥2项次要症状(耳鸣、耳聋、眼花、面色清滞、唇甲紫暗、舌暗或瘀斑、脉细涩);③年龄18~45岁;④病人存在眩晕、视物旋转等,严重者存在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且颈部活动时上述症状出现加重情况;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骨质增生(部分病人颈椎屈曲或椎体位移异常)或椎间孔压迫/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椎体排列不规则且有压痛;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椎动脉表现为供血不足;⑦2周内未对本病进行过干预;⑧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2周内使用过可能对本研究结果有影响的药物;②不能耐受针刺刺激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存在出血、感染性疾病或严重心脏、肾脏、肝脏疾病不适合针刺治疗者;⑤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4 脱落及剔除标准 ①病人治疗依从性差;②规定的疗程及观察周期因故未能完成者;③体弱或过敏体质者;④误纳入的病例;⑤临床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声光刺激,减少体位变化,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40),每日1次,睡前口服。

1.5.1 针灸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主穴:风府、风池、百会、大椎、绝骨、后溪、颈夹脊穴(C6、C7);配穴:阳陵泉、列缺、申脉、三阴交;气虚血瘀辨证穴:肾俞、膈俞、足三里。操作方法: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选用0.16 mm×10.00 mm一次性针灸针,采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与排针刺法,得气后提插捻转1 min,间隔15 min行针1次,全部穴位留针30 min,耳针首次治疗选患侧,每日取一侧耳穴,每日1次,两耳交替选穴;排针每日1次。每治疗6 d停针1 d,治疗2周。

1.5.2 联合组 在针灸组基础上给予芪参还五胶囊(黄芪、川芎、当归、地龙、冰片、水蛭、白僵蚕、秦艽、醋大黄、钩藤、远志、栀子、郁金、人参),每次3粒,每日3次,连续口服2周。

1.6 观察指标

1.6.1 血管内皮及炎性因子水平检测 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禁食12 h,于晨起抽取肘静脉血3~5mL,3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采集完毕均放置于-70 ℃环境下保存待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试剂盒由Adlitteram Diagnostic Laboratories 公司提供,酶标仪选用澳大利亚 anthos 2010型。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试剂盒均由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两组具体操作方法均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6.2 影像学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病人两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病人测定前需休息≥15 min,检查时将探头放置于枕窗(颈后部正中线枕骨粗隆下3.0~3.5 cm处),超声脉冲设置为2 MHz,参照《临床多普勒超声学》[8]检测平均血流速度(Vm)。

1.6.3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 依据《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9],从颈肩痛、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日常生活及工作5个方面评估,满分共 30 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1.7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及《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11],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30-治疗前积分)]×100%。显效:疗效指数≥90%,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疗效指数30%~<9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疗效指数<30%,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颈肩痛、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肩痛、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日常生活及工作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程度优于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联合组血流速度高于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 单位:cm/s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NO、ET-1、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治疗后ET-1、CRP、IL-6水平低于针灸组,NO水平高于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3 讨 论

颈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临床多认为颈椎间盘退变、椎间孔狭窄、颈椎失稳、颈部外伤等原因,均会使颈部本体感受器传入信号异常、交感神经受激惹及椎动脉受压引起庭神经核区大脑供血不足或感觉功能异常[12]。随着工作强度增加和电子设备普及导致颈性眩晕趋于年轻化。因此,本研究以青年颈性眩晕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颈性眩晕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也不尽相同,青年病人多以眩晕、呕吐、恶心为主,并伴有活动受限及颈枕区疼痛等[13]。

目前临床对于青年颈性眩晕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频频复发、难以治愈。相关研究证实,颈性眩晕是一种对人体的非良性刺激,致使集体炎症反应失控,其不仅损害机体局部组织,同时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14]。CRP是一种非特异性敏感炎症标志物,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15]。IL-6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IL-6异常增高可激活CRP的表达,损害细胞,进而致使炎症加重[16]。同时有研究表明,颈性眩晕病人存在内皮功能异常[17]。NO是一种血管舒张因子,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当颈椎功能退变时会导致NO表达水平降低,内皮素是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在生理状态下,内皮细胞不仅分泌NO同时也分泌内皮素[ET-1、内皮素-2(ET-2)、内皮素-3(ET-3)],二者的平衡对血管的舒张状态具有重要价值,其中ET-1收缩血管作用最为持久剧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眩晕症状[18]。因此,改善病人炎症及内皮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青年颈性眩晕的新靶点,故本研究从该角度入手,探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在治疗气虚血瘀型青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中尚无颈性眩晕明确的记载,但依据临床表征可将其归属于“眩晕”“项痹”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明代张景岳提出“无虚不作眩”理论,《景岳全书·杂症谟· 眩晕》:“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瘀者,不过十中一二耳”[19]。根据现代中医理论[20-21],脑为诸阳之会,主神明,脑功能需气血津液濡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推动无力,血运不畅,脉络阻滞瘀血,不能上荣头目清窍,而致髓海失养,出现眩晕。因此,治疗应以通络疏风定眩、活血补气祛瘀为原则。

针灸乃中医外治之法,有研究表明,采用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可以散瘀化滞、祛风除湿,改善椎动脉及其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从而减轻水肿,改善血管壁功能,缓解肌肉痉挛,恢复颈椎力学平衡[22]。故本研究选取风府、风池、百会、颈夹脊(C6、C7)等穴,风府、风池均为祛风要穴,主治一切风症,针灸此两穴可优化脑部血液循环;颈夹脊为经外奇穴,针灸此穴具有疏通气血、通络止痛、补益升阳、补充髓海之功效;百会穴为手足阳经交汇之地,针灸此穴可明显提升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优化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颈性眩晕的临床症状,体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

芪参还五胶囊为传统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化裁而成,方中黄芪入肺、脾经,为君药,具有补气固表,使气旺血行之效,同时可明显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微血管抵抗力,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当归入脾、心、肝经,具有活血补气、调经止痛的功效,可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炎镇痛;川芎入胆、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可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量。当归、川芎二者合用具有活血和营之功效。地龙入肝、脾、膀胱经,具有定惊清热、通络的功效,具有溶栓、抗凝血、优化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水蛭入肝经,具有通经逐瘀的功效,具有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黏附的作用,同时可保护内皮细胞,减轻周围炎症及降低颅内高压,优化局部血液循环;白僵蚕入胃、肝、肺经,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具有抗凝血的作用;郁金入肺、肝、心经,具有止痛活血、清心解郁之功效;远志入肺、肾、心经,具有消肿、祛痰、益智安神之功效;人参入心、肾、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的功效,具有扩张血管、抗缺血、抗凝血的作用;冰片入肺、心、脾经,具有醒神开窍、清热止痛的功效,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诸药合用,兼顾虚实,通畅气血,得以上荣,濡养头目,诸症皆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80.39%)高于针灸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低于针灸组,表明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可明显提高气虚血瘀型青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应用TCD测定两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针灸组(P<0.05),表明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是通过增加两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来发挥治疗气虚血瘀型青年颈性眩晕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ET-1、CRP、IL-6水平均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且联合组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针灸组(P<0.05)。表明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可能通过下调机体炎症反应和平衡血管的舒张及收缩物质,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可以有效改善病人机体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气虚血瘀型青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