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 畅淑芬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收集治疗的64例膝关节损伤病人,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护理措施,实验组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后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病人的康复效果显着差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让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着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使肢体功能恢复达到最好状态。

关键词:康复护理;膝关节损伤;功能恢复;影响

膝关节损伤多是由于体育运动中的非接触性损伤或者接触性损伤,具体包括半月板损伤、肌腱断裂、髌骨脱位以及膝关节韧带损伤等损伤性疾病,其中膝关节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常常会合并发生。患者在受伤后多会感到膝关节无法伸直,且伴随着剧痛,膝关节会迅速肿胀,这表示出现了关节内积血。有相关研究发现,膝关节损伤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而且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当前治疗膝关节损伤最常用的方法是关节镜手术,然而术后的护理工作与治疗效果有密切联系。因此,该次研究中让64例膝关节损伤病人接受了不同的术后护理,从而分析研究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收集治疗的64例膝关节损伤病人,包括39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在15~61岁之间,平均为(38.1±13.5)岁;两组病人的损伤类型有半月板损伤、副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等。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实施普通护理,实验组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情况、手术方法等一般资料发现没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方法

在关节镜术后早期,让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护理。实验组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方案,且尽早向病人及家属认真解说术后早期实施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效果,且告诉病人及家属在康复锻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病人可在康复锻炼过程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首先,术后24小时,等到病人的手术麻醉效果消失并且生命体征稳定后,护士可指导病人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主要有股四头肌训练、踝泵训练和直腿抬高训练。①股四头肌训练:第一,让病人将大腿平摊在床上,且将大腿肌肉绷紧,此动作持续9秒后再放松休息,每组动作重复15次,每天进行5次,通过股四头肌训练从而改善病人下肢静脉的回流情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出现。②踝泵训练:第一,指导病人将膝关节伸直,然后尽量将拓屈膝关节和膝关节进行背伸,在膝关节运动过程中,每个动作做20次,任何一个动作均持续8秒,通过踝泵训练来提高病人的肌力,从而来改善病人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③直腿抬高训练:让病人平卧于床上,然后尽量将膝关节伸直,让膝关节位于正常功能位处,然后使患肢抬高45度,维持此动作6秒,每组动作重复25次,每天进行5次。

然后,在术后72小时,指导病人进行适量的关节屈伸锻炼。让病人坐在床边,使双腿处于自然下垂状态,让健肢轻轻压患肢,并且缓慢加压,直到病人不能承受,每次动作持续60秒,该过程中避免出现膝关节僵硬的情况,对于进行石膏固定的病人,锻炼前首先要将石膏托拿走。每天训练半小时。

此外,还要借助CPM机进行被动训练,第一次训练30次,然后可以缓慢增加,每天训练3次,每次持续1.5小时。

最后,在术后的第4天,指导病人尝试行走训练,在行走过程中,运用股四头肌的力量,屈膝过程中也尽量进行展开屈膝动作。每天行走10min,然后再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行走时间[1]。

3、效果判定

借助相关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来评定病人的康复疗效,该项评定共四级。膝关节活动度超过100°是优;膝关节活动度位于80°~100°之间是良;膝关节活动度位于50°~79°是可;膝关节活动度低于50°是差。

4、数据统计

使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明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经过康复护理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显着差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三、讨论

膝关节自身的解剖特点为股骨髁位于胫骨平台上,因此造成了其结构的不稳定,膝关节内外的强大韧带对其静力稳定有维持的作用,较大的暴力通常可引起韧带结构的损伤。内侧副韧带在解剖结构上可分为浅层和关节囊层,膝关节内侧其稳定结构的是浅层,而关节囊层在解剖结构上与半月板相连,对内侧的稳定性起到增强的作用。

骨科临床中较普遍的一种病是膝关节损伤,其中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非常高,该病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以前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切开手术,进行切开手术后,病人膝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虽然得到了有效恢复,但是手术对膝关节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手术后,病人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与传统切开手术相比较,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迅速、效果好等优点。此外,在关节镜手术初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显着促进病人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所以术后早期的康复护理逐渐得到病人的青睐。对于膝关节损伤病人而言,关节镜手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促进关节面的重塑,还可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出现,预防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情况出现,此外,也可以改善病人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可以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不良情况的出现,有助于膝关节的快速恢复[2]。

该研究通过让64例膝关节损伤病人接受不同护理,结果表明,在术后早期让病人接受康复护理,其护理效果显着高于普通的临床护理(P<0.05),可以显着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四、膝关节损伤所具备的病理表征与治疗干预举措

膝关节损伤属于运动中常见损伤,产生其损伤的内部机理在于其结构的不稳定性,外部机理在于运动过程中需要进行转身、快速奔跑、跳跃与急停变向等动作,对膝关节输出一定运动负荷。膝关节在具体损伤上,存在着较多类型,不同类型损伤其病理表征不同,需针对其实际采取相应的治疗干预举措。

1、前交叉韧带损伤症状及康复干预

在运动中,一旦出现前交叉韧带损伤,运动员则会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听到“POP”声,并感觉到强烈疼痛,关节内部存在着肿胀感。基于其症状,应采取石膏固定方法。如采取长腿石膏将患病膝以30°屈曲位进行固定,在石膏完全成型之前,需要将患侧胫骨上端进行后推处理,进行为期6周的固定,在固定3天后则可以进行股四头肌功能训练,从而避免出现运动肌肉萎缩问题。例如,前交叉韧带损伤较为严重,则需要采取外科手术进行康复治疗,手术后应采取功能性膝关节护具,为其康复提供安全保护作用。

2、半月板损伤症状及康复干预

半月板损伤问题,其病理表征为:在膝关节旋转后或关节扭转后出现疼痛感,或在剧烈运动膝关节位置产生痛感,并表现出一定的肿胀问题。在出现半月板损伤问题时,超过75%的可能会在关节附近找出一定的触痛点。例如,半月板损伤病症较轻,则可以采取物理方法进行恢复,通过加强脶绳肌与四头肌力量以进行肿胀损伤控制,在经过4~6周后多可自行恢复。例如,半月板大部损伤,则需要进行部分半月板切除手术,针对急性损伤多采取针刺疗法与中药外敷综合处理,针对慢性损伤则可采取中药外敷、中药内服或针刺法来治疗。

3、内侧副韧带损伤症状及康复干预

内侧副韧带损伤问题发生时,运动员膝部位内侧韧带则会存在疼痛感与触痛感,如用手轻压韧带位置,则会产生一定疼痛,内侧副韧带损伤问题不会引起膝关节明显肿胀。例如,其损伤较为轻微,则不需采取特殊防护措施,通过早期活动即可治疗;损伤情况较为严重,伴随着产生有其他韧带损伤问题,则需要进行6周左右的功能复原治疗,在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治疗;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则需要进行手术缝合,不完全断裂情况则应采取冰敷、固定、理疗与按摩等综合治疗方式[3]。

4、髌骨半脱位损伤症状及康复干预

髌骨半脱位损伤患者多会在运动后出现“腿打软”问题,其疼痛位置多表现在膝盖前部,在膝部弯曲过程中会强烈疼痛。针对其损伤问题,应采取四头肌平衡、耐力与力量进行治疗,以提高四头肌活动能力避免髌骨脱位。在康复过程中以护膝为辅助可以参与低强度运动。针对髌骨半脱位严重者,可采取低温等离子手术进行治疗,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5、髌骨痛综合症症状及康复干预

在运动员中,普遍存在着髌骨痛综合症问题。多是由超负荷作用于连接髌骨外部的组织结构所引起。在进行康复干预时,需要综合其综合症类型,合理采取相对应的康复对策,以确保康复顺利性。

参考文献:

[1]窦乐花.早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04):330-331.

[2]王俊,洪文侠,张国兴,刘四文,唐丹.医学训练式治疗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02):128-130.

[3]魏天虎.个体化康复运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0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