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亮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4h后大部分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46例血压降至目标血压范围,6~12h后神志逐渐清晰患者35例,偏侧肢瘫患者肌力恢复8例,肢体感觉障碍恢复7例,24~48h后脑电图恢复正常43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尽快降低血压,控制抽搐,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病因治疗等。治疗的中心环节是迅速降低血压,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以达到预期疗效及对症处理。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降压治疗;对症治疗【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85-01

高血压脑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之一,是指血压骤然急剧升高引起全面性脑功能障碍。尽快降低血压,控制抽搐,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病因治疗等以达到预期疗效及对症处理。[1]选取临床5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为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 46~59岁,平均52岁。血压24.94~30.39/16.06~18.28kPa。头疼、眩晕、呕吐、烦躁、视力模糊44例,抽搐,意识障碍6例。

1.2方法

1.2.1迅速降低血压:在不可逆性脑损害出现之前,应紧急降压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①硝普钠常用50~100mg加入5%葡萄糖500~1000ml中静滴,每分钟1ml,此药作用快,维持时间短,须在监护下缓慢静脉滴注,根据血压情况调节用量。②利血平l~2mg肌肉注射,每日l~3次。注射后1.5~3h才显示降压效果。重症病人不应作为首选。③氯苯甲噻二嗪(降压嗪)首次用150~300mg静脉注射,15~30min内注完。1分钟后即开始起作用,可维持4~12h,必要时2h后可再注射。每日总量不超过1200mg。本药有抗利尿作用,滞留钠,故应并用利尿剂如速尿等。④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10~20mg,舌下含化,1~5min即可见效,若口服,15min内血压即可下降,它对正常人血压无作用,只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别是高血压危象者,选用钙通道阻滞剂,不仅迅速有效,而且用药方便。⑤肼苯哒嗪一次剂量10mg肌肉注射,30min后即起作用,持续4~6h。

1.2.2维持降压治疗:当紧急降压治疗后高血压脑病开始好转,舒张压降至13.3kPa(100mmHg)左右时,可逐渐改为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如:尼莫地平片,每次20~40mg,每日2~3次口服;硝苯地平片,每次10~20mg,每日2~3次口服。

1.2.3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高血压脑病发生后多可产生脑水肿,甚至引起脑疝。在降压的同时应用脱水利尿药,减轻脑水肿,尤其血压达适当水平颅内压仍高者,选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注,1次/4~6h或甘油果糖注射液250ml静注,1~2次/d,静滴,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呋塞米20~40mg静注,1~2次/d,同时密切观察尿量及血压变化,地塞米松10mg加入液体中静滴,以维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减少蛋白质和液体的渗出,减轻脑水肿。亦可口服氢氯噻嗪等。

1.2.4制止抽搐:用地西泮10~20mg缓慢静注,必要时30min后再注射1次或用地西泮40~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滴,直至抽搐停止,24h总量控制在100~150mg;抽搐停止后可用苯巴比妥钠0.1~0.2g肌注,每隔8~12h 1次,控制发作。

1.2.5恢复期的治疗:高血压脑病经过有效的降压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数小时或1~2d内可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少数有头晕、头涨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应积极治疗,使患者完全康复。血压控制后,应口服降压药维持;限制钠盐的摄入并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及食物如麻黄碱、含酪胺食物等以防诱发高血压脑病;进一步查明病因,尤其是继发性高血压者;在降压过程中可能出现脑梗死、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应早期发现。

2结果

3~4h后大部分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46例血压降至目标血压范围,6~12h后神志逐渐清晰患者35例,偏侧肢瘫患者肌力恢复8例,肢体感觉障碍恢复7例,24~48h后脑电图恢复正常43例,死亡2例。

3讨论

高血压脑病的降压治疗应做到迅速、适度、个体化。应了解病人的基础血压。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是否受损。一般在短期内争取使血压迅速降至160/100mmHg左右或接近病人平时血压水平。不易降的过低,以免发生脑、心供血障碍,发生梗死。药物选择要作用快,易调控,疗效确切,无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毒性小,原则上静脉给药,血压控制后改为口服药,但应逐渐引入,不应突然取代;根据不同病因选择药物,如肾性高血压或子痫,可选用不影响肾血流量和胎盘血流药物;加用不同辅助药物减少副作用;避免使用使颅内压增高的药物。硝普钠直接松弛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此药作用快,维持时间短,须在监护下缓慢静脉滴注,根据血压情况调节用量[2]。利血平兼有降血压及安定作用,可减慢心率,对精神躁狂有安定作用,阻止交感神经冲动传导,使交感神经末梢囊泡内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并耗竭,从而降血压。氯苯甲噻二嗪(降压嗪)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使血压急剧下降。本药有抗利尿作用,滞留钠,故应并用利尿剂如速尿等。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抑制Ga2+内流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肌对缺血耐受性,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的作用,没有一般血管扩张剂常有的水钠潴留和水肿等不良反应。肼苯哒嗪具有中等强度的降压作用,舒张压下降较明显,增加肾血流量,使小动脉扩张,外周总阻力降低。

高血压脑病往往会反复发作,因而在首次发作被控制之后,必须给予综合性治疗。首次发作后经降低血压和防治脑水肿治疗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如果能及时而恰当的控制血压,则对患者脑功能的恢复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157.

[2]王小宁.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脑病的临床体会[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