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立元 李明丽 夏明月 冯悦 黄伟 刘灵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儿科二病区,河北 秦皇岛 066000)

Ⅰ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代谢紊乱、发病急骤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1]。调查显示,北京市0~14岁区间的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率大约为0.099/10000。WHO也已经将Ⅰ型糖尿病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同时强调了心理问题的重要性[2-5]。故本文调查Ⅰ型糖尿病患儿的情绪障碍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Ⅰ型糖尿病患儿的情绪障碍评估以及社会干预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就诊的106例Ⅰ型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糖尿病组,并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受试者男23例,女27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6.83±0.26)岁;糖尿病组患者男49例,女57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6.91±0.32)岁。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将糖尿病组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情绪障碍又将其分为情绪障碍组(n=39)和非情绪障碍组(n=67)两组。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6]。

1.2方法 (1)患者一般状况以及临床指标调查: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儿童生长史、儿童学习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的实验室指标进行测定。(2)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7]:1997年Birmaher制定儿童及青少年自我评价焦虑障碍的量表。苏林雁等在2002年对该量表进行了中国常模修订,修订后的量表经检验对7~16岁的信效度较好。该量表包含41个项目5个因子,由校园恐惧、分离性焦虑、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组成。分为0~2 3个级别区分严重程度,分数越高表示存在焦虑的风险越高。(3)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8]:在2002年苏林雁等同时对DSRSC进行了修订。该修订适用于8~16岁儿童青少年抑郁评估。该量表包含18项条目,分为0、1、2 3个级别。其中由8个项目为正向计分,得分越低存在抑郁的风险越高。经过多次检验和临床应用实例验证,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结果判定:DSRSC和SCARED量表在苏林雁经过中国标准化修订后,其中一表总分大于等于临界分数就判定为情绪障碍,仅DSRSC总分大于等于临界分判定为抑郁症状阳性;仅SCARED总分大于等于临界分判定为焦虑症状阳性[9]。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情绪障碍检出率比较 糖尿病组患者的情绪障碍总数和焦虑症状阳性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受试者的抑郁整张阳性和抑郁焦虑共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情绪障碍检出率比较[n(%)]

2.2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段的情绪障碍检出率比较 糖尿病组患者随着其年龄的增长,情绪障碍的检出率呈现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段的情绪障碍检出率比较

2.3情绪障碍和非情绪障碍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糖尿病家族史、低血糖、高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眼底检查等情况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微量蛋白尿、高血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情绪障碍和非情绪障碍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2.4Ⅰ型糖尿病患儿情绪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般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家族史、低血糖、微量蛋白尿是Ⅰ型糖尿病患儿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

3 讨 论

研究显示,国内外对于糖尿病患儿并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几率报道不一,其中国外报道有41.3%的糖尿病患儿并发抑郁,有49.2%的患儿并发焦虑,国内报道有34.5%的糖尿病患儿并发抑郁焦虑,34.5%的患儿单发抑郁,61.7%的患儿单发焦虑[10]。而本文对于Ⅰ型糖尿病患儿情绪障碍检出情况的研究结果提示,儿童Ⅰ型糖尿病是儿童并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困难、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负性生活事件是致使儿童并发情绪障碍较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另外对于Ⅰ型糖尿病患儿,大都需要进行终身性的治疗,需要对尿糖以及血糖进行频繁的检测,严格控制日常饮食,同时也需要经常性进行胰岛素的注射。上述终身治疗方式,会对患儿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诸如进行相关运动活动时,需要时刻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不能随心所欲的吃甜食和零食,参加夏令营时诸多活动受限等[11]。故而会对患儿家庭以及社会造成诸多方面的影响,家长以及患儿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时,还要承受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进而促使患儿并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文中关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焦虑阳性症状的研究,与对照组健康儿童结果相似,均为焦虑症状阳性高于抑郁症状阳性,这可能是由于Ⅰ型糖尿病患儿通常会存在很多担心、恐惧以及不安的情绪,长期反复不断地治疗也会一定程度造成患儿有焦虑不安、内心烦躁的情绪,临床进行药物或者心理干预此类Ⅰ型糖尿病患儿时,应多加考虑这一特点[12]。另外,对于糖尿病患儿的情绪障碍分布调查结果显示,8~10岁年龄段的患儿情绪障碍检出率相对较高,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自我认识以及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晰,寻求外界认同以及成长的渴望更为强烈,而Ⅰ型糖尿病患儿由于受到疾病本身所造成的同伴交往、升学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存在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担心自己的未来,故而容易产生较为明显的情绪波动[13]。本身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的患儿出现情绪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患儿会一定程度受到家族的影响,产生焦虑情绪,尤其是身边亲人也有类似疾病时,会进一步加重患儿不安的情绪,故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应进行必要的焦虑情绪干预治疗[14]。低血糖也是Ⅰ型糖尿病患儿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由于长期的低血糖会一定程度改变患儿的脑白质情况,如果其前叶位置出现白质异常,就可能是造成患儿发生情绪问题[15]。另外,长期的低血糖还会造成轻度的情绪障碍,并且这种器质性引发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能是长期存在的。低血糖在发作时,患儿通常会出现虚弱、多汗、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造成其昏迷,这种不良的症状反应可能会进一步诱发患儿产生恐惧心理,加重情绪障碍的恶化[16]。

综上所述,Ⅰ型糖尿病患儿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逐渐升高;另外,糖尿病家族史、低血糖、微量蛋白尿是,Ⅰ型糖尿病患儿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应加以重视。