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锋 胡系伟 孙立 魏琦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贵州 贵阳550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其发病机制除慢性炎症外,机体的氧化应激对COPD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维生素C是一种天然优良的抗氧化剂[3],其可抗自由基损伤,保护细胞膜及亚细胞器,减轻组织损伤,促进组织修复,改善肺功能。维生素是一种天然优良的抗氧化剂[4]。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少机体氧化应激。因此,推测可以使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COPD。本研究通过予以COPD患者使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来观察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从而明确维生素C及维生素E对COP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为将来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均为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住院病人,男55例,女5例,年龄50~76岁,平均63岁,病程10~40年,平均15.5年。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度(即COPD病情严重度分级)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排除标准:3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无急慢性肾病、肝脏病、代谢性疾病,未合并支气管肿瘤、肺结核等其它肺部疾病。

1.2 主要仪器 一次性采血针(济宁市恒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常规抽血管(江西精致科技有限公司);离心机(上海医疗仪器厂);超低温冰箱(Thermo(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USA;-20 ℃冰箱(松下 BCD-230SPAB(NR-B23SP1无锡松下冷机有限公司);纯水仪(SPRING-S15)RES.J SCIENTIFIC INSTRUMENTS CO.,LTD);电磁炉[富士宝IH-MS2055C(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快速混匀器[SK-1型快速混匀器(江苏医疗仪器厂)];恒温水浴箱[DK-98-II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酶标仪:(美国BIO-TEK ELX);其他仪器:EP管、加样枪、枪头、量筒、烧杯、温度计等。

1.3 主要试剂 维生素C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维生素E软胶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SOD试剂盒(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MDA试剂盒(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冰醋酸(北京化工厂)。

1.4 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予以COPD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10日(维生素C注射液2.0g+NS 250mL,1次/d静滴,疗程10d;维生素E胶丸100mg,1次/d口服,疗程10d)。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予以COPD常规治疗(即常规的抗生素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而不予以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所有参与患者均完成观察疗程,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及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均抽取静脉血予SOD及MDA试剂盒分别使用羟胺法和硫代已比妥酸法测定SOD活力值和MDA值。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将计算出的SOD及MDA值输入SPSS系统,使用t检验,分别计算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SOD及MDA变化情况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以及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清SOD及MDA水平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血清中SOD及MDA变化情况 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中MDA水平均较高,而SOD水平则较低,两组在治疗后血液中MD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SOD水平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有所上升,且治疗前后下降与上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及MDA值

2.2 使用维生素C及E治疗的实验组与未使用维生素C、E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OD及MDA水平比较 实验组在治疗后的血清SOD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比较有所升高,实验组治疗后的MDA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DA水平比较有所降低,且两组相比SOD升高水平及MDA下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以及炎症性损伤和修复造成气道和血管壁重塑的改变,最终导致慢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疾病[6]。COPD发病机制众多,其中氧化/抗氧化失衡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体内氧化应激作用可以产生氧自由基,减弱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使上皮细胞的渗透性增加,并对肺泡Ⅱ型细胞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同时可以减弱肺泡上皮细胞参与损伤后修复的能力,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重建[7]。若通过使用抗氧化剂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我们便能找到治疗COPD的新方法。而维生素C及维生素E均为有效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及维生素E可以降低COPD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故通过本实验我们可能提供一种治疗COPD的新方法。

维生素C(Vitamin 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最大的特性是还原性,通过还原作用消除有害氧自由基的毒性。其抗氧化作用表现在可以与O2-、HOO-及OH-迅速反应,生成半脱氢抗坏血酸[8],维生素C也是供氢体,它也可以提供氢原子给维生素E和巯基使其恢复为还原状态。有报道[9]称维生素C在体内抗氧化的作用明显优于体外,因其在体内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来发挥抗氧化作用,而不是仅通过直接清除氧自由基。维生素E(Vitamin E)是人们最早发现的维生素之一。人类的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多部饱和脂肪酸,因此很容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而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维生素E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中断此链式反应。维生素E必须处于还原状态才可发挥抗氧化作用,而维生素C能够让维生素E始终处于被还原状态。还原维生素E后的维生素C生成的抗坏血酸盐及自由基,又能通过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清除掉[10]。而维生素E的存在也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保证维生素C始终能在体内发挥抗氧化还原作用。因此,这两种维生素结合使用时能起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它们的抗氧化功能。

本实验中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患者血清中MDA水平均较高,而SOD水平则较低,表明治疗前体内的氧化应激处于高水平。而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却发现体内SOD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体内的MDA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同组间治疗前后(SOD)升高与(MDA)下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说明不管是常规的COPD治疗方法以及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实验方法对COPD患者的治疗均有效。我们又发现使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实验组在治疗后体内SOD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体内SOD水平又有所升高,而实验组在治疗后体内MDA水平较对照组在治疗后的MDA水平又有所下降,且两者升高与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常规COPD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维生素C及E的试验方法较未使用维生素C及E的常规治疗方法更能够有效地降低COPD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这为COPD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治疗方法。本实验主要从联合使用维生素C及E的角度来探讨其对COP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情况的影响,但由于时间关系本实验尚未能进行单独使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E对COP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的研究。是否联合使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COPD患者的实际效果比单独使用维C或维E的效果要好我们尚不得而知,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王先勇,焦桂萍,王静,等.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及白细胞介素-6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表达及意义[J].贵州医药,2008,32(2):116-118.

[2] Ana SM,Afonso,Katia MC.COP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Prevalence,incidence and survival[J].Respiratory Medicine,2011,105(1):1872-1884.

[3] 王颖,杨雪,周艳华,等.维生素C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化学研究及应用,2013,25(8):1108-1113.

[4] 张松筠,易莲,张庆九,等.维生素C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实践,2010,13(98):2093-2095.

[5] 治疗·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8-11.

[6] 李春陵,杨冬花.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症细胞因子作用机制的研究(附52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4,38(6):516-518.

[7] 尹义平,艾琳,朱建勇,等.延迟胸穿抽气对COPD并发稳定型气胸的影响[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27(1):58-59.

[8] 赵阳.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水生生物铅中毒的缓解作用[J].河北渔业,2013(6):37-38.

[9] Daide Z,Chenshi H,Feng Y.Tea polyphenols and querce-tin preventing the heart,brain and liverfrom the injury by free radicals in comparison with ascorbic acid[J].Chin J Nat Med 2004,2(4):223.

[10] 郭新波,唐岳文,孙小芬,等.高等植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代谢调控[J].植物生理学报,2011,(8):73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