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沙 何俊丽 吴巧丹 李宁 梁培记 武虎 王勇 彭弘 宋宗静 梁燕△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侗族5岁儿童乳牙龋病情况调查

李沙1何俊丽2吴巧丹2李宁2梁培记2武虎2王勇2彭弘2宋宗静2梁燕2△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龋病; 5岁; 苗族; 侗族; 流行病学调查

龋病(dental caries or tooth decay)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1],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儿童乳牙因为多种原因,患病率更是居高不下。2005年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为66%,龋均为3.5,未治疗率为97.1%[2]。为了解贵州省黔东南州苗、侗族5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本课题组对贵州省黔东南苗、侗族村寨5岁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侗族村寨幼儿园5岁儿童共320人,男女各半。纳入标准: (1)三代均为苗、侗族血统;(2)出生日期为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3)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不能配合检查者;(2)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者。

1.2 方法 (1)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按民族分层,随机抽取黔东南州16个县下2个县(苗族:丹寨县、台江县,侗族:榕江县、

黎平县),每个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在抽取乡镇幼儿园中随机抽取5岁儿童40人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对应受查者家属进行口腔问卷调查。(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调查标准,参加调查两名调查员调查前经过严格培训,Kaapa值均为0.8以上。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龋率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相关问卷调查分析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龋病检查结果显示,组间比较: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苗族71.9%低于侗族82.5%(P<0.05),龋均苗族4.05低于侗族6.42(P<0.05),龋补充填比均为0;组内比较: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苗族女性72.5%与男性71.3%差异不大,侗族女性80%与男性85%亦无明显差异,龋均苗族女性3.95与男性4.15无明显差异,侗族女性6.23与男性6.61无明显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苗、侗族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

注:组间苗族与侗族比较,▲P<0.05。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5岁儿童受检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苗侗族5岁儿童乳牙患龋与是否与双亲照顾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苗、侗族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与双亲照顾的logistic分析

3 讨 论

乳牙由于牙体形态不易自洁、矿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儿童喜吃甜食、口腔卫生维护差、家长不重视等,致使其易患龋坏。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大省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居全国第3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少数民族人口最多(310.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人口最多的是苗、侗族,苗、侗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72.88%,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州人口41.48%,侗族人口占全州人口31.4%,占全省侗族的76%[3-4]。该地区经济欠发达,且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广大农村,交通阻塞,医疗条件差。故由于受到居住地区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饮食习俗等的影响,在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上具有独特特点。

1995年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组全国龋病患病率为76.55%,龋均为4.48;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组全国龋病患病率为66%,龋均为3.5,龋补充填率为2.9%;5岁组贵州省龋病患病率为50.38%,龋均为1.92,龋补充填率为2.3%[5]。可以看出: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思想意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家长重视口腔卫生,龋病患病率较10年前有所降低。然至今与本地区结果对比仍可见苗、侗族5岁乳牙龋病患病率及龋均均高于2005年全国及我省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计划(2014-2010)中确定的5岁乳牙无龋率在2010年农村达30%,城市为40%的目标[6]。推测可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缺乏、生活条件差、父母不重视口腔保健、督促口腔清洁措施不到位,往往只在孩子出现疼痛问题时才想起到口腔科就诊。口腔医疗资源更是不足,龋坏均未得到及时就医,严重者龋坏影响患儿咀嚼功能,导致患者口颌系统功能不足,进一步影响患儿营养摄入,进而影响颌面部及全身的生长发育。

调查显示苗族5岁乳牙龋病患病率、龋均均低于侗族。有研究者对5岁不同种族儿童龋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种族是影响龋病的众多因素之一[7],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推测可能原因为饮食习惯不同。在黔东南州这片共同的土地上,苗族喜食酸性食物[8],而侗族喜油茶。酸性食物易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唾液冲刷清洁作用,不利于菌斑聚集形成,有利于口腔清洁,减少龋病发生。油茶则是由多种食材如米花、花生、茶叶等混合制成,呈糊状[9],比普通茶具粘性,不利于口腔清洁保持,加上口腔清洁意识不足,导致口腔卫生差。5岁儿童乳牙苗、侗族女性与男性龋病患病率及龋均无明显差异,推测可能与同民族5岁儿童男女饮食偏好不大,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均不重视口腔卫生保持,指导和监督口腔卫生落实欠妥有关。

对于该地区少数民族儿童而言,5岁乳牙龋病患病率、龋均均高于2005年全国及我省平均水平,龋充填率甚至为0,引起我们反思注意到我们的口腔保健工作的不完善,低龄儿童乳牙患龋严重,加强儿童龋病预防已迫在眉睫。这需要多个社会成员配合重视起来,一方面,教育机构学校应该主动关注口腔健康,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开展口腔保健专题系列活动供学生随时学习;另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大口腔卫生资源投入,卫生机构人员需要定期到学校言传身教,教会学生日常口腔保护措施的具体落实;最后,调查发现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与双亲照顾呈正相关,可见家长的照顾和支持在降低龋病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更是要提高思想意识,重视口腔健康,督促孩子落实口腔保健措施。从小做起,方能保证口颌系统功能健康。

[1]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2] 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

[3] 顾永泽.黔东南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4):43-45.

[4] 周振伦.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及建筑形态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5.

[5] 马丽霞,戴泰鸣,冯萍.2005年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杂志,2009,17(8):366-368.

[6] 张剑,刘建国,张绍伟.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528-2530.

[7] Verrips GH,Frencken JE,Kalsbeek H,et al.Risk indicators and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caries in 5-years old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Amsterdam[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1992,20(5):256-260.

[8] 许贵香.浅谈贵州苗族传统饮食文化[J].凯里学院学报,2009,27(5):8-11.

[9] 杨胜海,蒋芳芳,杨昌秀.侗乡油茶及其茶文化初探[J].中国茶叶,2009,31(6):33-35.

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临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CSA-W(2013)-01]

R781.1

B

1000-744X(2016)02-0213-02

2015-07-25)

△通信作者,E-mail:liangyan166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